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要求
Flash地址空间的数据读取。stm32f103c8t6只有20KB 内存(RAM)供程序代码和数组变量存放,因此,针对内部Flash的总计64KB存储空间(地址从0x08000000开始),运行一次写入8KB数据,总计复位运行代码8次,将64KB数据写入Flash,并验证写入数据的正确性和读写速率。此外,继续往后续地址写入数据,检验stm32f103c8t6 实际FlashROM是否超过64KB。
二、Flash地址空间的数据读取
1、Flash原理
不同型号的 STM32,其 FLASH 容量也有所不同,最小的只有 16K 字节,最大的则达到了 1024K 字节。市面上 STM32F1 开发板使用的芯片是 STM32F103系列,其 FLASH 容量一般为 512K 字节,属于大容量芯片。
Flash的编程原理都是只能将1写为0,而不能将0写为1,所以在进行Flash编程前,必须将对应的块擦除,即将该块的每一位都变为1,块内所有字节变为0xFF。
STM32F1 的闪存(Flash)模块:主存储器、信息块、闪存存储器接口寄存器
①主存储器。该部分用来存放代码和数据常数(如 const 类型的数据)。对于大容量产品,其被划分为 256 页,每页 2K 字节。注意,小容量和中容量产品则每页只有 1K 字节。
②信息块。该部分分为 2 个小部分,其中启动程序代码,是用来存储 ST 自带的启动程序,用于串口下载代码,当 BOOT0 接 V3.3, BOOT1 接 GND 的时候,运行的就是这部分代码。用户选择字节,则一般用于配置写保护、读保护等功能。
③闪存存储器接口寄存器。该部分用于控制闪存读写等,是整个闪存模块的控制机构。对主存储器和信息块的写入由内嵌的闪存编程/擦除控制器(FPEC)管理;编程与擦除的高电压由内部产生。
在执行闪存写操作时,任何对闪存的读操作都会锁住总线,在写操作完成后读操作才能正确地进行;既在进行写或擦除操作时,不能进行代码或数据的读取操作。
2、使用到的硬件及软件
STM32F103C8T6、STlink
软件:Keil、STM32CubeMX
3、CubeMX工程
SYS
RCC
GPIO
设置堆栈大小
4、Keil代码撰写
工程源码链接(主:flash.h文件需要自己重新加入到路径中)
链接:百度网盘 请输入提取码
提取码:pmvn
将事先准备好的flash.c 及flash.h加入到工程中
在main.c文件中添加部分代码
5.调试
View->memory windows->memory 1打开内存观察窗口,并在地址栏中输入:0x800c000,观察将要修改的flash区间区容:
View->Watch windows->Watch 1打开一个变量观察窗口,将变量FlashWBuff 和 FlashRBuff加入到 Watch 1 观察窗口:
View->Periodic Windows Update开启变量自动更新:
运行前
全速运行程序,可以看到数组FlashRBuff中内容与数组FlashWBuff中内容一样了
在Memory 1窗口中可以看到在FLASH地址0x0800C000区成功写入对应内容。
重复读写入,这里没什么变化。
之后的FF说明数据没有再写入覆盖了。
三、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STM32F103C8T6 Flash的基本操作,了解了Flash的读写原理以及如何在STM32中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在调试过程中,使用Keil的内存窗口和Watch窗口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并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实验中,我们成功地验证了64KB的Flash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