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在独居时有效地保持自律?

23 岁,独自在北京居住。坦白讲,以前过集体生活或者和爸妈住的时候,会为自己立一些 flag 。但是现在一个人住,自律和立 flag 的动力就会减弱。对于这种自律感减弱的情况很焦虑,但是有时候又没有办法克服。

► 准备一支黑水笔,一张A4纸,我有信心改变你的人生。

我曾经和你一样,沉沦于游戏与上网闲逛,买来的专业书籍堆积在角落,灰尘蒙面。无数次,我为自己虚度光阴而懊悔,但是又无计可施。如今,我也会偶尔玩游戏,每次玩2盘就心急火燎地下线,赶紧开始读书写作。我认为我的时间价值千金,可以适当放松,但绝不能挥霍。

实现如此巨大的转变,我没有加入杨永信网瘾学校(这里是讲笑话大家可以笑一下),我只是简单地问了自己5个问题。

★ 在社会上接触了这么多人之后,你认为,哪一类人最自律?

你可以有你的答案,名校毕业生,律师,或是大学教授。

我的答案是老板。

在绝大多数公司,老板的自律程度远远强于员工,甚至是碾压式的。

为什么?

因为公司赚的钱直接进到自己银行卡账户,回报是如此的刺激和兴奋。有活马上接,毫不犹豫地接是所有老板的共性,当一份300万的合同送到你面前时,你还会说:“等我上路塔推完再接”吗?

业务稳定后,绝大部分老板都谋求发展突破,因为他要对抗外部激烈的竞争,更因为他看到自己头顶上还有新的发展空间,新的钱。

你之所以不自律,因为你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打工的状态。

打工嘛,拿钱做事,老板盯不紧,那就上网刷微博刷淘宝。下班回到家,更没人监督你,无所事事的你不是没翻过书,但是无法坚持,只有娱乐能消耗你夜晚的时光。

改变你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做一个老板。

我不是鼓励你辞职创业。

我是建议你,放弃打工者心态,去做自己人生的老板。

听起来很心灵鸡汤?20分钟后,你就不会这么想。

拿一支黑水笔,一张A4纸,到你独处的房间,锁上门。

问自己4个问题。

★ 第一题:我最爽的生活是什么样?

什么?双休加上不加班?不,我们在谈的是最爽的生活。那是干脆不上班,每天睡到自然醒。

这个城市总有你想去,但一直没空去的餐厅吧?在最爽的生活里,你可以每周和好友吃大餐,痛快聊天到深夜,尽兴而归,管他凌晨3点还是5点,反正明天不上班。

还记得你朋友在微信里晒的加州1号公路吗?沐浴着加州的阳光,吹着西岸的海风,开着越野车在宽敞的高速路上飞驰,看得你心好痒。这样的旅行你也值得拥有,一年应该有2次,每次最少也要半个月吧。

以上不是必选项,只是我给你启发一些角度而已。

请你在纸上列出你想要的。

大胆列。

★ 第二题:你需要多少钱?

过一年最爽的生活,需要花多少钱?

你可能没有头绪。我列过,我给你一份清单,以防遗漏:

租房(或房贷)、水、电、煤气、宽带、有线电视、交通费、饮食、买书、日常清洁用品、看病买药、服装鞋子购物费、手机费、朋友应酬费用、节日送礼、父母孝敬、旅游等。

每个人得到数字不一样,和欲望大小有关,和居住地物价也相关。列出你的数字,30万?50万?还是100万?

接下来把你的数字除以12,算出每个月需要多少钱。

如果你一年需要30万,那么30/12=2.5。每个月需要2.5万。

如果你一年需要50万,50/12=4.17万,以此类推。

★ 第三题:怎么轻松地赚到这么多钱?

注意,是轻松地赚。6*12小时苦哈哈的工作赚到这些钱,那滋味必然不能叫“最爽”。

对,没错,你的目标是有能力自由安排时间,想工作工作,想玩就玩,在这种状态下一个月赚到自己想要的数。

听起来像诈骗广告?如果你打开眼界,你会发现这一点也不奇怪。

我身边有3个朋友就实现了,活生生的例子。

第一个是移动哥,今年35岁。他毕业于省内有名,全国不出名的本一学校,毕业后进入中国移动市公司上班。他聪明、圆滑、爱吃、爱玩。他从大学就开始炒股票。当时我家里几个亲戚炒股血本无归,我爸妈炒股也亏了大笔积蓄,我一直觉得炒股就是赌博,心里想移动哥炒股总有一天会出事,当然我嘴上没说。

然而移动哥还是孜孜不倦地炒股。他组了个炒股群,把他认识的高手聚集起来,每天研究选股,买点卖点,他在朋友咖啡馆开炒股分享会,我还记得讲过在线教育类股票专题等等。他经常找身边优秀的朋友喝茶,分享自己的炒股理念。坚持这么做了几年的结果是,他集结了一群追随他的粉丝,每天在他领导下收集研报讯息,一起做研究分析,也有了几个很信赖他的富二代朋友,愿意把资产托管给他去炒,利润20%分给他,全仓亏10%就平仓止损,停止合作。

他03年工作,到12年工资加炒股存了80万。2012年开始,他抓住了创业板牛市,以及2015年的全面牛市,自己炒股加上代客理财抽盈利20%的收入,他的资产滚到了600万。他辞掉了移动的工作,现在200万丢给别人做配资(不懂可百度),每月无风险拿1%收益,就是躺着拿2万元。剩下400万自己接着炒。

他没有房贷。2万元在二线城市可以活得很爽。3点收盘,复盘1个小时,完了就去跑跑步,最近还找了一群外国人玩飞盘。晚饭经常喊上股友吃大餐,周末开车载着妹子去近郊泡温泉。他研究不松懈,一天读300多个财经相关的公众号,有时候也看研报到很迟,但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和去移动打卡上班相比,这才叫真正的自由。

第二个是犀利姐。她是江苏人,今年42岁,是一名培训师。教民营诊所的医生如何与患者沟通。我和她不熟,我只参加过一场她的培训课,激情澎湃,观点犀利,现场反响确实不错。3天课程,现场有100个学员听课,学费3000元一人,乘一下算出30万营业额。她是业内明星,自己有能力招到大批学员,销售把控在自己手上,一个月搞2场课就可以休息了。

她的客人从哪来?早在2006年,那时还是新浪博客的时代,她就开始在网上写长文教医生怎么和顾客沟通,让顾客放下恐惧,信任医生,开心、满意地完成手术。早先市场竞争不激烈,很少医生在意,认为我技术好就行,和顾客啰嗦那么多干嘛。如今资本进来,竞争异常惨烈,服务好坏直接影响营业额,她的学员爆发性地增长,她挣的钱也是如此。

她选择了一个小众细分市场,但她足够坚持。连写10年的,全行业只有她一个。如今她活得也很随性,一个月搞几场培训,就可以去旅游了,前几天她刚去西藏旅游,写了很多关于佛教的感悟。

第三个是瘦猴,34岁,垂直行业大V。曾经在大型外企奋斗到中层,但再也升不上去。5年前他辞职创业。一度迷茫,夜不能寐。但他坚持疯狂的写作,抓住了微博、公众号的红利期,积累了几十万粉丝,如今一年变现大几十万,未来正准备出书、包装自己上电视。

上面3个都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这样的人或许就在你身边。不要宅在房间,多去认识优秀、聪明的人。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问他们除了上班,还在靠什么赚钱,问他们5年后的目标,他们今天如何为未来布局,你会发现一片新世界。如果你在大公司做个总监,高级经理,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有些你看起来其貌不扬,层次比你低的人,倒腾些五花八门的生意,赚的钱比你拿“高薪”多得多。

通过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按自己的心愿去度过这一生。

喜欢口若悬河,在聚光灯下演讲,享受鲜花与掌声,那就发展自己能力去做个培训师,或是卫视栏目的嘉宾;讨厌交际,讨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喜欢独处和自由,可以去职业炒股,或做个顶尖的手艺工匠。

这世界上有无数种活法,别人没有义务帮你找到适合你的,你必须自己去寻找。

选择职业发展的路径很重要,千万别走错。

我总结他们3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式,都是滚雪球。

滚雪球的反面是吃老本。比如接很多简单的兼职。业余接写文案单子,婚礼拍摄单子等低难度的case,本质是用自己的时间去换钱,但能力没什么提升。到了40岁,一堆白头发,腰肌劳损,存了一些说不上多的存款,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劳碌命。

滚雪球的本质是用时间去换能力。

沟通培训师,滚的是个人输出能力和个人品牌影响力。一篇篇不停输出的深度长文,一次次迭代的优质课程,带来一个个新读者和死忠粉。一颗小小的雪球,一个很长的坡道,一份10年如一日的坚持,直到成为垂直领域的头部,一堂课赚到30万顺理成章。

普通人的蜕变并非遥不可及。

再看炒股和自媒体,原理也是一样。

★ 第四题:你打算多少岁滚出雪球,过上“最爽的生活”?、

33岁?42岁?你必须告诉自己一个明确的数字。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58岁才滚出雪球。看着自己密布皱纹的眼角,开始干瘪下垂的胸脯,用骨质疏松的身体去接受“最爽的人生。”

看看你身边的同龄人吧,已经有人在40岁,35岁,甚至30岁实现基本财务自由。当你在苦逼赶稿时,他们在朋友圈晒着海滩和比基尼。你肯定也希望加入他们的行列,越早越好。

想不出就随便估个数吧。

假设你25岁,把目标定在35岁。你有10年时间滚这个雪球。

接下来算出你每天的目标。

如果你选择职业炒股。你要开始存钱了。假设目标是存400万,200万拿去做配资,每月躺着拿2万,200万拿来自己炒。如果你现在存了10万,那么你还差390万。10年你有120个月,390/120=3.25,你平均每月要存3.25万。你必须尽快的升职涨薪。光靠工资不够,那么你要扩大能力圈,业余发展代客理财业务赚钱。

涨薪和业余赚钱是大方向,你要把它拆解成具体的子任务,并且定出具体的时间表。

比如18年3月,你要升职到总监,19年2月,你要完成自己完整的炒股操作系统,20年8月,你要组织每周一期的投资分享会并做主讲人,21年5月,你每个月见4个高净值资产人士并向他阐述你的投资理念,吸引他给你做代客理财。以上只是举例,只有具体到时间和量化目标,你才可能一步步把大梦想实现。

如果你选择自媒体,你希望一个月赚5万元,那么你怎么也要有20万公众号粉丝,从现在开始,你一周至少要输出3篇高质量文章,你要2年内完成写书,3年内组建完善自己的采编团队,5年内发表第一次大型演讲,登上卫视成为嘉宾。

你的子目标是什么?你打算在哪一年那一月做到?

这时候,你可能发现之前定的任务太急,你根本达不到。只有2种办法,那么降低你最爽生活的配置,如果不想将就,就推迟实现时间。

在反复计算中,你体会到什么叫精神分裂。

一个贪婪的你,负责下指标,希望越快越好,早日自由。

一个恐惧的你,负责扛指标,希望每天的任务越轻越好,少劳多获。

在这一刻,没有一个外人逼你,骂你,是你自己突然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如果你最终定的目标是10年过上“最爽的生活”,从这一刻起,年份对你来说不再是一个麻木的数字,它变得极其敏感,因为2026年11月21日将是你的自由之日,当你今天为梦想按计划完成应尽的工作,你就离梦想扎扎实实地靠近一天。

还想玩守望先锋?去吧,没人拦你。但你要知道,暴雪的老板已经过上他“最爽的生活”,而你浪费一天接近梦想的时间,你人生中要多挤一天地铁去上班。

又有男明星出轨了?点开新闻,津津有味地看看吧。那些娱乐号就是收割不自律者的廉价注意力,集结捆起来卖给广告商的。你点一次,推迟了1小时接近梦想的时间,娱乐号的博主靠成千上万像你这样的人赚到高价广告费,却没有机会向你当面道谢。

这点廉价享受就让你沉沦了?打游戏算什么?看八卦算什么?和最爽的生活比起来,这些都是渣。只有到达终点,这时你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春宵一刻值千金”,早一天醒悟奋斗,早一天到达终点,你突然明白:你的每一分钟都价值连城,你干嘛要拱手相让?

此前的人生,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没目标。你读书,你上知乎学习,你找人讨教,相当于四处学习拳法,却没有一个具体目标去攻打,看了200个拳法视频,却连一个真人都没打过,还是菜鸟一只。如今,你要面对自己拆解的一个个小目标,打完白骨精,再战牛魔王,你腰酸背痛,鼻青脸肿,但已是浑身肌肉,出拳如风。

从现在开始,你的人生,是有进度条的。

时间不回头地往前走,你的进度条跟上了吗?

在知乎,大家爱问各种事情是怎样的体验?你想不想知道从默默无闻,到滚出雪球是怎样的体验?

滚了10多年雪球的犀利姐说,开始最难,这个困难的时刻会持续很久,但是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后,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容易。

早在2006年她就认定,病人来看病,医生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沟通服务也非常重要,这决定了病人是否充分知情,受到尊重和关心,是否能满意并介绍身边亲友。这将构成医院最重要的竞争力。

她开始在博客上写沟通的理念和技巧,然而无人问津,她只能发给朋友看,换来寥寥30-40阅读量。

终于有一天,等来了第一条网友留言,是一句劝导:医生最重要的是研究技术,而不是研究话术这些旁门左道。

她不管,写,写,写,不停写。

写各种性格病人应该怎么沟通,写医院要配置哪些道具解释医疗原理,写如何消解病人的恐惧。

坚持了2年才积累足够粉丝,开像样的授课班,有了正常的营收。

这几年垂直行业培训大热,各路人蜂拥而入,也有培训师开始写长文,做个人品牌。然而,大部分人写个30篇,50篇,就悄悄消失在视野中,也有品牌在资本推动下持续输出,开班,但内容都是东搬西抄,无法真正帮到学员。

只有她,10年如一日不断输出原创文章,迭代课程内容,他创新地举办医患沟通大赛,把沟通过程拍成录像,免费供同行下载。

历经10年风雨,她才无可置疑地成为垂直行业的第一。

她感慨,所有行业都是一样

风口起来的时候

无数人眼红心跳

高喊着“我也要经营自己!”

当行业寒风吹起,惰性不停勾引

越来越多人渐行渐远

掉队在茫茫飘雪中

只有寥寥几人走到最后

就是耐心坚持的那几个人

把雪球越滚越大,势不可挡。

你会是走到最后的那几个人吗?

2年后的你,还是像现在一样,日复一日地挥霍时光,又懊悔难过吗?

你会成为你父母的骄傲吗?

你会是那个挥剑斩龙的英雄,还是第3集就死去的配角?

你会过上你写下的“最爽的生活”吗?

你会过多久?20年?还是5年?

追求最爽生活的路上,没有人能替代你去奋斗,

你最好的朋友不能,最爱你的父母不能,你最崇拜的前辈学长也不能

只有你,独身扛起了所有指标

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守护自己的雪球,坚定前行

因为这是你要的生活

跟别人没关系

你不是谁的员工

你是你自己的老板

何必问别人怎么自律

问你自己

“我打算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