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发布发布:缺了好几次的作业,矩形法+二分法求下面方程根+顺序查找n+程序填空,补一下还有八九没做,炸8412 字不是干的,哈哈哈

OK了发布

你说的对,但是釜山行里逃过了六节车厢的丧尸,却逃不过一节车厢的人心,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一节更比六节强,王中王,火腿肠,果冻我要喜之郎,上课要听鹏哥讲! 

目录

你说的对,但是釜山行里逃过了六节车厢的丧尸,却逃不过一节车厢的人心,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一节更比六节强,王中王,火腿肠,果冻我要喜之郎,上课要听鹏哥讲!

第1个补充一下:

用矩形法求​编辑                。(,说明,矩形的长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会造成运算结果有误差)

 变量定义:

 输入分成的份数:

计算每份的宽度:

初始化x的值:

循环计算近似积分:

输出近似积分:

第2个才是最炸裂的,当时看错掉了:

深感体悟。

:)我直接把它给记下来。那天直接给我在那看懵逼了。

用二分法求下面方程在(-10,10)之间的根:(

       2x3-4x2+3x-6=0

程序运行结果:x=  2.00

包含头文件

主函数

变量定义

检查函数在初始区间内的符号

二分法循环

输出结果

如果没有根

总结

第3个:回来补充第3个

编程实现:给定一个一维数组,计算并输出此数组(长度为9)中每相邻两个元素之平均值的平方根之和。

输入测试数据:12.0 34.0 4.0 23.0 34.0 45.0 18.0 3.0 11.0

程序输出结果:s=35.951014.

数组定义与初始化:

变量定义:

循环处理:

a. 计算相邻元素的平均值:

b. 计算平均值的平方根:

c. 累加平方根:

d.输出结果:

 第四个:

编程实现:在一组数中,顺序查找n是否在此数组中,若存在则输出“the number is found!”,若不存在则输出“the number is not found!”。要求数组长度定义为10,用给定的测试数据对数组初始化。 

找到数字后立即输出了位置信息,但是输出位置信息的代码块被放在了 if 语句中,这意味着它只会在找到数字时执行一次。如果没找到数字,这个位置信息将不会被输出。应该在循环外部检查 flag 变量,并只在找到数字后输出位置信息。

主要我们加了一个查找位数:​编辑

详细解释:

 第五个:

程序填空:把a数组中的奇数按原顺序依次存放到a[0]、a[1]、a[2]、……中,把偶数从数组中删除后输出a数组。请填空,填空时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一条横线上只能填写一条语句!

#define N 9 什么意思

 我来看看他这个到底是弄什么的,

这里看一下:

 ​编辑OK了,可以看一下补充的;


第1个补充一下:

用矩形法求                。(,说明,矩形的长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会造成运算结果有误差)

输入测试数据:3000 (区间的等份数)

程序运行结果:18.000000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i;
	double s = 0, w, x, h;
	printf("输入分成的份数:");
	scanf("%d", &n);
	w = 3.0/ n;
	x = 0;
	for ( i = 0; i <n; i++)
	{
		h = (x * x) + 3;
		s += w*h;
		x += w;
	}
	printf("积分为:%f", s);
	return 0;
}

 

 具体在下面:

 变量定义

int n,i;
double s = 0, w, x, h;
* `n`:表示将区间`[0, 3]`分成多少份。
* `i`:循环变量。
* `s`:用于存储近似积分的和,初始化为0。
* `w`:每份的宽度。
* `x`:当前计算的x值,初始为0。
* `h`:函数`h(x) = x^2 + 3`在`x`处的值。

 输入分成的份数

printf("输入分成的份数:");
scanf("%d", &n);

程序首先打印提示,然后等待用户输入一个整数n,表示将区间[0, 3]分成n份。

计算每份的宽度

w = 3.0/ n;

由于区间是[0, 3],所以每份的宽度是3/n

初始化x的值

x = 0;

因为我们要从区间的左端点开始计算。

循环计算近似积分

for ( i = 0; i <n; i++)
{
h = (x * x) + 3;
s += w*h;
x += w;
}
* 对于`n`份中的每一份:
+ 计算`h(x)`的值。
+ 将`w * h`加到`s`上(即计算矩形的面积并累加到总和中)。
+ 更新`x`的值,为下一份做准备。

输出近似积分

printf("积分为:%f", s);

将计算得到的近似积分s输出到屏幕上

第2个才是最炸裂的,当时看错掉了:

深感体悟。

:)我直接把它给记下来。那天直接给我在那看懵逼了。

用二分法求下面方程在(-10,10)之间的根:(

       2x3-4x2+3x-6=0

程序运行结果:x=  2.00

请看: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float eps = 1e-5, x;
	float x1 = -10.00, x2 = 10.0;
	float y1 = 2 * x1 * x1 * x1 - 4 * x1 * x1 + 3 * x1 - 6;
	float y2 = 2 * x2 * x2 * x2 - 4 * x2 * x2 + 3 * x2 - 6;
	if (y1*y2<0)
	{
		while (fabs(x2-x1)>eps)
		{ 
			x = (x1 + x2) / 2;
			float y0 = 2 * x * x * x - 4 * x * x + 3 * x - 6;
			if (y1 * y0 < 0)
			{
				x2 = x;
				y2 = y0;
			}
			else if (y2 * y0 < 0)
			{
				x1 = x;
				y1 = y0;
			}
		}
			printf("函数的根为:%.2f", x);
		return 0;
	}
	else
	{
		printf("没有根");
	}
	return 0;
}

 我不再去解释一遍。

直接输出

这段代码是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用于求解一个三次方程的根。使用了二分法(Bisection method)来逼近方程的根。

首先,逐步解释代码中的每个部分。

包含头文件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这里包含了stdio.h(用于标准输入输出)和math.h(用于数学函数,如fabs,用于计算浮点数的绝对值)。

主函数

int main()

程序的入口点。

变量定义

float eps = 1e-5, x;
float x1 = -10.00, x2 = 10.0;
float y1 = 2 * x1 * x1 * x1 - 4 * x1 * x1 + 3 * x1 - 6;
float y2 = 2 * x2 * x2 * x2 - 4 * x2 * x2 + 3 * x2 - 6;
  • eps:用于定义逼近的精度,即当x1x2的差小于eps时,认为找到了根。
  • x1x2:用于二分法的初始区间,这里选择的是[-10, 10]
  • y1y2:分别是x1x2处函数的值。

检查函数在初始区间内的符号

if (y1*y2<0)

这行代码检查函数在x1x2处的值的符号是否相反。如果符号相反,那么根据介值定理,函数在[x1, x2]区间内至少有一个根。

二分法循环

while (fabs(x2-x1)>eps)

x1x2的差的绝对值大于eps时,继续循环。

在循环内部:

  • 计算中间点x和其对应的函数值y0
  • 检查y0y1y2的符号。
    • 如果y0y1的符号相反,更新x2y2
    • 如果y0y2的符号相反,更新x1y1

输出结果

printf("函数的根为:%.2f", x);

当找到根时(即x1x2的差小于eps),输出找到的根。

如果没有根

else
{
printf("没有根");
}

如果在初始区间[-10, 10]内函数值的符号相同,则输出“没有根”。

总结

这个程序通过二分法在一个给定的区间内寻找三次方程的根。它首先检查函数在区间端点的值的符号,然后使用二分法逐步缩小区间,直到找到满足精度要求的根或确定区间内没有根为止。

okll

第3个:回来补充第3个

编程实现:给定一个一维数组,计算并输出此数组(长度为9)中每相邻两个元素之平均值的平方根之和。

输入测试数据:12.0 34.0 4.0 23.0 34.0 45.0 18.0 3.0 11.0

程序输出结果:s=35.951014.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double arr1[9] = { 12.0,34.0,4.0,23.0,34.0,45.0,18.0,3.0,11.0 };
	double sum = 0;
	for (int i = 0; i < 8; i++)
	{
		double avg = (arr1[i] + arr1[i + 1]) / 2;
		double sqrt_avg = sqrt(avg);
		sum += sqrt_avg;
	}
	printf("平均值的平方根之和:%lf\n", sum);
	return 0;
}

 用AI辅助一下:

数组定义与初始化

double arr1[9] = { 12.0,34.0,4.0,23.0,34.0,45.0,18.0,3.0,11.0 };

定义了一个包含9个双精度浮点数的数组arr1,并进行了初始化。

变量定义

double sum = 0;

定义了一个双精度浮点数变量sum,并初始化为0。这个变量用于存储平均值的平方根之和。

循环处理

for (int i = 0; i < 8; i++)

这是一个循环,从i = 0开始,直到i = 7(因为数组有9个元素,但我们只需要处理前8个元素以形成8对相邻的元素)。

在循环内:

a. 计算相邻元素的平均值

double avg = (arr1[i] + arr1[i + 1]) / 2;

这里计算了arr1[i]arr1[i + 1]的平均值,并存储在变量avg中。注意,当i = 7时,arr1[i + 1]是访问数组的第9个元素,这是安全的,因为数组索引是从0开始的。

b. 计算平均值的平方根

double sqrt_avg = sqrt(avg);

使用sqrt函数计算avg的平方根,并将结果存储在sqrt_avg中。

c. 累加平方根

sum += sqrt_avg;

sqrt_avg加到sum上。

d.输出结果

printf("平均值的平方根之和:%lf\n", sum);

使用printf函数输出sum的值,即所有相邻元素平均值的平方根之和。

 第四个:

编程实现:在一组数中,顺序查找n是否在此数组中,若存在则输出“the number is found!”,若不存在则输出“the number is not found!”。要求数组长度定义为10,用给定的测试数据对数组初始化。 

测试数据:3  4  7  12  24  78  9  15  80  45

第一次运行程序

输入测试数据  12

程序输出结果:the number is found!

第二次运行程序

输入测试数据:11

程序输出结果:the number is not found!

干干干

然后我开始在这里敲。第4个。

 先搞一个出来。找一下他的元素个数。

    int n = sizeof(arr1) / arr1[0];

给他来一个循环;

搞了半天忘记了输入:

给他来一个flag:

一下子就敲到头:

 那还是重新给他点补充,等会给他修正一波,哈哈哈:

 要改的还挺多的:

找到数字后立即输出了位置信息,但是输出位置信息的代码块被放在了 if 语句中,这意味着它只会在找到数字时执行一次。如果没找到数字,这个位置信息将不会被输出。应该在循环外部检查 flag 变量,并只在找到数字后输出位置信息。

主要我们加了一个查找位数:

爆改了一遍。
下面给了一段解释。、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请输入一个要查找的数:");
	int x;
	scanf("%d", &x);
	int arr1[10] = { 3,4,7,12,24,78,9,15,80,45 };
	int n = sizeof(arr1) / sizeof(arr1[0]);
	int flag = 0;
	int position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x==arr1[i])
		{
			flag = 1;
			position = i+1 ;
			break;
		}
	}
	if (flag)
	{
		printf("哈哈哈,the number is  found!\n");
		printf("它在第%d位", position);
	}
	else
	{
		printf("the number is not found!\n");
	}
	return 0;
}

详细解释:

#include<stdio.h> // 引入标准输入输出库,用于printf和scanf等函数
int main() // 定义主函数,程序从这里开始执行
{
printf("请输入一个要查找的数:"); // 使用printf函数输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户输入一个数字
int x; // 声明一个整型变量x,用于存储用户输入的数字
scanf("%d", &x); // 使用scanf函数读取用户输入的数字,并存储到变量x中
int arr1[10] = { 3,4,7,12,24,78,9,15,80,45 };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arr1
int n = sizeof(arr1) / sizeof(arr1[0]); // 计算数组的长度,通过数组总大小除以单个元素的大小得到
int flag = 0; // 声明一个整型变量flag,并初始化为0,用于标记是否找到了数字
int position = 0; // 声明一个整型变量position,并初始化为0,用于存储找到的数字的位置(从1开始计数)
for (int i = 0; i < n; i++) // 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
if (x == arr1[i]) // 如果当前元素的值等于用户输入的数字x
{
flag = 1; // 设置flag为1,表示找到了数字
position = i + 1; // 更新position为当前位置i加1,因为位置从1开始计数
break; // 跳出循环,因为已经找到了数字,不需要继续检查
}
}
if (flag) // 如果flag为1,表示找到了数字
{
printf("哈哈哈,the number is found!\n"); // 输出找到数字的消息
printf("它在第%d位", position); // 输出找到的数字的位置
}
else // 否则,表示没有找到数字
{
printf("the number is not found!\n"); // 输出未找到数字的消息
}
return 0; // 主函数返回0,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
  1.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数字。
  2. 读取用户输入的数字。
  3. 定义一个数组并初始化它。
  4. 计算数组的长度。
  5. 使用循环遍历数组,查找用户输入的数字。
  6. 如果找到数字,则设置flag为1,并更新position为找到的位置(从1开始计数)。
  7. 检查flag的值,如果为1,则输出找到数字的消息和位置;否则输出未找到数字的消息。

注意:代码中 printf("它在第%d位", position); 这一行没有换行符 \n,所以在输出位置后,终端可能不会立即跳到下一行,而是等待用户的进一步输入。如果希望输出后自动换行,可以改为 printf("它在第%d位\n", position);

 第五个:

程序填空:把a数组中的奇数按原顺序依次存放到a[0]、a[1]、a[2]、……中,把偶数从数组中删除后输出a数组。请填空,填空时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一条横线上只能填写一条语句!

 

程序运行结果:The original data  :

                  9    1    4    2    3    6    5    8    7

The odd number  :

                  9    1    3    5    7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9

void main()

{  int  a[N]={9,1,4,2,3,6,5,8,7}, i,j=0;

   printf("\nThe original data  :\n");

   for (i=0; i<N; i++)  printf("%4d ", a[i]);

   printf("\n");

   for (i=0; i<N; i++)

      if (___【1】___)                   /*判断是否为奇数*/

      {

           a[j] = a[i];

___【2】___;

      }

   printf("\nThe odd number  :\n");

   for (i=0;____【3】___; i++)

  printf("%4d ", a[i]);

   printf("\n");

}
再给付一张完整的图。嘿嘿

相信才看见这个肯定有点懵逼。

#define N 9 什么意思

在C语言中,#define N 9 是一个预处理指令,它定义了一个名为 N 的宏,并将其值设置为 9。这意味着在编译程序之前,预处理器会在整个源代码中查找 N,并将其替换为 9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 代码可读性:使用 N 而不是直接写数字 9 可以使代码更容易理解。如果以后需要改变这个值,只需要在 #define 指令中修改一次,而不是在整个代码中搜索和替换。

  2. 易于维护:如果 N 的值在程序的多个地方被使用,并且你需要改变这个值,那么只修改 #define 指令会比逐个修改代码中的每个数字更快捷、更不容易出错。

  3. 代码灵活性:通过使用宏定义,你可以使代码更加灵活。例如,你可以在不同的编译配置或平台中使用不同的值。

在你提供的代码中,N 被用作数组 a 的大小。通过使用宏定义,如果以后需要改变数组的大小,你只需要修改 #define N 9 这一行,而不是整个数组的定义和相关的循环。

此外,由于宏定义在预处理阶段就已经完成替换,所以它们不会占用运行时内存,也不会增加运行时开销。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使用宏定义可能会使代码难以调试和理解,因为它们只是简单的文本替换,不会进行类型检查或其他编译时检查。

 我来看看他这个到底是弄什么的,

这里看一下:

在这个代码段中:

for (i = 0; ____【3】___; i++)
printf("%4d ", a[i]);

____【3】___ 应该填写的是循环的条件。根据上下文,这个循环的目的是输出数组中所有的奇数,而这些奇数已经被重新排列在数组 a 的前面了。由于我们不知道数组中具体有多少个奇数,所以不能简单地使用固定的数字作为循环的条件。但是,我们知道 j 变量记录了已经处理(即存储)的奇数的数量。

因此,循环条件应该是 i < j,这意味着循环将执行 j 次,输出数组 a 中的前 j 个元素,这些元素就是原数组中的所有奇数,按原顺序排列。

所以,____【3】___ 应该填写为 i < j

完整的循环将如下所示:

for (i = 0; i < j; i++)
printf("%4d ", a[i]);

这个循环的作用是输出数组中重新排列后的前 j 个元素,即所有的奇数,每个数前面有4个空格用于对齐输出。这样,程序的输出将只包含原数组中的奇数,且按原顺序排列。

 OK了,可以看一下补充的;

#include<stdio.h>
#define N 9
void main()
{
    int  a[N] = { 9,1,4,2,3,6,5,8,7 }, i, j = 0;
    printf("\nThe original data  :\n");
    for (i = 0; i < N; i++)  printf("%4d ", a[i]);
    printf("\n");
    for (i = 0; i < N; i++)
        if (a[i]%2==1)                   /*判断是否为奇数*/
        {
            a[j] = a[i];
            j++;
        }
    printf("\nThe odd number  :\n");
    for (i = 0; i<j; i++)
        printf("%4d ", a[i]);
    printf("\n");
}

以下是这段代码的详细解释:

首先,程序引入了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stdio.h>,并定义了一个宏N,其值为9。

#include<stdio.h>
#define N 9

然后,main函数开始执行。在函数内部,定义了一个整数数组a,它的大小为N(即9),并初始化为9个整数。同时,定义了两个整数变量ij,其中j被初始化为0。

int a[N] = { 9,1,4,2,3,6,5,8,7 }, i, j = 0;

接下来,程序输出原始数据:

printf("\nThe original data :\n");
for (i = 0; i < N; i++) printf("%4d ", a[i]);
printf("\n");

这里使用了一个for循环来遍历数组a,并使用printf函数以宽度为4的格式输出每个元素,每个元素后面跟一个空格。输出结束后,还输出了一个换行符,使输出更加清晰。

然后,程序开始处理数组,将奇数移动到数组的前面,并删除偶数:

for (i = 0; i < N; i++)
if (a[i]%2==1) /*判断是否为奇数*/
{
a[j] = a[i];
j++;
}

这个循环再次遍历数组a。对于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它检查该元素是否为奇数(通过取模运算a[i]%2,如果结果为1,则是奇数)。如果是奇数,就将它复制到数组a的当前j位置,并将j增加1。这样,所有的奇数都将被依次存放到数组a的前面,而偶数则不再保留在数组中(它们的值会被后续的奇数覆盖)。

最后,程序输出处理后的数组,即只包含奇数的数组:

printf("\nThe odd number :\n");
for (i = 0; i<j; i++)
printf("%4d ", a[i]);
printf("\n");

这个循环从数组的开头开始,输出到第j个元素(不包含第j个元素),因为j现在包含了数组中奇数的数量。每个元素仍然以宽度为4的格式输出,并在每个元素后面跟一个空格。输出结束后,再次输出一个换行符。

所以,程序的输出将是:

The original data :
9 1 4 2 3 6 5 8 7
The odd number :
9 1 3 5 7

注意:在C语言中,main函数的返回类型应该是int,而不是void。因此,正确的main函数定义应该是:

int main() {
// ... 程序内容 ...
return 0;
}

在程序的最后返回0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OK准备发布。

  • 36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6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