目录
往期推荐
- 2025汽车行业新宠:欧企都在用的工具软件
- ETAS工具链自动化实战指南<一>
- ETAS工具链自动化实战指南<二>
- ETAS工具链自动化实战指南<三>
- AUTOSAR工程师必读:Artop的核心功能
- Vector工具链自动化实战指南<一>
- isolar高手秘籍| ECU Configuration三分钟速成!
- 掌握核心步骤:RTA-BSW以太网配置全解析
- 一文详解TC399 CAN MCAL 配置
- LSL常见应用场景及示例<一>
- LSL常见应用场景及示例<二>
- LSL常见应用场景及示例<三>
- 为什么Autosar钟情arxml而非json?大揭秘!
- 深入浅出:SOME/IP-SD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技术进阶】|一文掌握Autosar ComStack的精髓!
- Autosar培训笔记整理<一>
- 【AutoSAR进阶】|实战详解ETAS工具链UDS 0x2f服务核心配置!
- 实战详解ETAS工具链CanTp模块自动化配置
- 一文掌握5种常见的AUTOSAR 错误类型
- 【AUTOSAR工程师必备知识】一文搞懂AUTOSAR架构9种通信方式
- 实战干货|详解ETAS工具链之 intra-ECU通信的数据转换
自动驾驶的事故责任划分,主要依据自动驾驶级别(L0-L5)和法律法规。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责任归属有所不同,核心取决于车辆是否由驾驶员操控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范围。
各级别自动驾驶事故责任一览表:
对于用户了解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划分有哪些帮助?
了解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划分对用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帮助:
-
提高安全意识,合理使用自动驾驶功能
-
防止误判自动驾驶能力:许多用户误以为 L2 级(如 NOA、NZP)可以完全自动驾驶,实际上仍需要驾驶员随时接管。
-
正确使用系统:清楚哪些情况下系统会主动接管,哪些情况下驾驶员仍需承担主要责任,避免因误解导致事故发生。
✅ 案例:2023年,特斯拉 FSD Beta 发生事故,驾驶员声称系统失控,但调查显示驾驶员未及时接管,最终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
确保合法合规,避免法律风险
-
了解 L2、L3、L4 级别的不同法律责任,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法律纠纷。
-
在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L4 级 Robotaxi 已允许运营,乘客无需承担事故责任,但 L2 级车辆仍由驾驶员负责。
✅ 案例:北京 2024 年允许百度 Apollo L4 级 Robotaxi 运营,如发生事故,由百度承担责任,而非乘客。
-
保险理赔更顺畅,避免经济损失
-
了解不同自动驾驶级别如何影响保险理赔,选择合适的自动驾驶保险。
-
知道哪些情况下可以向车企、系统供应商或保险公司索赔,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案例:2025 年起,中国部分保险公司推出“自动驾驶专属保险”,针对 L3 及以上事故由车企或系统供应商理赔,用户需了解适用条件。
-
维护自身权益,合理追责
-
如果因自动驾驶系统故障导致事故,用户可以依法维权,要求车企、软件提供商或保险公司承担责任。
-
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了解新政策,例如中国 2025 年 OTA 监管新规,防止因软件升级导致的责任不清问题。
✅ 案例:2024 年,一位理想 L8 车主在 NZP 自动变道时发生事故,调查发现是传感器误判,最终车企承担维修费用。
-
选择更安全的自动驾驶产品
-
了解各品牌自动驾驶系统的责任划分,选择更可靠、更安全的产品。
-
关注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车型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如是否通过自动驾驶安全评估,减少安全隐患。
✅ 案例:2025 年,小米 SU7 Pro 推出 L3 级自动驾驶,但需在特定城市备案,用户在购买前应确认当地政策是否允许使用 L3。
总结
了解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划分可以让用户:
-
正确使用自动驾驶功能,避免误操作
-
避免法律纠纷,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
获得更合理的保险赔付,减少经济损失
-
明确事故责任,合理追责
-
选择更安全、合规的自动驾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