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空间分析
·
空间分析:
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包括:空间位置分析
(空间球面与平面之间的转换原理与方法)
;空间分布分析
(反映了同类事物的群体定位信息,还可反映空间趋势、空间对比情况)
;空间形态分析
(空间形态是物体的几何特征。一些特征易于被视觉感受(走向、连通性等),另一些须用
数值描述(面积、周长、坡度)。空间形态分析主要包括形态参数计算(儿何特征进行描述)
和形态表示(空间物体的数值表示,即曲线与曲面的插值与拟合))
;空间关系分析
(包括
距离关系、方位关系、相似关系(形态上、结构上的相似)、拓扑关系)
;空间相关分析
·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
:
是用数字形式描述地形表面的模型。实质上是对地面形态和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
·DEM
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
当
DTM
模型中数字属性为高程时称数字高程模型。它通过存储在介质上的大量地面点空间数据和地形属性数据,以数字形式来描述地形地貌。包括等高线;Grid DEM
;
TIN
等
地形信息提取:
坡度、坡向、粗糙度、高程变异分析
;
(平均高程、相对高程、高程标准差、高程变异);
光照分析
;
填挖方分析:计算两表面间体积的变化;通视分析
:
是指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
·
缓冲区分析:
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
类型包括:线(双侧、单侧);面(双侧、内侧、外侧);点线面集合;其他计算参数:区
域合并、端部形状、缓冲距离(统一、依属性)。

缓冲区算法实现:
角分线、凸角圆弧;基于栅格的距离变换
/
栅格距离制图
(通常称为
推移或扩散
(Spread)
。推移或扩散实际上是模拟主体对邻近对象的作用过程,物体在主体的
作用下在一阻力表面移动,离主体越远作用力越弱)
;栅格
“
刷子
”
法
(圆形戳+排笔刷)
> 游程叠置>
梯形叠置。算法的核心问题是距离变换/距离制图
(根据每一栅格相距其最邻
近要素的距离分析制图,从而反映每一栅格与其最邻近源的相互关系
·
叠置分析:
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要素(地图)进行叠合,产生新的特征(新的空间图形或空间位置上的新属性的过程)的分析方法。
类型:
按叠置对象的类型分:点和面的叠置;线和面的叠置;面和面的叠置
。
按叠置对象的数据结构分:矢量叠置;
栅格叠置
·
栅格数据分析:常用
Grid
规则格网格式,包括重分类
(基于原有数值对原有数值重新进
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一组新值并输出)
、距离分析、采样点数据空间插值、等值线、栅格
单元统计、交又面积表、邻域分析、栅格计算
(代数运算、函数运算、条件运算、栅格计
算器)
等内容
·
数学形态学运算:
由一组形态学的代数运算子组成的,它的基本运算有: 膨胀(或扩张)、腐蚀(或侵蚀)、开启和闭合。基于这些基本运算可推导和组合成各种数学形态学实用算法,用以进行图像形状和结构的分析及处理,包括图像分割、特征抽取、边缘检测、 图像滤波、图像增强和恢复等。
·
空间网络分析:
依据网络拓扑关系(线性实体之间,线性实体与结点之间,结点与结点之间的连结、连通关系),并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属性数据,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计算。
如最优路径、最近设施、服务区......
·
网络数据结构:
包括如下要素(直接看图):
网络:
是一系列联结的弧段,物质、信息流通的通道。
链(
Link
):
连通路线,连结两点的段要素,网络中流动的管线,如街道,河流,水管
等,其状态属性包括阻力和需求。
结点:
网络中链的结点,如港口、车站、电站等,其状态属性包括阻力和需求等。结点中
又有下面几种特殊的类型:拐点
(Tum),
出现在网络链中的分割结点上,状态属性有阻力,
如拐弯的时间和限制(如在
8: 00
到
18: 00
不允许左拐);障碍
(Barrier)
,禁止网络中链上
流动的点;中心
(Center),
是接受或分配资源的位置,如水库、商业中心、电站等,其状态
属性包括资源容量(如总昼),阻力限额(中心到链的最大距离或时间限制);站点
(Stop),
在路径选择中资源增减的结点,如库房、车站等,其状态属性有资源需求,如产品数昼。

·
主要网络分析功能:
路径分析
(
静态求最佳路径
:在给定每条链上的属性后,求最佳路径。一般分析从
pl
到
p2
共有
n
条路径,计算各路径上的权数之和,取最小者为最佳路径;
N
条最佳路径:
给定起点、终点,求代价最小的
N
条路径,事实上,理论上只有一条,实
际上需选择
N
条近似最佳路径;
最短路径或最低耗费路径
:确定起点、终点和要经过的中
间点、链,求最短或耗费最小路径;
(Dijkstra
算法)
动态最佳路径分析:
实际中权数可能
是变化的,可能会临时产生一些障碍点,要动态计算最佳路径。)
;
资源分配
(定位与分配模型是根据需求点的空间分布,在一些候选点中选择给定数量
的供应点以使预定的目标方程达到最佳结果。
最佳分配中心,最优配置。线性规划算
法)
;
流分析
(按照某种优化标准(时间最少、费用最低、路程最短或运送量最大等)设计
资源的运送方案。网络流理论)
;
连通性
(从某一结点或网线出发能够到达的全部结点或网线(互连网)。最小生成树算
法,克罗斯克尔
(Kruskal)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