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瓶颈,生活中一种下宽上窄的瓶子颈部,瓶内物要倒出瓶外,一般在瓶颈处要么阻塞要么会限流。而“瓶颈”在事业上,一般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
瓶颈出现的时候,大多有以下现象:觉得工作乏味,整日业务都熟悉,代码就是CV,闲着就摸鱼聊天;不知道目前自己技术水平如何,对自己前端知识的掌握程度边界含糊不清;知道该努力学习,想要学习,但不知道从哪入手;知识架构不清晰,无法形成知识网;时常技术焦虑,思维怠惰;
这种情况,就好像高考完,一直笃定的目标突然消失了,整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回想一下那个阶段你是如何度过的,如果你现在依然记得并且在那段日子里学到了东西,那么不妨试试,再找到相同的感觉,重新调整自己,找到学习的动力;如果在高考结束的那段时间内就是荒废的,并且现在遇到瓶颈依然找不到解决办法,那么不妨静下心来,慢慢读下去,在文中,我会提到一些小技巧,助你摆脱现在的困境。
瓶颈原由
为什么会有瓶颈呢?常说 IT 行业是一个时常保持学习的行业,程序员需要有敏锐的新技术嗅觉。都说“30以后年纪大了,学不动了。”如果只是编码的话需要逻辑清晰脑力活跃。其实年龄这个理由只是客观因素,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没错,30岁脑记忆力跟不上年轻的时候也对。但是这只是客观的外界因素。
程序员都应该以30岁为一个标点。30岁的时候学技术不可能还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学习方法。看视频,需要老师教,同学指点。程序员干到30岁应该都有一个自己的技术池了,学习新技术会是一个举一反三的态度。
如果你焦虑,其实归纳起来主要是:在不该安逸的年纪享受着舒适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这不是提倡996,废寝忘食。而是提醒不要混日子,因为混日子,最终会混了自己。在工作业余时间,花在总结技术时间要大过于看直播,玩游戏时间。
技术、学习、心态
技术环节
阅读经典源码,理解思想
武学讲究师从名门,大师指导进步自然快。经典的技术框架都是大师的技术手艺展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指导意义吗?
阅读源码有助于我们学习经典的技术思想和代码编写套路,在我们以后项目中造轮子有思想指导价值。
阅读源码有助于我们更了解技术的实现和脉络,做到知己知彼,在遇到线上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能做到精确定位,比别人技高一筹。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技术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工作多年的你也许已经换了几份工作,每家的技术使用肯定都不一样,排除SSM框架,肯定新家都有上一家公司没用到的技术。
学习新技术,一般都是自己倒腾写个Hello world,但是这样是只能是停留在会用的阶段,只是“知其然”,而我们如果想要走的远必须"知其所以然"。
我认为公司项目中如果使用了一个新技术的时候,趁这个时候有实际项目可以验证,我们应该将该技术熟练掌握,不仅仅包括它的使用API,还要包括原理,源码甚至可能遇到的生产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因为要学的技术实在太多,在接触到他的时候我们就将它融化在自己的技术池中,在以后再见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拿出来使用了,还可以查漏补缺。
例如新手接触到spring框架,我们不要只停留在知道如何配置它,xmL方式配置,注解方式配置等等,我们还要理解他的IOC,以及如何实现的IOC,还有更深点的spring的bean生命周期,理解了bean的声明周期之后我们就可以在项目中使用各种生命周期中的注解和接口来实现自己业务要求,例如@PostConstruct 和 @PreDestroy ,还有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的作用等等。
记录博客
记录博客,我认为是每个技术人员的都应该要做的。其实记录博客并不是为了让别人来崇拜自己。记录博客的最原始目的是为了“温故而知新”和加深理解。
自古有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再好要记得东西那么多,也有遗忘的时候,我们学技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刚开始我们只是会使用,再后来使用越多我们对该技术的理解也越深,有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也许不是“独到的”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记录博客可以收获什么?
1.博客是自己对技术的思考。 2.面试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个笔记来复习。 3.写的好的可以增加自己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4.面试的时候可以起到加分的作用。
未雨绸缪
我们永远不要停留在已掌握的技术中,而应该主动拥抱自己未知的技术。面试的时候也许面试官会找你掌握的技术问,但是你找工作不可能下家用的都是你现在会的技术,未雨绸缪,学习现在市场上一些新出的技术,对你以后职业发展可以提供更宽的道路。
也许你们公司没有使用微服务的架构,但是你自己可以先研究SpringCloud 和 Docker。也许你项目没有使用 Elasticsearch 但是你可以在本地安装并使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勇于挑战新机会
人都是逼出来的,不到危机时刻永远不知道你自己有多大的潜力。不是刚毕业就能当架构师,但是按照上面你都做好了积累,一切准备就绪,待时机成熟的时候要勇于转变自己的职业角色。任何开发的程序员我认为在工作5年左右的时候都可以转变成架构师的角色了,因为只要你认真对待了前面那几年,这时候是可以胜任的,而这时候也差不多正是30岁左右的时候。
学习环节
瓶颈期的表现为:新技术学不动,原技术我都了解且熟练使用,但是都一知半解。工作中游刃有余但是一遇面试就坑坑巴巴。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戳此传送门即可获取完整版的 PDF 哦
- 前端面试分享
前端面试学习笔记
前端全面面试题解析
更多面试题
- 知识输入
JavaScript
性能
更多学习资料
构建知识框架
深陷枯井,身旁一堆材料,不懂得找解决办法,永远无法走出困境。工作1-3年,我们手握大量知识,如何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架构,是一门学问。在面试中,有一个考核点,就是测试应聘人员的知识重构能力,面试官会故意在你说的津津乐道的时候,打断你,岔开话题问你一个问题,几个问题之后,再返回让你继续说,这样做,一来是测试你的临场反应能力,二来是判定应聘者会不会因为在无意识状态下被打断而被激怒,从而判断他的性格,再有就是判定你的复盘重构能力有多强,是真的能重新组织起来还是在背书。
知识架构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结、归纳、丰富、修正都需要自己去做,而我们的大脑最喜欢形象记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写出脑袋看得懂的架构,加深记忆,脑图,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勾画脑图,梳理知识细节,从而在后面,即使离开脑图也能形成画面感。如何划分主题,主要根据当前的认知水平,接触的知识深浅来确定,没有最优的形式,能达到效果,那就是最好的。
心态环节
道家讲:心静则清,心清则明。
越是迷茫困苦,越是要想办法尽快安定下自己的心。不可仰头高瞻,艳羡心会产生自卑和自弃;不可低头俯瞰,优越心会产生浮躁和狭隘;艳羡心、优越心,于自身有百害而无一益,反而增加自身戾气,见强者而心生嫉妒心,视弱者而生蔑视心,如此恶性循环,日积月累,受牵连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了,可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变得为人苛刻,变得敏感,变得争强好胜。
面对瓶颈期
你目前或许只做着枯燥的事情是因为你也不知道除了这些你还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一旦你了解的多了,见识广了,或许你就会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去追逐。这个过程会迷茫会孤独,没有人陪你开黑,更没人拉着你向前。自律终会带给你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