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识】古代音乐知多少

一、五音(五声)

古代五音,也称五声,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古中乐的 “五音” 相当于 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 “fa” 和 “ti”。

唐代时用 “合、四、乙、尺、工” 来表示五音;更早一点则用 “宫、商、角(读 jué 音)、徵(读 zhǐ 音)、羽”。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 “发(fa)” 和 “稀(ti)” 两个音阶的。比如江南小调《茉莉花》和岳飞词的《满江红》,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 “哆、来、咪、索、拉”,全无 “发、稀” 两音。

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 “主”、之 “君”。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以此类推,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

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五音最早的名称见于距今 2600 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 “宫、商、角、徵、羽” 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 “三分损益法”。

五音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特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古代音乐理论和宇宙观念中,五音被看作是宇宙运行的象征,每一个音都与自然界的某种现象或节令相关联。羽音代表冬天,商音代表秋天,角音代表春天,徵音代表夏天。

古代五音与西方音阶对照

古代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对照西方的七音音阶,古中乐的 “五音” 相当于 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 “fa” 和 “ti”。中国古代五音构成的音乐较为缓和、均匀,即使有偏音也只是作为导音,引导性质较强,给人含蓄之感。而西方七声音阶由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组成,半音音阶给人紧张、刺激、尖锐的感觉,音乐行进起来有一种奋进之感。例如,正宗中国古乐曲《茉莉花》《满江红》等,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 “哆、来、咪、索、拉”,全无 “发、稀” 两音。这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审美上的差异,中国文化含蓄内敛,西方文化则较为外向夸张。

唐代五音表示方法

唐代时五音用 “合、四、乙、尺、工” 来表示。在古代音乐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五音的表示方法有所不同。这种表示方法体现了当时的音乐特色和文化氛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音乐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合、四、乙、尺、工” 的表示方法为后人研究唐代音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方式。

五音与五脏相配情况

暂未找到关于五音与五脏相配情况的内容,因此该部分略过。

五音的产生方法三分损益法

在《管子・地员篇》中,记载了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 “宫、商、角、徵、羽” 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 “三分损益法”。它的方法是,先以一条空弦为基础,将其长度三等分,“三分益一”,即增加其三分之一长度,可得出下一个音;“三分损一”,即减少其三分之一长度,可得出再下一个音。通过连续进行损益操作,产生基音之外的四个音。因为这两个操作都要将管长先分成 3 等分,故这个五音产生的操作叫 “三分损益法”。例如,2024 考研艺术类音乐学要点中提到,“三分损益法” 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最初见于距今两千六百余年的春秋时期。

五音的文化内涵

五音的文化内涵特别丰富,涵盖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祭祀、音乐、文学、舞蹈等。在古代音乐中,五音是最具代表性的声音,也是最能影响人们情感的声音。五音的组合和变化构成了古代音乐的曲调,不同的曲调往往有不同的情感表达。五音还被认为与五行相互配合,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五音在古代文学和舞蹈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诗歌是以五音作为基础,如《诗经》和《楚辞》等。古代舞蹈也以五音作为伴奏,可见五音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五音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古代音乐的特色和发展历程,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审美观念。通过对古代五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二、七音(七声)

在古代,七音(七声)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 “七音” 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声音阶是指在八度音程之内,由七个相邻的音所组成的音阶。七音在古代音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

七音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为正声,变徵、变宫为二变。其中,宫相当于现在乐谱中的 do 音;商相当于 re 音;角相当于 mi 音;徵相当于现在乐谱中的 sol 音;羽相当于 la 音。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

在声韵学中,七音分为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等七种发音。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音级,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和变宫,古人把宫、商、角、徵、羽叫作 “五音” 或 “五声”,把变徵和变宫叫作 “二变”,合称 “七声”。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级,也被称为七律,有不同的音阶组织形式。七声还可指五正声加两变声,变声是五正声之外的声的统称。七音在我国古代音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七音具体指哪些音

古代七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其中宫相当于现在乐谱中 do 音;商相当于 re 音;角相当于 mi 音;徵相当于 sol 音;羽相当于 la 音;变徵是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变宫是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在古代音乐中,这七个音构成了丰富的音乐体系。例如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记载:“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陆德明释文明确指出七音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这七个音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共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氛围。

古代七音的调式如何构成

古代七声音阶的构成较为复杂。中国古代七声音阶有多种构成方式。教会音阶盛行于中世纪,其音阶之构成及名称皆渊源于希腊,共有四个正调式:多利安调式(Dorian)D-D';弗利吉安调式(Phrygian)E-E';利地安调式(Lydian)F-F',及米克索利地安调式 G-G'。后来又加上两种正调式是伊欧利安调式(Aeolian)A-A',及爱欧尼安调(Ionian)G-G',后两种为近代大小调音阶的前身。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七声音阶的构成也有其独特之处。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加入两个偏音,就构成了七声调式。五声 + 清角(4)+ 变宫(7)= 清乐调式;五声 + 变徵(#4)+ 变宫(7)= 雅乐调式;五声 + 清角(4)+ 闰(b7)= 燕乐调式。在五声调式中,宫商角徵羽每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所以共有五种五声调式。把宫作为主音叫宫调式,把商作为主音叫商调式,把角作为主音角调式,把徵作为主音叫徵调式,把羽作为主音叫羽调式。五声调式音阶中宫和角之间形成唯一的大三度,这是明确五声调式的主要依据。

古代七音在声韵学中的分类

在声韵学中,宋元等韵学家依据守温字母,将古代七音分为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种发音。如宋代郑樵在撰《七音略》时,就采用七音分类来制等韵图。其中,齿音又分齿头、正齿,舌音又分舌头、舌上,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这些分类经多数韵书沿用,已约定俗成,虽不尽合理,但在讨论古音时,必须懂得它们。例如明宋濂在《<洪武正韵>序》中提到:“人之生也则有声,声出而七音具焉。所谓七音者,牙、舌、唇、齿、喉及舌、齿各半是也。”

古代七音为何被称为七律

古代七音被称为七律,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七声音阶是除五声外加二个变音:变徵、变宫。“二变” 音在音阶中可以有不同位置,七音或七律就产生了不同的音阶组织形式。其次,在音乐理论中,七律通常与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关。例如在律诗中,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也有,称为 “长律” 或 “排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 “出句”,下句称为 “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七言律诗在押韵上也非常严格,通常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 “借韵”。

古代七音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丰富了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声韵学中,七音的分类为研究古代音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七音被称为七律,也体现了古代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总之,古代七音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音乐、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雅乐

定义与起源

定义:雅乐是古代中国宫廷祭祀活动和朝会典礼等场合所使用的正统音乐。它被视为一种正统、典雅、具有高度仪式性的音乐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体现国家的威严和礼仪规范。

起源:雅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它伴随着古代祭祀仪式的产生而出现。在周朝时,雅乐的体系逐渐成熟。周公旦制礼作乐,将雅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工具,通过制定严格的礼仪和音乐规范,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使雅乐成为了 “礼” 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周朝的祭祀天地、祖先以及大型朝会等场合,都必须演奏相应的雅乐。

音乐特点

音律与音阶:雅乐有着严格的音律和音阶规范。通常采用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其音律计算精准。例如,在制作雅乐乐器时,对乐器的音准要求极高,以保证演奏出的音乐符合正统的音律标准。

节奏与速度:节奏平稳、缓慢是雅乐节奏的主要特点。这种缓慢而庄重的节奏能够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与祭祀、典礼等场合的庄重性相契合。在速度方面,雅乐一般不会出现快速的节奏变化,体现出一种沉稳、大气的风格。

乐器使用:雅乐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并且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 “八音” 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每种乐器在雅乐演奏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例如,钟、磬等乐器在雅乐中常常用于营造宏大、庄严的音响效果,而琴、瑟等丝类乐器则用于演奏较为细腻、抒情的旋律部分。

演奏场合与功能

祭祀仪式:在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山川等神灵的仪式中,雅乐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通过演奏雅乐,人们希望能够沟通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祈求保佑的愿望。例如,在天坛祭祀上天的仪式中,雅乐的演奏伴随着各种祭祀程序,如迎神、献祭品等环节,音乐的庄严肃穆能够增强仪式的神圣感。

朝会典礼:在朝廷举行的各种典礼,如皇帝登基、册封大典、外国使节朝见等场合,也会演奏雅乐。这时的雅乐主要起到彰显国家威严、展示皇家气派和礼仪规范的作用。例如,在皇帝的登基大典上,宏大的雅乐声能够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受到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典礼的庄重严肃。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雅乐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封建等级观念和儒家思想。它是封建等级制度在音乐上的体现,不同的礼仪场合、不同等级的人所使用的雅乐在乐器配置、曲目、演奏形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天子祭祀所用的雅乐和诸侯祭祀所用的雅乐在规模和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这体现了 “君君、臣臣” 的等级观念。同时,雅乐也蕴含着儒家 “仁、义、礼、智、信” 的思想,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传播和强化这些道德观念。

历史演变与传承

历史演变:雅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在周朝达到鼎盛之后,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 “礼崩乐坏”,雅乐的正统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在秦汉时期,统治者又开始重视雅乐,对其进行修复和重建。在唐宋时期,雅乐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例如在乐器制作、曲目创作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雅乐逐渐僵化,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传承现状:如今,雅乐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其演奏场合的特殊性和音乐风格的古老性,雅乐的传承需要专业的人才、特殊的乐器和严格的训练。不过,仍有一些文化机构和学者在努力保护和传承雅乐文化,通过复制古代乐器、研究古代乐谱和恢复古代演奏形式等方式,试图让雅乐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其文化价值。

看到这里还是没找到你想要的资料?不妨看看【笔灵ai小说】里的【小说素材库】里有关古代音乐常识的资料。

【小说素材库】:https://ibiling.cn/paper?from=csdnmanjpaper

四、俗乐

定义与范围

定义:俗乐是相对雅乐而言的,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娱乐性音乐。它源于民间生活,更贴近普通百姓的审美情趣和日常生活,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特点。

范围:俗乐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演奏、民间舞蹈音乐,以及在市井、宫廷等场所流行的具有娱乐性质的歌舞伎乐等。例如,民间的劳动号子是俗乐的一种,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呼喊号子来协调动作、减轻疲劳;又如市井中流行的小曲,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百态和情感世界。

音乐特点

旋律与节奏:俗乐的旋律通常比较自由、灵活,不像雅乐那样有着严格的规范。它能够根据情感表达和实际演唱、演奏情况进行变化。在节奏方面,俗乐的节奏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音乐类型和功能而变化。比如民间舞蹈音乐的节奏就比较欢快,以配合舞蹈的动作;而一些叙事性的俗乐节奏则可能会根据情节的发展有所起伏。

歌词内容:俗乐的歌词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内容涉及爱情、劳动、风俗、传说等各个方面。例如,一些爱情题材的俗乐歌词直白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像古代的民间情歌,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恋人间的思念、相会等场景;还有一些反映劳动生活的俗乐歌词,详细地记录了劳动的过程和劳动者的心情。

乐器使用:俗乐使用的乐器也非常广泛,并且比较灵活。它不受 “八音” 之类严格规定的限制。一些简单易携带的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等在俗乐中广泛使用。而且,民间艺人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制作成简易乐器来演奏俗乐。例如,用树叶吹奏旋律,这展现了俗乐在乐器使用上的随意性和创造性。

表演场合与受众

表演场合:俗乐的表演场合多种多样。在民间,它可以出现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乡村集市、婚丧嫁娶等场合。比如在农村的集市上,民间艺人会表演各种俗乐节目来吸引观众;在婚丧嫁娶仪式中,也会有相应的俗乐演奏,为仪式增添氛围。此外,俗乐也会进入宫廷和贵族府邸,成为宫廷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宫廷中的俗乐和民间俗乐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可能会有所调整,以适应宫廷的审美需求。

受众:俗乐的受众主要是普通百姓,由于它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同时,宫廷中的皇族、贵族以及文人墨客等也会欣赏俗乐,他们在享受俗乐带来的娱乐的同时,也会对俗乐进行一些改编和整理,使得俗乐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宫廷文化和文人文化。

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化内涵:俗乐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它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例如,通过民间歌曲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婚姻习俗、节日庆典等文化内容;民间器乐演奏的风格和曲目也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等因素有关。

价值:俗乐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许多民间故事、传说、技艺等都是通过俗乐得以传承下来。而且,俗乐为古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雅乐和文人音乐都是在俗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同时,俗乐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当俗乐在不同地区传播时,也会将当地的文化传播出去,增进文化的融合。

历史演变与影响

历史演变:俗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伴随着民间生活的产生而产生。在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俗乐也在不断演变。从原始社会的简单歌舞,到封建社会的各种成熟的民间音乐形式,俗乐一直都在适应社会的变化。例如,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繁荣,俗乐在唐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如宋词演唱、市井小曲等。在明清时期,俗乐更是蓬勃发展,各种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都是俗乐的重要成果。

影响:俗乐对古代音乐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雅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使雅乐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俗乐的元素进行创新。同时,俗乐也对文人音乐产生了影响,许多文人墨客受到俗乐的启发,创作出了具有民间风格的音乐作品。而且,俗乐的发展也为现代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和古代音乐文化。

五、古代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 “三弄”。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汉宫秋月》: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 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 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

更多相关经验分享:

十二律吕

乐调

节拍

宫调

更多相关经验分享:

https://ibiling.cn/paper?from=csdnmanjpaper

内容概要:《有货App》产品立项说明书详细阐述了有货App的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主要功能及市场分析。有货App隶属于YOHO!集团,起初为潮流杂志,逐渐转型为集媒体、零售、活动于一体的潮流营销平台。其核心定位为时尚穿搭,面向20~39岁追求潮流的年轻群体,提供正品国际潮牌、明星潮牌的一站式购买服务,并设有时尚潮流穿搭社区、正品鉴定和二手买卖平台。市场分析表明,全球潮牌市场呈两位数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增速显著,国潮崛起,95后成消费主力,推动潮牌需求上升。有货App的优势在于丰富的潮牌种类和内容基础,但社区互动少、存在假货现象、物流时效差是其劣势。产品规划分为四个版本迭代,逐步完善电商、正品鉴定、社区互动及二手买卖功能。 适合人群:20~39岁追求时尚穿搭、潮流生活的年轻群体,包括上班族、学生及时尚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满足用户一站式购买全球潮流品牌的需求;②提供时尚潮流穿搭社区,供用户分享交流穿搭心得;③确保用户购买正品,提供专业的正品鉴定服务;④搭建二手交易平台,方便用户出售或购买二手潮牌服饰。 阅读建议:此文档详细介绍了有货App的市场背景、产品定位及功能规划,适合产品经理、市场分析师及相关从业人员阅读,以了解潮牌电商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有货App的竞争策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