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组织发布指南:积极推动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应用与监管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首个全球指南,关于教育与研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应用,强烈建议各国政府针对此技术施行相应规范并提供教师培训,确保其在教育场景中遵循人本原则。

自去年11月ChatGPT面世,生成式AI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尽管今年1月,ChatGPT的活跃用户已破亿,但到7月,全球仅中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

d496ecc453aedd46b7b653302cfd2e24.jpeg

机遇与风险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生成式AI可为人类开创光明未来,但同样存在伤害的风险。她认为,若缺乏公众参与与政府监管,难以将此技术纳入教育体系。

基于此,结合教科文组织早前的《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及《北京共识》,该指南旨在回应全球教育部长的关注,协助政策制定者与教育工作者充分挖掘AI之潜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生成式AI的种种议题

此指南不仅定义了生成式AI,还详述了其工作方式,以及它对教育的潜在影响。包括加深数字鸿沟、超前的技术发展步伐、未经授权的内容使用、模型的不透明性、网络内容污染、与现实脱节的产出、损害多样性观点,以及助长假信息的传播等。

教科文组织特别提到,ChatGPT的模型主要基于北方国家的价值观进行训练,这无疑加剧了数据差异的问题。

以人为本

面对这些问题,教科文组织在指南中坚持,教育领域的AI应用必须以人为核心,目标是服务人类,为创造一个更包容、公正、可持续的未来。从治理角度,它要求对AI实施适当的管理,确保透明度与公众问责。

七步监管策略

依此原则,教科文组织给各国提供了七步策略,针对生成式AI的监管,制定教育研究的伦理框架。

这些步骤包括: 

批准国际或地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或在国家层面制定这一条例;

采取/修订并资助关于人工智能的“全政府”战略; 

巩固和实施针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专门监管措施; 

调整或执行现有版权法以管制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 

细化针对生成式AI的监管框架; 

为教育和研究领域正确使用生成式AI进行能力建设;

思考生成式AI对教育与研究的长期影响。

学校准备不足

教科文组织强调,使用AI工具的年龄限制应设为13岁。该组织的研究表明,与出版新的教科书相比,在课堂使用生成式AI工具所需要的授权更少。

同时,教科文组织还批评,全球教育界在AI工具的伦理和教学整合上仍不尽人意,并且强调:全球教育界在伦理和教学结合使用AI工具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450多所学校中,不到10%有关于生成式AI应用的政策或指导。这主要归咎于国家的监管缺失。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