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 与 DBSCAN 算法

本文介绍了K-Means和DBSCAN这两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聚类算法,包括它们的原理、步骤和Python实现示例。同时提及其他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以及实战工具的安装和使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文章总览:YuanDaiMa2048博客文章总览



K-Means 和 DBSCAN 算法是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数据聚类。相对于需要人工标记的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算法在数据处理环节的工作量较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K-Means 算法概述

K-Means 算法原理

K-Means 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空间中的 k 个点为中心进行聚类。它通过迭代的方法,逐步更新各个聚类中心的值,直至得到最佳的聚类结果。

算法步骤
  1. 随机选择 k 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 将剩余的数据对象根据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通常是距离)分配到与其最相似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聚类中。
  3. 计算每个新聚类的聚类中心,即各个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
  4. 不断重复步骤 2 和步骤 3,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

K-Means 算法调用示例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 生成样本数据
X, _ = make_blobs(n_samples=1000, centers=5, random_state=42)

# 使用 K-Means 算法进行聚类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5)
kmeans.fit(X)

# 获取聚类中心和标签
centroid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labels = kmeans.labels_

# 打印聚类中心和标签
print("聚类中心:")
print(centroids)
print("\n标签:")
print(labels)

DBSCAN 算法概述

DBSCAN 算法原理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与 K-Means 不同,DBSCAN 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连的点的最大集合,能够将具有足够高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且可以在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DBSCAN 算法调用示例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moons

# 生成样本数据
X, _ = make_moons(n_samples=1000, noise=0.1)

# 使用 DBSCAN 算法进行聚类
dbscan = DBSCAN(eps=0.1, min_samples=5)
dbscan.fit(X)

# 获取标签
labels = dbscan.labels_

# 打印标签
print("标签:")
print(labels)

以上是 K-Means 和 DBSCAN 算法的概述及示例代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并调整算法参数以获得最佳的聚类效果。

其他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实战工具安装和使用

  • 8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