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随行简介

定义

业务随行是一种不管用户身处何地、使用哪个IP地址,都可以保证该用户获得相同的网络访问策略的解决方案。

背景

在企业网络中,为实现用户不同的网络访问需求,可以在接入设备上为用户部署不同的网络访问策略。在传统园区网络中,控制用户网络访问权限主要是通过NAC技术结合VLAN和ACL技术来实现的。这些技术要求:

  1. 管理员如果希望保证员工在园区内的网络权限一致,必须要求员工从指定的交换机、VLAN或网段接入上线。
  2. 用于控制用户访问权限的ACL需要管理员提前配置好,而且其中至少需要配置禁止或允许访问的目的IP地址范围。因此,在用户使用的IP地址不固定的前提下,ACL不能用于流量的源和目的都是用户主机时的控制。
  3. ACL与用户的关联只在认证点设备上生效。因此对于非认证点设备,例如部署在企业园区边界的防火墙设备,必须基于IP地址来配置策略。
  4. VLAN和ACL需要在大量的认证点交换机上提前配置,部署和维护工作量巨大。

员工移动办公希望打破这一局限性,允许员工从网络中的任意位置、任意VLAN、任意IP网段接入的同时还可以始终控制其网络访问权限。因此引入了业务随行,通过控制器和敏捷交换机,让网络权限自动跟随人移动,以此解决移动办公体验糟糕的问题。

业务随行从三个方面解决传统园区中遇到的问题:

  1. 业务策略与IP地址解耦

    管理员可以在控制器上从多种维度将全网用户及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组”。同时通过创新软硬件设计,敏捷设备在进行策略匹配时,可以先根据报文的源/目的IP地址去匹配源/目的安全组,再根据报文的源/目的安全组去匹配管理员预定义的组间策略。

    通过这样的创新,可以将传统网络中基于用户和IP地址的业务策略全部迁移到基于安全组上来。而管理员在预定义业务策略时可以无需考虑用户实际使用的IP地址,实现业务策略与IP地址的完全解耦。

  2. 用户信息集中管理

    控制器实现用户认证与上线信息的集中管理,获取到全网用户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而网络中的非认证点设备就可以根据报文的源/目的IP地址,通过向控制器主动查询来获取报文的源/目的安全组信息。

  3. 策略集中管理

    控制器不仅是园区的认证中心,同时也是业务策略的管理中心。管理员可以在控制器上统一管理全网策略执行设备上的业务策略。管理员只需要配置一次,就可以将这些业务策略自动下发到全网的执行点设备上。这些策略包括权限策略(例如禁止A组访问B组)和体验保证策略(例如控制A组的转发带宽和转发优先级)。

益处
  1. 简化网络规划:管理员配置策略时无需关注用户的IP地址。
  2. 增强控制能力:实现网络设备上认证用户信息的相互同步。
  3. 管理效率提升:管理员无需逐台设备重复配置。

体系架构

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业务随行网络架构示意图

  • 用户终端负责发起认证。
  • 接入层负责二层透明转发用户流量。
  • 认证点设备负责对用户进行认证,执行点设备控制用户访问权限。认证点和执行点可以是同一设备,也可以是不同设备。
  • 边界设备负责保证特定用户在出口的转发优先级。
  • 静态资源是用户可以访问的服务器资源,在控制器中可以以安全组的形式管理。

业务随行方案中的三个核心角色:

  • 控制器:负责与网络设备联动完成用户认证和策略下发,实现业务策略与IP地址的完全解耦。仅华为公司产品Agile Controller-Campus或iMaster NCE-Campus支持作为业务随行方案中的控制器。
  • 接入设备:对终端进行认证,决定是否允许终端接入网络并对终端的网络访问权限进行控制。包括交换机、防火墙。本手册仅介绍交换机。
  • 终端:负责向用户提供人机接口,帮助用户进行认证和资源访问。包括PC、便携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哑终端等终端类型。

工作机制

交换机与Agile Controller-Campus、iMaster NCE-Campus对接差异如所示表1。具体实现机制请参考图2和图3。

表1 对比差异

对比项

场景说明

支持的安全组

Agile Controller-Campus

适用于单认证点的园区接入场景

交换机作为执行点时,必须同时作为认证点,因为交换机单独作为执行点不支持Agile Controller-Campus向其推送组策略

动态用户组、静态资源组

iMaster NCE-Campus

适用于单认证点、多认证点的园区接入场景

可以实现执行点和认证点是不同交换机

动态用户组、推送用户组、静态资源组、逃生资源组

对于Agile Controller-Campus,业务随行的实现机制如图1所示。

图2 业务随行实现机制示意图

  1. 管理员在控制器中创建用户账号、定义UCL组(User Control List),同时将用户账号加入其所属的UCL组,所有用户必须在认证通过后才可接入网络。然后为用户统一定义基于UCL组的网络访问策略(即组策略)。
  2. 控制器将管理员配置的UCL组和网络访问策略下发给所有关联的交换机,从而实现交换机对用户所属UCL组的识别。交换机还可在本地部署部分基于安全组的业务策略。
  3. 用户启动认证,在认证过程中,控制器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将其与UCL组关联。认证成功后,控制器将该用户所属组作为授权结果下发给认证点。控制器收集所有上线用户的IP地址。
  4. 用户访问网络。当交换机收到用户报文后,会尝试识别报文的源/目的IP对应的安全组,对报文执行基于UCL组的策略。

对于iMaster NCE-Campus,业务随行的实现机制如图3所示。

图3 业务随行实现机制示意图

  1. 管理员在控制器中创建用户账号、定义UCL组,同时将用户账号加入其所属的UCL组,所有用户必须在认证通过后才可接入网络。然后为用户统一定义基于UCL组的网络访问策略(即组策略)。
  2. 控制器将管理员配置的UCL组下发给所有关联的交换机(执行点和认证点设备),从而实现交换机对用户所属UCL组的识别。
  3. 执行点设备向控制器发起建立IP-GROUP通道。
  4. 用户启动认证,在认证过程中,控制器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将其与UCL组关联。认证成功后,控制器收集所有上线用户的IP地址。
  5. 控制器通过IP-GROUP通道向执行点设备推送UCL组表项信息(该用户所属组作为授权结果),记录源/目的IP与UCL组的映射关系。
  6. 用户访问网络。当执行点设备收到用户报文后,会尝试识别报文的源/目的IP对应的安全组,对报文执行基于UCL组的策略。
  • 10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你好!关于华为随行WiFi的前后端联调,首先需要明确一下具体的配置内容。通常来说,前端和后端的联调是为了确保系统的功能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前后端之间的数据交互能够顺利进行。 在华为随行WiFi的配置过程中,前端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用户交互,而后端则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与数据库或其他服务进行交互。为了进行前后端联调,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保前后端开发环境已经搭建好,并且能够正常运行。 2. 在开发环境中,将前端和后端的代码进行整合,确保两者能够正常编译和启动。 3. 针对具体的功能模块,定义好前后端之间的接口。 4. 在前端代码中调用后端接口,发送请求并处理返回的数据。 5. 在后端代码中实现相应的接口,处理前端发送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的数据。 6. 运行前端和后端代码,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7. 针对每个接口,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逻辑正确无误。 8. 如果发现问题或错误,及时进行修改和调试,直到联调过程顺利完成。 在进行前后端联调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调试工具和技术,例如使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来检查网络请求和响应,使用接口测试工具来模拟前端发送请求等。此外,注意及时记录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保持前后端的沟通和协作,有助于提高联调的效率和质量。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