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想上手推理小说?看完这篇包会!

一、什么是推理小说

什么是推理小说?

  相信这个问题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以回答,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概念。

  我们不能准确地指出什么是推理小说,但可以先说明一下什么不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顾名思义是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小说。这个概念现在仿佛越来越模糊了,只要有犯罪,就当做推理小说;或者连案子也没有,就有些个稀奇古怪的事件,到结尾给你来一怪力乱神,也当做推理小说……

  以上是两个反面例子,接下来的几条规则,也要慎记。

第一:恐怖小说不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的历史有一百六十七年,从《莫格街凶杀案》开始,就致力于营造一种波谲云诡的气氛。不过尽管气氛是诡异的,事件是不可思议的,解答却是合理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是立得住脚的。   

就比方说“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的《耳语之人》,谜面确实很像恐怖小说,看上去既不可思议又令人不安,但解答却是合理的、人性的、充满智慧的。   

又比方说“日本推理之神”岛田庄司的《北方夕鹤2/3杀人》,也出现了幽灵武士、怪异传说,但结果仍旧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而恐怖小说不是这样。恐怖小说可能拥有超绚丽的谜团,但无需解释,最后的一切都可以归咎于可怜的鬼怪身上,毫无技术性可言。   

所以,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作品不能算推理小说,同样,国内的周德东的作品也不是推理小说。

第二:悬疑小说不是推理小说。  

悬疑小说和推理小说很像,两者之间甚至有许多交集,但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看推理小说的时候,经常与侦探同步观察,对于事件的线索,大部分时候是共享的,就算有隐瞒,也会通过侦探的口转述给读者,譬如“黑斯廷斯,我已经发现这件事情的关键点了,但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而悬疑小说打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和读者资源共享。   

悬疑小说之所以能抓住读者,也是通过从头至尾地隐瞒关键性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产生好奇心,从而继续阅读下去,多半还以人格分裂为结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悬疑小说更偏向于恐怖小说,只要把故事讲好就算工作完成了。   

因此,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尽管很伟大,但他不是一个推理小说家。蔡骏和庄秦,写了不少、卖得不错,但作品都不是推理小说。

第三:犯罪小说不是推理小说。  

在欧美,推理小说被称作“whodunit”,并被包含在CrimeStory(犯罪小说)或是MysteryStory(神秘小说)中。   

一般来说,硬汉派或是警察程序归在犯罪小说中,带有解谜要素的则归在神秘小说中。   

其实严格来说,推理小说应该等同于本格推理小说,只是大家在使用这个名词的时候用了简称。那些没有解谜要素,仅仅是汇报一些私家侦探侦查情况或是警局工作进度的小说,不应该算作推理小说。   

犯罪小说并不需要解谜设套之类的步骤,所需的仅仅是通过案件揭露一些社会问题、探讨一下人性、描写一下都市百态等……所以那些纯粹的犯罪小说,和推理小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很遗憾,格林厄姆?格林尽管在文坛上拥有崇高地位,但不是推理小说家;西德尼.谢尔顿的作品被引进数是世界之最,但他也不是推理小说家;海岩的成就相当不错,但写的同样不是推理小说。   

而推理小说之中,也是门派林立,每个阵营都有大师和优秀作品,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时至今日,最精彩、最好看、最具有可读性的推理小说,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本格推理小说。   

其他诸如社会派、硬汉派,都有一定的创作思路。而新本格派“返璞归真”,重新拾回遗落的古典本格,在近二十年来发展不可谓不迅猛。   

另外,区分推理小说的方式除了从创作类别上,还可以从文章本身的题材来划分。   

诸如旅情推理、法庭推理、科幻推理、妖怪推理等类型。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不同的推理小说会怎么处理呢?

古典本格: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这是一间密室,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破解这个密室。

新本格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房子是死后再盖起来的。

社会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原来这栋房子是豆腐渣工程,某建筑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赢得了招标。

变格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发现房间中还有十六个男女,他们都是一个父亲和十个母亲所生,他们之间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硬汉派: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侦探一脚把门踹烂冲了进去,然后在房间里和人上演全武行。

旅情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原来不是简单的房子,是房车。

法庭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现在传控方证人,告诉我们这是谁的尸体。

科幻推理:在一间屋子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这个人是通过时光隧道过来的。

以上这些例子可能不够准确,但无疑可以把各种推理小说独具一格的特色展现给大家。   

我们创作推理小说时,首先要理清思路,不要被外界事物干扰,从真正的推理小说入手。这或许比较困难,因为很多业已成名的作家都曾尝试过创作推理小说,却发现这不是他们可以驾驭的文体,转而放弃。但是,创作推理小说真的是有法可依的,如果找对方法,大可放手一搏。

二、如何塑造推理小说中的侦探形象

就文学作品来讲,刻画人物是最重要的一环。创作推理小说虽然对设计诡计、整理逻辑的要求最为苛刻,但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侦探,也是所有作家梦寐以求的。   

很多推理小说家,毕生都力求打造一两个侦探形象,比如阿瑟.柯南.道尔一辈子都在写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而他获得的成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形象甚至比所有欧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统统加起来还要家喻户晓。   

我们在创作小说的时候,第一步可能是想一个诡计,与此同时侦探的形象也会在大脑中浮现。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作者,在创作第一个侦探的时候,如果是同性,那就是作者本人;如果是异性,那多半是自己爱慕的人。   

这样的创作方法造成的后果就是人物脸谱化。   

我们来看看一般有几种脸谱:  

1.学生侦探  

大家刚开始进行创作的时候,多半还在校园里。并且启蒙读物是《名侦探柯南》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所以塑造学生侦探的形象是无可厚非的。 

2.帅哥美女  

偶像情结――谁不喜欢帅哥美女呢?但是看多了就产生审美疲劳。侦探是帅哥、助手是美女;凶手是帅哥、死者是美女;路人甲是帅哥、匪兵乙是美女;小弟癸是帅哥……  

3.天降奇才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体育运动十项全能,学习成绩可能不好,但那是因为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此人近乎超级天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人上哪儿找去?   

塑造侦探第一大忌就是人物的脸谱化。你要有自己的特色,就一定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得有自己的特点。   

这里提供几个可以使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法:   

方法一:奇职怪业  

不要再写学生侦探了,私家侦探完全可以。   

福尔摩斯就是私家侦探,波洛也是,从古至今一大堆名侦探都是从一而终的私家侦探。就是因为历来如此,虽然中规中矩不出大格,也不会太出彩。真正出彩的是那些从事五花八门稀奇古怪行业的侦探。   

比如说G.K.切斯特顿笔下的布朗神父是个神职公务员,每天普渡众生、开开神学研讨会;岛田庄司笔下的御手洗洁是个算命先生,特长是吹得天花乱坠,后来竟然混到了某某大学的名誉教授;爱德华.D.霍克笔下的山姆.霍桑是医生,没见他怎么给人看病,尽断案了;京极夏彦笔下的中禅寺秋彦主要职业是开书店,闲下来才给人排忧解难。   

特殊职业首选是教授(老师也算)、医生、学者一类有着强烈学术技术含量的职业。   

次选是诸如算命先生、艺术家、评论家这种一开口就能把人喷晕的职业。   

其实任何稍有不同的职业,都能起到良好效果。比如魔术师(被用烂了)、调酒师(也被用烂了)、推销商、超市营业员、停车场看大门的、动物园饲养员、火葬场给死人化妆的(倒数的三个保证新鲜)……职业在第一时间给人新鲜感,就成功了。   

方法二:奇模怪样  

这会让很多人受不了,包括我自己的小说,也希望把主角写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十佳好青年。剑走偏锋的作家就不这样了,他们更擅长刻画在外表上就能把人吓一跳的侦探。   

首选肯定是胖子,推理小说史上能留下浓重一笔的胖子实在是太多了。   

阿加莎笔下的头号超人波洛就是个胖子;前面说过的布朗神父也是个胖子;卡尔笔下的名侦探二人组基甸?菲尔和亨利.梅里维尔也双双是胖子;史上最强安乐椅侦探,雷克斯.斯托特笔下的尼禄.沃尔夫更是胖到连门都出不了。   

另一类是略有缺陷的人士,比如恩尼斯.布拉默笔下的盲侦探马科斯.卡拉多斯;埃勒里.奎因塑造的聋子侦探哲瑞.雷恩;杰弗瑞.迪佛笔下的植物人侦探林肯?莱姆。   

弄一个“残次品”侦探,更能让读者在看文的时候有一种好奇心。与天斗没啥乐趣,与人斗也就这么回事儿,与自己斗才其乐无穷。   

相比之下,日本的侦探形象就好得太多了,但日本人更擅长在另一方面塑造人物。  

方法三:奇嗜怪癖  

侦探是个天才,十项全能无所不会,很有女人缘,又有亲和力……这样的侦探确实也不是没有,比如说江户川乱步笔下的明智小五郎,就是一等一的绅士,与奎因同名的埃勒里.奎因,也是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那都是上世纪初的东西了,放到现在差不多快落伍了。况且江户川乱步是一代宗师,埃勒里.奎因的小说是逻辑之王,本来就不注重其他方面,别人比得了吗?   

虽然也有诸如有栖川有栖笔下的火村英生;内田康夫笔下的浅见光彦,但那说穿了是为了吸引家庭主妇和学生而塑造的人物。   

没有侦探是完美的,一定要给侦探加入怪癖,越怪越好,越与众不同越能令人印象深刻。   

福尔摩斯会拉小提琴,有时候吸毒(这个嗜好小编强烈不推荐);波洛有强烈的洁癖,好拽文弄字;梅里维尔脏话连篇;金田一耕助不修边幅永远邋里邋遢;御手洗洁弹得一手好琴,但心理绝对变态……   

一定要了解读者的心理。你要是写一个完美无缺的侦探,成天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谁喜欢看这种文章?侦探要走下神坛,越是比你、我来得差劲,越是容易引起读者喜爱。   

以上三种方法,正好一一克制三种严重的脸谱化现象。   

我们也可以通过国内原创写手的横向比较,来分析成功的人物塑造是如何的。   

杜撰――笔下侦探杜撰。不修边幅、鸟窝头和金田一耕助如出一辙,还有怕鸡的怪毛病,看到小女生会假装脸红……   

水天一色――笔下侦探离娘子。脸上有大块胎记,属于伤残人士,职业是算命的,还有强硬的老公做后台,总之怪癖一大堆。   

言桄――笔下侦探言桄。貌似正常,其实是超级“气管炎”。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一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完全可以将自己作为原型,将缺点进行艺术放大,可加入虚构的成分比如职业、形貌等,性格塑造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千人千面。切记把侦探写成无所不能的超人、完美形象,要真是那样的话,以后再想有所提高只能重新塑造人物了。

看了这么多,还是不知道怎么动笔,不妨试试【笔灵ai小说】里的【主线剧情生成器】,选择悬疑推理,立即生成剧情

【主线剧情生成器】:https://ibiling.cn/paper?from=csdnmanjpaper

三、如何安排推理小说中的配角

安排推理小说中的配角,首先要明确配角的定义。   

对推理小说而言,最大的配角莫过于侦探的搭档。当然,除侦探以外的所有登场人物,也都是配角,这当中甚至包括一些龙套角色。   

要想写好每一个角色,难度非常大。但是正因为有难度,我们才更应该去重视、去挑战。现在先说说如何设定侦探助手这个配角。   

福尔摩斯有华生.埃勒里.奎因有他老爸,御手洗洁有石冈和己。我举这三个侦探,是因为侦探和他们的助手个性非常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第一,福尔摩斯的助手――约翰·华生  

不少写手都习惯将自己笔下的侦探以自己的形象来编排,但是福尔摩斯的形象与柯南.道尔完全不同。相反,看过柯南.道尔照片的人都会觉得他很像书中的约翰.华生。爵士是否就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塑造华生的呢?这一点已经无从取证,但是,这给我们塑造助手提供了一个灵感。在不少人都乐于把自己塑造成拯救世界的神探时,我们不妨低调一些,把自己的形象安插在助手身上。   

我们都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我们自己。我们描写自己,将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用最真实的一面衬托侦探的伟大,应当是个不错的方式。   

约翰.华生对自己的朋友很忠诚,对受到困扰的雇主也表现出同情的一面。每次在犯罪现场,华生都会做一些分析,他的分析虽然合理但不够深入―福尔摩斯因为他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伟大、更加神奇。   

第二,埃勒里·奎因的助手――理查德·奎因  

如果让我在全世界只挑一个侦探作家,我会选择埃勒里.奎因。我喜欢他的逻辑方式,但我更喜欢这对父子在讨论案情时所逗出的那些乐子。   

奎因的小说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风格,离不开父亲理查德和儿子的对手戏。年轻的埃勒里在分析案情时,时不时会做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这时,理查德总会调侃嘲弄几句,儿子被嘲讽后也会用同样的语调反过来说老爹两句,谁都不肯让步。可在父亲或儿子受到攻击时,他们二人又会在第一时间关心对方,父子之情令人难忘。   

没错,侦探的助手也可以是我们的亲人,甚至我们的父母。如果你觉得和自己的双亲不能很好地沟通的话,不妨借创作推理小说的机会,表达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第三,御手洗洁的助手――石冈和己  

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搭配模式,但御手洗和石冈之间的性格反差太大,又使得这对搭档并不传统。   

石冈是个老实人,御手洗则是个彻彻底底的疯子。他什么荒唐的事情都敢去做,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嘲讽石冈和己,不过他的这种嘲讽与奎因父子又完全不同,理查德总是借机暗自调侃儿子两句,而御手洗则明着去笑石冈。比如在《龙卧亭事件》中,石冈遇到了麻烦,认为可能自己自身难保了。御手洗给朋友发来邮件,表示如果石冈君真的不幸遇难,后事他会来打理,看得石冈欲哭无泪。   

石冈和己是个没有自信的男人。他的英语不好,所以见到问路的外国人,只好装哑巴,让人误以为他是残障人士。   

在爱情上,石冈更是一个惨到家的衰男。他最爱的女人爱着御手洗,他眼睁睁地看着两人拥抱,看着两人互相给对方加油打气,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咽。   

石冈这样的助手,不妨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在平日的生活里,我们总能遇到一些为人老实、做事很搞笑,却又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好朋友。

如何设定助手的IQ?  

助手是用来衬托侦探的,这是侦探小说的传统模式。上述所说的三位助手中,最有想法的助手是石冈,最笨的是华生。即使助手再聪明,最后做出解答的仍然是侦探。   

衬托侦探的能力很重要。有些作者为了衬托侦探,往往在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上,让所有人都成了傻瓜,唯独侦探一人看穿,这就失去了助手的重要性。试问,侦探既然如此聪明,还要带着一个白痴助手干吗?   

如果你的侦探IQ设定在180,那么助手的IQ绝对不能低于120。有的时候,你也可以让你的侦探犯一些错误,让助手来解开疑惑,这才是助手存在的目的。

如何描写其他配角?  

你可以编,也可以观察周围的人。   

回家的路上看见小偷,不要去观察受害者,这时的受害者统统都非常气愤。你需要观察的是周围的人群,什么人冷漠,什么人想管不敢管,又是什么人最终站出来抓住小偷的。   

你也可以观察你的老师,不要注意他们上课时的样子。你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家长面前对学生的态度和在学生面前的态度是否一致。比如很多老师都有个共同点,在面对成绩差的学生时,他们会表现出对这个学生很失望,认为这学生无药可救了。可是当这些老师面对家长的时候,又经常会说“你家孩子还是蛮聪明的,就是没把聪明用在学习上”……每个老师都不同,但他们有相同的地方,这是需要观察的。   

比如,你要描写一些嫌疑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去观察周围的同学或同事,当班级或公司发生一件与他们有关的事,注意他们的言辞,看看他们是怎么推卸责任的,再看看他们把矛头指向哪一个人。或者,你也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找到答案。举例来说,有位大爷在某条马路被一个公共设备绊倒了,进了医院。谁来解决医药费的问题?记者走访调查,相关人士相互推卸责任,到最后记者不得不私下里和大爷说,“我努力过了,您老认命吧。”   

各位,这些角色就是描写嫌疑人特征的最好素材。把这些人推卸责任的形态写进小说,是多么地生动,多么地令人信服啊!   

如果你要描写一个受害者。首先你就得找到受害者,可是你不可能满大街寻找受害者,更不能让别人变成受害者。这时候怎么办?靠观察,恐怕很难有这样的运气。只有编了,怎么编?只有多看书,看看别的作家是怎么描写那些场景的,看多了不同的文风,通过你自己的领悟,你的描写自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创作推理小说就像创作一个剧本,这场戏的编剧就是你自己。多观察,多看书,把人物性格的基础打好。在什么时候让什么样的角色登场,完全是你自己说了算。

更多相关教程:

浅谈推理小说的诡计

悬疑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

写推理小说百科全书

更多相关经验分享:

https://ibiling.cn/paper?from=csdnmanjpape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