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

本文深入探讨了矢量分析的基础概念,包括正交坐标系下的表示、标量场与矢量场的定义、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动方程的传播与能量守恒,重点阐述了时变电磁场(如时谐电磁场、平面波)的性质、媒质影响和天线原理,特别是Hertz偶极子天线的结构与基本参数。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先更到这里,后面的补充以及习题我再开一个帖子吧(实在是太太太太长了......晚安啦

第一章 矢量分析

1.1矢量代数

矢量的表示方法

几何表示

数学表述

用坐标分量表示

矢量的运算

点乘

叉乘

1.2正交坐标系与微分元

直角坐标系

1.3标量场与矢量场

1.什么是场

如果在全部或部分空间里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某物理量的一个确定的值,则说在这空间里确定了该物理量的一个场。如果物理量为数值,则为标量场,如果为矢量,则为矢量场。

如地球表面的温度场、湿度场、重力场;

场在数学上用函数表示

即场中任一个点都有确定的标量值或矢量。 场量在占有空间区域中,除有限个点外,处处连续、处处可微

2.场的分类

3.场的表示

4.场源

整体上,场是由源产生的

不同的场对应不同的源

源有矢量和标量之分(旋度源和散度源)

如:温度场由热源产生

1.4标量场的方向导数与梯度

1.5矢量场的通量与散度

1.6矢量场的环流与旋度

1.7拉普拉斯运算

1.8亥姆霍兹定理

1.三种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圆柱坐标系

球坐标系

表示位点,矢量,单位矢量,矢量微分,面积元,体积元以及坐标表示如何转换

2.场(空间上) 把物理状态的描述转化为空间和时间的函数

标量场(等值面,方向导数,梯度)

矢量场(通量与散度,环流与旋度)【无旋场的标量位,无散场的矢量位】

第二章 时变电磁场

回顾

1真空静电场

2导体与介质中的静电场

3导体中的运动电荷

4静磁场

5总结

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1麦克斯韦方程组

媒质的本构关系

媒质中电场和电通量密度矢量、磁场和磁通量密度矢量通过媒质的电磁特性建立起联系。联系电磁场量与媒质间关系的方程为媒质的本构方程。

2.2波动方程

问题:电磁波是如何传播的? 或如何根据麦克斯韦方程求电场、磁场的解?

1.位函数解法

2.&3.直接波动方程解法

4.解的一般形式

2.3电磁能量守恒定律

时变电磁场可以脱离电荷或电流而在空间存在,且随时间的变化在空间以波动形式传播

问题:时变电磁场的能量又以何种形式存在于空间?

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穿过与能量流动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的能量,也称为能流密度矢量或功率流密度矢量。其方向为该点能流流动的方向。

2.4时谐电磁场

2.4.1时谐电磁场的复数表示

什么是时谐电磁场?

电场矢量、磁场矢量随时间 t 以角频率w做正弦变化的电磁场称为时谐电磁场。

时谐电磁场满足波动方程。

工程上,正弦时间函数易于生成,是使用最多的函数。

任意周期时间函数都可以展开为正弦谐波分量的傅里叶级数,研究了正弦谐波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用线性叠加的方式得到任意时间函数的变化规律。

最后一个好处:时谐场适宜使用相量(复数)表示法来研究,进一步简化时间微分运算,使波动方程的求解变得简单!

复数表示

2.4.2复矢量的麦克斯韦方程

2.4.3复电容率与复磁导率

非导电媒质的复电容率(电极化损耗或阻尼损耗)

 在时谐场中,场量随时间作简谐变化,因此媒质中发生极化、磁化、定向运动时,粒子的惯性往往会阻止粒子位移与场的变化保持相同的相位,从而导致摩擦阻尼机理,克服阻尼力要做功,引起能量损耗,这种损耗称为电极化损耗或阻尼损耗。这种现象可以用复电容率来描绘。

材料对时变电磁场的吸收是频率相关的,所产生的作用通常被分为电离、极化、分子振动和电子作用过程

MHz(无线电波)-电离过程指的是带电离子响应时变电场来回移动的一般情况。

GHz(微波)-电极化过程指极性电介质中的分子被施加的电场极化,引起周期性旋转,分子惯性抵抗旋转导致摩擦阻尼损耗。例如,在微波频率下,微波引起水分子的周期性旋转,在宏观上表现为含水物质吸收微波电磁波能量,并转化为热量。这就是微波炉能对含水物质加热的原因

红外波-在中等频率下,电磁波能量通过分子共振振动的形式被吸收。振动过程包括分子振动(例如对称和非对称)以及红外(IR)的相关振动 - 旋转状态。

可见光/紫外-在高频段,能量被原子吸收,激发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物质的吸收特征谱段,这称为电子作用。如可见光看到的物质颜色以及物质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2.4.4亥姆霍兹方程

2.4.5平均能量密度和平均能流密度矢量

第三章 均匀平面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3.1理想介质(无损耗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1.什么是理想介质

2.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电场表达

3.再次认识均匀平面波

4.均匀平面波的磁场表达式和阻抗

5.相速

相速(相位速度):电磁波等相面在空间中的移动速度。

6.均匀电磁波的能量与能流

7.均匀平面波特点总结

  电磁波为横电磁波,电场分量、磁场分量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三者相互正交,并满足右手螺旋关系;

媒质的特性阻抗为实数,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同相;

是一个无衰减的等幅行波;

电场能量密度等于磁场能量密度;

能量传播速度等于相速度,相速与频率无关

8.沿任一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

3.2有损耗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1.什么时有损耗介质

不考虑磁介质和电极化能量损耗。只考虑电传导欧姆损耗。

2.有损耗介质中的电场表达

3.有损耗媒质中的特性阻抗

4.再次看有损耗介质

 

5.有损耗介质中的电磁场能量密度

6.有损耗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特点

3.3平面电磁波的极化

电磁波极化的概念

把空间给定点上,电场强度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称为电磁波的极化,并用电场强度矢量的端点在空间描绘出的轨迹来表示。

如果极化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始终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横)平面内,其电场矢量的端点沿一闭合轨迹移动,则这一极化电磁波称为平面极化波。电场的矢端轨迹称为极化曲线, 并按极化曲线的形状对极化波命名。

若该轨迹是直线,则称为直线极化;若轨迹是圆,则称为圆极化;若轨迹是椭圆,则称为椭圆极化。

电磁波极化的机理

     (1) 线极化

合成波电场强度矢量与x轴夹角为固定值

(2)圆极化

圆极化波中电场矢量的旋转方向

(3)椭圆极化

极化的应用

AM广播站天线发射垂直线极化电磁波,为最大限度的接收无线电信号,接收天线也需要垂直放置。

电视信号是水平线极化电磁波,因此电视接收天线是水平的。

任何极化电磁波都可以分解为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分量,因此水平和垂直天线组合可以接收任意极化方式的电磁波。

优缺点:

水平极化:抗干扰强、地面反射波影响小、接收难度大、不利于移动接收

垂直极化:抗干扰弱、地面反射波影响大、接收简单、适合移动接收

3.4色散与群速

第四章 均匀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

4.1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的概述

不同媒质所组成的区域, 由于分界面两侧的媒质参数(介电常数 、磁导率 和电导率 )发生突变电磁矢量在不同媒质的分界面上也会随之发生突变。我们把这些电磁矢量在不同媒质分界面上各自满足的关系称为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的机理

电场的切向边界条件

E的切向分量在分界面上是连续的

D的切向分量在分界面上是不连续的

电场的法向边界条件

D的法向分量在通过存在面电荷的分界面时是不连续的,不连续的量等于面电荷密度ρ

E的法向分量也是不连续的

磁场的切向边界条件

磁场的法向边界条件

在分界面处,B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

在分界面处,H的法向分量是不连续的

边界条件的应用

边界条件的应用——卫星表面光压

边界条件的应用——“隐形”材料

4.2均匀平面波对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现象:电磁波入射到不同媒质分界面上时,一部分波被分界面反射,一部分波透过分界面。

入射方式:垂直入射、斜入射;

媒质类型:理想导体、理想介质、导电媒质

分析方法:入射波(已知)+反射波(未知)    透射波(未知)

4.2.1从导电媒质进入导电媒质

4.2.2从理想介质进入理想导体

4.2.3从理想介质到理想介质

   

电磁能流密度

4.3均匀平面波对多层介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电磁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播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以三种介质形成的多层媒质为例说明平面波在多层媒质中的传播过程及其求解方法。

如图所示,当平面波自媒质①向分界面垂直入射时,在媒质①和②之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透射。当透射波穿过厚度为d的媒质②,到达媒质②和③的分界面时,又发生反射与透射,而且此分界面上的反射波回到媒质①和②的分界面上时再次发生反射与透射。

由此可见,在两个分界面上发生多次反射与透射现象。

1. 三层介质中的场量关系与等效波阻抗

媒质①和②中存在两种平面波,其一是向+z方向传播的波,另一是向-z方向传播的波,在媒质③中仅存在向+z方向传播的波。 (仅考虑单次反射和透射)各个媒质中的电场和磁场强度可以分别表示为: 2. 多层介质

依次类推,自右向左逐一计算各条分界面处的等效波阻抗,直至求得第一条边界处的等效波阻抗后,即可计算总反射系数。

4.4电磁波的增透

概述 

电磁波增透的概念

在镜头上涂一层电介质薄膜,增加光学元器件对光也就是电磁波的透过率,减少其对电磁波的反射。

透过率不佳:一部分能量被反射, 直接影响就是到达传感器的能量减少了,会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

电磁波增透机理

电磁波增透机理:均匀平面波对多层介质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

遥感光学镜头的增透设计

4.5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平面的斜入射

4.5.1反射定律与投射定律

1.反射与折射

  当平面波以任意角度入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样会发生反射与透射现象,而且通常透射波的方向与入射波不同,其传播方向发生弯折。因此,这种透射波又称为折射波。

2.垂直极化与平面极化

如果入射波的电场垂直于入射平面,则称为垂直极化波(遥感领域称为水平极化波或H波)。

如果入射波的电场平行于入射平面,则称为平行极化波(遥感领域称为垂直极化波或V波)。

无论平行极化波或者垂直极化波在平面边界上被反射和折射时,极化特性都不会发生变化,即反射波和折射波与入射波的极化特性相同。

任意极化波=平行极化波+垂直极化波

3.反射定律与透射定律

4.5.2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

斜入射时的反射系数及透射系数与平面波的极化特性有关。

4.5.3全反射与全透射

4.6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

4.6.1垂直极化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

4.6.2平行极化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

第五章 电磁辐射 天线

5.1天线概述

考虑空间中通有交变电流的一段导线

电流改变时,周围的磁场会发生改变

磁场改变时,电场也跟着变化

即使没有特殊的构造来传导它,电磁场也能够传开

电磁波的辐射

有了电场,就有了磁场,有了磁场,就有了电场,如此循环,就有了电磁场和电磁波……

天线

产生辐射的装置:能够承载时变电流

在无线电设备中,天线就是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电磁波的装置。

5.2Hertz偶极子天线

构造和分析最简单的天线

空间中任意一点P处的电场、磁场、电磁能量是怎么样的?

5.3天线的基本参数

1.方向性函数和方向图

2.方向性系数D

3.效率η

4.增益G

5.天线极化

天线的极化特性是天线在其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矢量的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线极化天线分为水平极化(电场方向与地面平行)和垂直极化(电场方向与地面垂直)

通常偏离最大辐射方向时,天线的极化将随之改变。

5.4对称天线

如何设计特定辐射特性的天线:加振子,口径天线,阵列

5.5实际天线与分类

  • 23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