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_二叉树(Binary tree)与堆排序(Heap sorting)

✨✨所属专栏:数据结构✨✨

✨✨作者主页:嶔某✨✨

 树

树的概念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是由n(n>=0)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把它叫做树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棵倒挂的树,也就是说它是根朝上,而叶朝下的。

(1)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

(2)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被分成M(M>0)个互不相交的集合T1、T2、……、Tm,其中每一个集合Ti(1<= i<= m)又是一棵结构与树类似的子树。每棵子树的根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驱,可以有0个或多个后继

(3)因此,树是递归定义的

注意:树形结构中,子树之间不能有交集,否则就不是树形结构

 树的相关名词

结点的度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
叶结点或终端结点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结点; 
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
双亲结点或父结点若一个结点含有子结点,则这个结点称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
孩子结点或子结点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兄弟结点具有相同父结点的结点互称为兄弟结点; 
树的度一棵树中,最大的结点的度称为树的度; 
结点的层次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1层,根的子结点为第2层,以此类推;
树的高度或深度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 
堂兄弟结点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互为堂兄弟;
结点的祖先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
子孙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
森林由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称为森林;

树的表示

树结构相对线性表就比较复杂了,要存储表示起来就比较麻烦了,既然保存值域,也要保存结点和结点之间的关系,实际中树有很多种表示方式如:双亲表示法,孩子表示法、孩子双亲表示法以及孩子兄弟表示法等。我们这里就简单的了解其中最常用的孩子兄弟表示法

typedef int DataType;
struct Node
{
    struct Node* firstChild1;  // 第一个孩子结点
    struct Node* pNextBrother; // 指向其下一个兄弟结点
    DataType data;             // 结点中的数据域
};

 树在实际中的应用

表示文件系统的目录树结构:在我们的windows系统里面,我们有C盘,C盘里面又有许多文件,文件里面又有许多子文件。校长下面有很多院长,院长下面有很多辅导员,辅导员下面又有很多班长。这都是树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叉树

概念

一棵二叉树是结点的一个有限集合,该集合:

1. 或者为空
2. 由一个根结点加上两棵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


从上图可以看出:

1. 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

2.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因此二叉树是有序树

注意:对于任意的二叉树都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复合而成的

 现实中的二叉树

 特殊的二叉树:

1. 满二叉树:一个二叉树,如果每一个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则这个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二叉树的层数为K,且结点总数是 ,则它就是满二叉树。

2. 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于深度为K的,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1至n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要注意的是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二叉树的性质

1. 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1,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个结点.
2. 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1,则深度为h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2^h-1.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如果度为0其叶结点个数为n0 , 度为2的分支结点个数为n2 ,则有n0=n2+1

4. 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1,具有n个结点的满二叉树的深度,h= ln(n+1) (ps:是log以2为底,n+1为对数)
5.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数组顺序对所有结点从0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i的结点有:
(1). 若i>0,i位置结点的双亲序号:(i-1)/2;i=0,i为根结点编号,无双亲结点
(2). 若2i+1<n,左孩子序号:2i+1,2i+1>=n则无左孩子
(3). 若2i+2<n,右孩子序号:2i+2,2i+2>=n则无右孩子

证明性质三 

假设二叉树有N个结点
从总结点数角度考虑:N = n0 + n1 + n2 ①
从边的角度考虑,N个结点的任意二叉树,总共有N-1条边

因为二叉树中每个结点都有双亲,根结点没有双亲,每个节点向上与其双亲之间存在一条边
因此N个结点的二叉树总共有N-1条边
因为度为0的结点没有孩子,故度为0的结点不产生边; 度为1的结点只有一个孩子,故每个度为1的结点产生一条边; 度为2的结点有2个孩子,故每个度为2的结点产生两条边,所以总边数为:
n1+2*n2故从边的角度考虑:N-1 = n1 + 2*n2 ②

结合① 和 ②得:n0 + n1 + n2 = n1 + 2*n2 - 1
即:n0 = n2 + 1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一般可以使用两种结构存储,一种顺序结构,一种链式结构。

1. 顺序存储

顺序结构存储就是使用数组来存储,一般使用数组只适合表示完全二叉树,因为不是完全二叉树会有空间的浪费。而现实中使用中只有堆才会使用数组来存储,关于堆我们后面的章节会专门讲解。二叉树顺序存储在物理上是一个数组,在逻辑上是一颗二叉树。
 2. 链式存储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是指,用链表来表示一棵二叉树,即用链来指示元素的逻辑关系。 通常的方法是链表中每个结点由三个域组成,数据域和左右指针域,左右指针分别用来给出该结点左孩子和右孩子所在的链结点的存储地址 。链式结构又分为二叉链和三叉链,当的初阶数据结构中一般都是二叉链,后面的高阶数据结构如红黑树等会用到三叉链。

typedef int BTDataType;
// 二叉链
struct BinaryTreeNode
{
    struct BinTreeNode* left; // 指向当前结点左孩子
    struct BinTreeNode* right; // 指向当前结点右孩子
    BTDataType data; // 当前结点值域
}
// 三叉链
struct BinaryTreeNode
{
    struct BinTreeNode* parent; // 指向当前结点的双亲
    struct BinTreeNode* left; // 指向当前结点左孩子
    struct BinTreeNode* right; // 指向当前结点右孩子
    BTDataType data; // 当前结点值域
};

 使用二叉树实现堆

二叉树的顺序结构

普通的二叉树是不适合用数组来存储的,因为可能会存在大量的空间浪费。而完全二叉树更适合使用顺序结构存储。现实中我们通常把(一种二叉树)使用顺序结构的数组来存储。

注意:这里的堆和操作系统虚拟进程地址空间中的堆是两回事,一个是数据结构,一个是操作系统中管理内存的一块区域分段。

如果有一个集合K = {k0,k1,k2,……,kn-1}将其完全按照二叉树的顺序储存方式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并满足:ki <= k2*i+1 且 ki <= k2*i+2 (ki >= k2*i+1 且 ki >= k2*i+2) i = 0、1、2……,则成为小堆(大堆)。将根节点最大的堆叫做最大堆或大根堆, 根节点最小的堆叫做最小堆或小根堆。

堆的性质:

(1)堆中某个结点的值总是不大于或不小于其父结点的值;
(2)堆总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堆的实现

堆向下调整算法

现在我们给出一个数组,逻辑上看做一颗完全二叉树。我们通过从根结点开始的向下调整算法可以把它调整成一个小堆。向下调整算法有一个前提:左右子树必须是一个堆,才能调整。

int array[] = {27,15,19,18,28,34,65,49,25,37};

 堆的创建

下面我们给出一个数组,这个数组逻辑上可以看做一颗完全二叉树,但是还不是一个堆,现在我们通过算法,把它构建成一个堆。根结点左右子树不是堆,我们怎么调整呢?这里我们从倒数的第一个非叶子结点的子树开始调整,一直调整到根结点的树,就可以调整成堆

int a[] = {1,5,3,8,7,6};

建堆时间复杂度

因为堆是完全二叉树,而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此处为了简化使用满二叉树来证明(时间复杂度本来看的就是近似值,多几个结点不影响最终结果):
 

因此: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堆的插入

先插入一个数到数组的尾上,再进行向上调整算法,直到满足堆。

堆的删除

删除堆是删除堆顶的数据,将堆顶的数据根最后一个数据一换,然后删除数组最后一个数据,再进行向下调整算法。

堆的代码实现

function/数据结构-堆 · 钦某/c-language-learning - 码云 - 开源中国 (gitee.com)icon-default.png?t=N7T8https://gitee.com/wang-qin928/c-language-learning/tree/master/function/%E6%95%B0%E6%8D%AE%E7%BB%93%E6%9E%84-%E5%A0%86

堆的应用

堆排序

堆排序即利用堆的思想来进行排序,总共分为两个步骤:

1. 建堆
        升序:建大堆
        降序:建小堆

2. 利用堆删除思想来进行排序

建堆和堆删除中都用到了向下调整,因此掌握了向下调整,就可以完成堆排序。

//交换
void Swap(HPDataType* x, HPDataType* y)
{
	HPDataType tmp;
	tmp = *x;
	*x = *y;
	*y = tmp;
}

void AdjustDown(HPDataType* a, int size, 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size)//这里不能像up部分都写到一起!
	{
		if (a[child] > a[child + 1] && child + 1 < size)//&&后面的东西很重要!!!
			child++;
		if (a[parent] > a[child])//child变化之后再判断。
		{
			Swap(&a[parent], &a[child]);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break;
	}
}

void heapsort(int* a,int n)//降序建小堆,升序建大堆
{
	for (int i = (n - 2) / 2; i >= 0; i--)
	{
		AdjustDown(a, n, i);
	}
	int end = n - 1;
	while (end)
	{
		Swap(&a[0], &a[end]);
		AdjustDown(a, end, 0);
		end--;
	}
}

topK问题

function/topK问题 · 钦某/c-language-learning - 码云 - 开源中国 (gitee.com)icon-default.png?t=N7T8https://gitee.com/wang-qin928/c-language-learning/tree/master/function/topK%E9%97%AE%E9%A2%98TOP-K问题:即求数据结合中前K个最大的元素或者最小的元素,一般情况下数据量都比较大。
比如:专业前10名、世界500强、富豪榜、游戏中前100的活跃玩家等。

对于Top-K问题,能想到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排序,但是:如果数据量非常大,排序就不太可取了(可能数据都不能一下子全部加载到内存中)。最佳的方式就是用堆来解决,基本思路如下:

1. 用数据集合中前K个元素来建堆
前k个最大的元素,则建小堆
前k个最小的元素,则建大堆

2. 用剩余的N-K个元素依次与堆顶元素来比较,不满足则替换堆顶元素
将剩余N-K个元素依次与堆顶元素比完之后,堆中剩余的K个元素就是所求的前K个最小或者最大的元素。

本期博客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有什么错误,欢迎指出,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谢谢! 

  • 46
    点赞
  • 4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嶔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