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简单背景
- 宏观经济,就是在宏观范畴以全局视角观察经济现象,分析其中的经济总量。范围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 微观经济,微观个体之间供需关系、交易关系,核心反映的市场的价格理论。
-
微观经济学时期
-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
- 萨伊: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
-
宏观经济学开端
- 凯恩斯:需求决定供给,主张政府干预(投资,货币政策)
-
宏观经济分析及关键指标
-
G D P = Y = C + I + G + ( X − M ) GDP=Y=C+I+G+(X-M) GDP=Y=C+I+G+(X−M)
- GDP:国内生产总值
- Y:国民收入
- C:消费
- I:投资
- G:政府购买
- X:出口
- M:进口
1、收入法(要素成本法):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来计算GDP
2、生产法:把所有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来计算GDP。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国民收入决定方程
-
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ΔC和增加的收入ΔY之间的比率
M P C = Δ C / Δ Y MPC=ΔC/ΔY MPC=ΔC/ΔY
-
国民收入决定方程:消费函数: C = α + β Y C=α+βY C=α+βY,C表示总消费,Y表示收入,α表示自主消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C,取值范围为0<β<1。
带入GDP,不考虑净出口: Y = α + β Y + I + G Y=α+βY+I+G Y=α+βY+I+G → Y = α + I + G 1 − β Y=\frac{α+I+G}{1-β} Y=1−βα+I+G
-
-
资本边际效益递减——IS曲线。
-
资本边际效率,指的是预期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
投资函数 I = e − d r I=e-dr I=e−dr,I为投资量,e为自主投资,d为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r表示利率。
-
代入GDP公式: Y = α + β Y + e − d r + G Y=α+βY+e-dr+G Y=α+βY+e−dr+G → Y = α + e − d r + G 1 − β Y=\frac{\alpha +e-dr+G}{1-\beta} Y=1−βα+e−dr+G
-
IS曲线
-
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对应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I和存储S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均衡,也因此称为IS曲线
-
-
流动性偏好——LM曲线
-
流动性偏好
- 人们愿意持有货币L(或存款)的动机。
- 动机有三种:
- 交易动机:个人或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 预防动机:预防意外的发生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
- 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某一可能快速盈利的投资机会。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用L1表示,并与收入Y成正比: L 1 = k Y L1=kY L1=kY,而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L2取决于利率r, L 2 = − h r L2=-hr L2=−hr ,h为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负号表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变动存在反向变化关系。
总的货币需求为: L = L 1 + L 2 = k Y − h r L=L1+L2=kY-hr L=L1+L2=kY−hr
-
LM曲线
假设央行发行货币量M(在短期内可以理解为一个常数),以能够使得货币市场均衡L=M: L = M L=M L=M → M = k Y − h r M=kY-hr M=kY−hr → Y = M k + h r k Y=\frac{M}{k}+\frac{hr}{k} Y=kM+khr
- 上图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是相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