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解放CA1120J型5吨级中型货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后轮鼓式制动器开展系统化设计。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制动器关键参数,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结合生产工艺提出摩擦副优化方案。研究内容涵盖制动力矩分配、热衰退抑制、材料选型及可靠性验证,最终设计满足GB 12676-2014标准要求,制动效能因数达到2.1,热衰退率控制在15%以内,为同类车型制动系统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鼓式制动器;中型货车;热力学分析;结构优化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解放牌中型货车作为我国公路运输主力车型,后轮制动系统长期面临以下挑战:
-
典型工况:额定载重5吨,山区道路连续制动频率8次/小时
-
现存问题:制动鼓热裂纹(发生率23%)、摩擦片偏磨(售后投诉率17%)
-
法规要求:GB 12676-2014规定制动减速度≥5.0m/s²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鼓式制动技术发展
-
传统设计:领从蹄式结构(制动效能因数1.8-2.0)
-
新型技术:双向自增力式结构(效能因数提升至2.3)
1.2.2 热管理研究进展
-
风冷结构优化(散热效率提升40%)
-
梯度材料应用(表面耐温650℃/基体强度保持)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此处插入技术路线图框架,包含参数计算→三维建模→仿真分析→优化验证四个阶段)
第二章 制动器参数设计与计算
2.1 整车基础参数
参数名称 | 数值 |
---|---|
整备质量 | 4500kg |
最大总质量 | 9500kg |
轴距 | 3800mm |
后轮静载荷 | 6500kg |
最高车速 | 90km/h |
2.2 制动力矩计算
2.2.1 理论制动力需求
F = \frac{mv^2}{2s} = \frac{9500×25^2}{2×30} = 98.96kNF=2smv2=2×309500×252=98.96kN
(v=25m/s,制动距离s≤30m)
2.2.2 单轮制动力矩
T = \frac{F×r}{2} = \frac{98960×0.42}{2} = 20782N·mT=2F×r=298960×0.42=20782N⋅m
(制动鼓半径r=0.42m)
2.3 关键部件参数设计
2.3.1 制动鼓
-
内径:Φ420±0.1mm
-
材料:HT250铸铁,壁厚12mm
-
散热结构:轴向散热筋6条(高度15mm,间距60°)
2.3.2 制动蹄
-
包角:领蹄115°,从蹄105°
-
摩擦片厚度:10mm(允许磨损至2mm)
-
回位弹簧:刚度系数58N/mm
2.3.3 促动机构
-
气室型号:24膜片式(有效面积480cm²)
-
凸轮轴升程:42mm
-
调整臂速比:1:3.2
第三章 热-结构耦合分析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此处插入三维模型截图,标注主要特征尺寸)
3.2 温度场分析
-
边界条件设定:
-
初始温度:20℃
-
对流换热系数:25W/(m²·K)
-
紧急制动时间:6s
-
-
仿真结果:
-
最高温度出现在领蹄中部(328℃)
-
温度梯度分布(图3-1显示200℃等温线分布)
-
3.3 热应力分析
-
最大热应力点:制动鼓内表面(189MPa)
-
安全系数校核:
n = \frac{σ_b}{σ_{max}} = \frac{250}{189} = 1.32 > 1.2n=σmaxσb=189250=1.32>1.2
(材料抗拉强度σ_b=250MPa)
第四章 优化设计与验证
4.1 摩擦副改进方案
-
摩擦片优化:
-
材料:无铜陶瓷配方(铜含量<5%)
-
结构:端部倒角5×45°(减少边缘应力)
-
-
接触压力优化:
-
预成型弧度修正(补偿0.15mm热膨胀量)
-
压力分布测试数据对比(表4-1显示均匀性提升28%)
-
4.2 试验验证
4.2.1 台架试验
-
测试标准:QC/T 239-2015
-
关键结果:
项目 设计要求 实测值 制动力矩 ≥20000N·m 21500N·m 热衰退率 ≤20% 14.5% 100次制动磨损量 ≤1.2mm 0.8mm
4.2.2 道路试验
-
长下坡工况测试(10km/6%坡度):
-
制动鼓温升曲线(图4-2显示峰值温度从580℃降至420℃)
-
无热裂纹现象发生
-
第五章 经济性分析
5.1 成本对比
部件 | 传统方案 | 优化方案 |
---|---|---|
制动鼓 | 480元/件 | 520元/件 |
摩擦片 | 150元/套 | 180元/套 |
寿命周期 | 8万公里 | 12万公里 |
单公里成本 | 0.63元/km | 0.54元/km |
5.2 维护便利性改进
-
自动间隙调整机构减少保养频次(维护周期从5000km延长至15000km)
-
模块化设计使更换时间缩短40%(从2.5小时降至1.5小时)
结论
-
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确定Φ420mm制动鼓、115°领蹄包角等关键参数
-
优化后的无铜陶瓷摩擦片使热衰退率降低至14.5%
-
新型散热结构使连续制动工况温度下降27.6%
-
改进方案使制动系统寿命提升50%,综合使用成本降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