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水02】3D-FPGA技术-FPGA的一大发展趋势 #FPGA #芯片制程工艺 #SSI技术 #EMIB技术 #FPGA异构

吹水系列,概括一下FPGA的前沿技术,新时代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一下也好跟同事吹牛皮,其实没啥大用,闲着写写就当开拓思维了

1.传统FPGA架构的缺陷

        在制造FPGA芯片时,随着单个硅片面积的增大,其工艺良品率会急速下降,这便是FPGA发想要进一步增加集成度与性能时所面临的问题。

        如上一篇文章所言,在制程工艺发展几近极限的今天,各大厂商都转向致力于FPGA芯片架构的创新,以延续摩尔定律;然而无论提出如何新颖的观点,晶体管集成度的增加仍然是FPGA发展的绝对需求;由于单个晶体管的尺寸已经很难减少,增加硅片面积自然就成为了增加芯片集成度的最佳方法。

        然而增加芯片面积也会有更高的工艺需求,这就导致硅片上芯片的良品率难以保障。例如,对于早期的芯片工艺,当硅片面积为1.5cm^2时,该硅片上的芯片良率大概有22%,可当硅片面积扩充四倍即6cm^2时,良率就只剩下0.25%了。也就是说,4个独立的1.5cm^2硅片与1个统一的6cm^2硅片并不一致,虽然它们的总面积相同,但其能生产出来的合格芯片数量却大相径庭。

        因此要想提高FPGA芯片集成度,则既要增加硅片总面积,又要减小单个硅片面积以保证良品率,人们自然想到的办法便是化整为零,将许多小面积硅片互联起来从而提高FPGA芯片集成度,这就是所谓的3D FPGA技术。

2. 3D-FPGA技术

        现今的3D-FPGA技术并不是“真3D”,其电路元器件并非是在三维空间中排列,布线也只是局限在一个二维平面之内;这个“3D”并不是几何概念,而是一个集合概念:例如对于传统的2D-FPGA,其芯片上各个元器件均在一个“位面”之内,它们可以通过这个“位面”之内的电线相连接;而对于3D-FPGA来说,FPGA上的元器件可能不在一个“位面”内,它们之间可能需要类似于“虫洞”这样连接不同“位面”的电线相沟通;这里“虫洞”就相当于连接不同硅片的电线。简单示意图如下

        如图所示,3D-FPGA技术将FPGA硅片分割成若干份,再使用大量连线将其互相连接。虽然这些连线可以实现片间的沟通,但是为了避免这类通信所带来的延时问题,设计者们也会尽可能的将具备相同功能的FPGA块布置在一个硅片之上,避免片间的频繁通信。

        当然这样的“伪3D”技术只是一种过渡,人们对电路元件呈三维空间排列的“真3D”技术也有所建树。例如2019年Intel发布的Foveros封装技术,并已应用于其CPU芯片上,所以“真3D”FPGA的出现也不会太远了。

3.Xilinx的SSI技术

        3.1 SSI技术原理

        SSI(堆叠硅片互联)是Xilinx(已被AMD收购)的3D-FPGA解决方案。其技术示意图如下:

 

        如图SSI技术在FPGA硅片与基底之间加了一层硅中阶层,再刻蚀电路将不同FPGA块连接起来;由于这一层只需要做简单的连线,因此不需要十分精密的工艺,如图该工程只采用了65nm制程。

        3.2 SSI技术优缺点

        SSI技术十分适用于对新一代制程工艺的跟进迭代。每当新一代制程工艺问世时,此时的工艺并不成熟,很难保证良率合格;此时SSI技术可以提高良率,克服工艺早期的缺陷,从而更快的跟进迭代,迅速抢占市场。

        然而它的缺点也很突出,这由它的结构所决定。片间连线造成的延时会降低芯片的性能,稳定性与开发容易度;此外,FPGA不同功能块的分离,可能会在一些应用中显著影响到工程的性能,同时增加了开发者的开发难度与开发工具的适配难度。

        因此SSI能够快速迭代技术,但在开发中可能需要额外考虑芯片的划分布局,方能充分利用新制程的优势。

4.Intel的EMIB技术及FPGA异构化趋势

        4.1 EMIB技术原理

        EMIB(嵌入式多硅片互联桥接)技术是Intel公司的3D-FPGA技术。不同于SSI技术引入硅中介层统一实现硅片间的互联,EMIB技术在各个硅片之间直接进行连接,这大大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如图将SSI与EMIB技术相比较,EMIB省去了硅中介层的引入,直接在基底中实现各硅片I/O的连接,即硅桥(Silicon Bridge)。

        

        4.2 EMIB技术特点

        从图上可以看出,EMIB一方面规避了中介层的引入,从而避免了信号通过硅中介层产生的延时;另一方面省去了在中介层的大量布局走线,大大减少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这项技术在制程工艺成熟之后,呈现出了比较大的优势。

        4.3 FPGA异构与EMIB的应用

        所谓异构,即多种大型处理器,如FPGA,CPU,ARM,DSP,AI引擎等,集成于一个系统,充分利用各大型处理器优势的技术,这是集成电路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

        而对于这个趋势,各个大型处理器之间的连接与协同便是该技术的关键。EMIB不仅可以应用于FPGA各子模块的连接,同时也能应用于FPGA与其他电路的连接。如图所示,这是Intel的Stratix10系列FPGA结构图,FPGA通过EMIB技术与其它处理器相连接协同工作。

        

        4.4 EMIB技术的缺陷

        相较于SSI技术的优势,EMIB在每代工艺发布初期时,由于良率低的缘故,很难及时跟进先进技术,从而在技术革新的早期不具备优势。此外,EMIB两端的器件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FPGA与HBM的收发器电气特性和制作工艺有所差别,这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两端发热不均等。       

5.总结与预告

        这一篇文章我们探讨了传统FPGA架构在提升集成度和性能时的工艺瓶颈,从而详细介绍了3D-FPGA技术的发展。我们重点分析了Xilinx的SSI和Intel的EMIB技术,SSI通过硅中阶层实现互联,适合快速迭代但存在性能和开发难度问题;EMIB则直接互联,简化设计并支持异构集成,但在工艺初期良率较低。除此之外,我们着重强调了FPGA异构化趋势及其在未来集成电路发展中的重要性。

        3D-FPGA是FPGA发展的一大方向,而另一大方向便是”异构化“。下一篇我们将了解XIlinx和Intel最先进的FPGA芯片架构:ACAP与Agilex,从这两种芯片中我们能看到”异构化“趋势的现实依据,以及未来FPGA开发方式的变革方向。

<think>好的,用户想详细了解EMIB技术及其在芯片封装中的应用。我需要先回忆一下EMIB的基本概念。EMIB全称是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是英特尔开发的一种2.5D封装技术,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的芯片模块。根据引用[3]提到的,Chiplet设计和异质集成封装是关键,而EMIB应该属于其中的一种封装方法。 接下来,要解释EMIB的工作原理。EMIB通过在基板中嵌入硅桥,实现芯片间的高密度互连。相比传统的封装技术,EMIB不需要中介层,这可能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需要提到它如何支持异构集成,比如将CPU、GPU、内存等不同工艺芯片整合在一起,这符合引用[3]中提到的分解大型SoC并集成异构技术的观点。 然后,技术特点部分需要强调高密度互连、低功耗和设计灵活性。高密度互连是因为硅桥的微凸块间距更小,提升带宽。低功耗可能是因为更短的连接减少了信号衰减。设计灵活性则允许不同工艺节点的芯粒组合,这和用户提供的引用[1]中提到的拆解大芯片为小芯粒的方法论相关。 应用案例方面,英特尔的Agilex FPGA系列使用了EMIB,特别是Agilex-M,如引用[2]提到的,专门优化存储,可能通过EMIB集成高速存储器。另一个例子是Ponte Vecchio GPU,结合了多种技术,展示EMIB在HPC中的应用。 对比其他封装技术时,需要提到TSMC的CoWoS和InFO。EMIB相比CoWoS不需要硅中介层,成本更低,但互连密度可能稍低。这可能帮助用户理解不同技术的优劣。 最后,未来发展趋势部分要联系引用[3]的结论,说明EMIB在推动摩尔定律延续和异构集成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技术3D封装的结合可能性。 在生成问题时,需围绕用户可能的兴趣点,比如EMIB与其他技术的对比、实际应用案例、优缺点以及未来方向。需要确保问题覆盖技术细节和应用场景,帮助用户深入理解。</think>### EMIB技术详解 #### 一、技术背景 EMIB(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是英特尔开发的2.5D封装技术,主要用于实现**芯粒(Chiplet)间的高密度互连**。该技术通过将硅桥嵌入有机基板中,解决了传统封装中互连密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支持异构芯片集成[^3]。 #### 二、工作原理 1. **硅桥嵌入基板** 在封装基板的特定位置嵌入微型硅片(桥接器),硅片上集成高密度布线层,间距可达到$<50\ \mu m$,远高于传统基板的$100\ \mu m$。 2. **异构芯片互联** 不同功能的芯粒(如CPU、GPU、IO单元)通过微凸块(microbump)直接连接到硅桥,实现高速通信。例如: $$ \text{互连密度} \propto \frac{1}{\text{凸块间距}^2} $$ 3. **无中介层设计** 相比传统2.5D封装(如CoWoS)需要硅中介层,EMIB仅局部使用硅桥,降低了成本和复杂度[^1]。 #### 三、技术特点 | 特性 | 说明 | |---------------------|----------------------------------------------------------------------| | **高密度互连** | 硅桥布线密度可达$1000\ \text{I/O}/\text{mm}^2$,支持TB/s级带宽 | | **低功耗** | 短距离互连降低信号衰减,功耗比传统封装降低30% | | **异构集成能力** | 支持不同工艺节点(如10nm CPU + 14nm IO)的芯片混合封装 | #### 四、典型应用 1. **Agilex FPGA系列** 在Agilex-M FPGA中,EMIB用于连接FPGA核心与HBM存储器堆栈,实现$4.1\ \text{TB/s}$的存储带宽(引用[2]中的高性能存储优化场景)[^2]。 2. **Ponte Vecchio GPU** 集成47个芯粒,通过EMIB连接计算单元、缓存和HBM,支持AI/高性能计算: ```plaintext CPU芯粒 → EMIB → HBM芯粒 → EMIB → IO芯粒 ``` #### 五、技术对比 | 技术 | 互连密度 | 成本 | 适用场景 | |------------|-----------|-------|-----------------------| | **EMIB** | 高 | 中 | 多芯粒异构集成 | | **CoWoS** | 极高 | 高 | 超大规模HBM集成 | | **InFO** | 中 | 低 | 移动设备SoC封装 | #### 六、未来趋势 随着Chiplet技术的发展,EMIB将与以下技术结合: 1. **3D堆叠封装**:在垂直方向扩展互连密度 2. **光互连集成**:解决长距离互连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3. **标准化接口**:推动UCIe等通用芯粒互连协议落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