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实现:
第一种:
int main() {
int a = 1;
char* p = (char*) & a;//char* -- 访问一个字节(第一个地址)
if (*p == 1)
{
printf("小端\n");
}
else
{
printf("大端\n");
}
return 0;
}
代码解析:
- 定义整型变量
a
并赋值为 1。 - 将整型变量
a
的地址强制转换为字符指针p
。在32位系统中,一个整型变量占用4个字节,因此p
现在指向a
的第一个字节。 - 判断
*p
是否等于1。如果等于1,则说明计算机是小端模式;否则则是大端模式。
第二种:
// 定义一个名为 chaeck_sys 的函数,用于检测系统的小端/大端属性。
int chaeck_sys() {
int a = 1; //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 a,并将其初始化为 1。
char* p = (char*)&a; // 将整型变量 a 的地址强制转换为字符指针 p。
// 检查 *p 是否等于 1。如果是,则说明计算机是小端模式;否则则是大端模式。
if (*p == 1)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int main() {
// 调用 chaeck_sys 函数并获取返回值。
int ret = chaeck_sys();
// 根据返回值输出结果。
if (ret == 1) {
printf("小端\n");
} else {
printf("大端\n");
}
return 0;
}
代码解析:注释写的很清楚
第二种优化:
// 定义一个名为 chaeck_sys 的函数,用于检测系统的小端/大端属性。
int chaeck_sys() {
int a = 1; //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 a,并将其初始化为 1。
return *(int*)&a; // 将整型变量 a 的地址强制转换为整型指针并返回它的值。
}
int main() {
// 调用 chaeck_sys 函数并获取返回值。
int ret = chaeck_sys();
// 根据返回值输出结果。
if (ret == 1) {
printf("小端\n");
} else {
printf("大端\n");
}
return 0;
}
大端和小端的存储方式:
- 在小端模式下,数值的低位字节存储在内存的低地址处,高位字节存储在高地址处。
- 在大端模式下,数值的高位字节存储在内存的低地址处,低位字节存储在高地址处。
这个程序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将一个整数赋值给一个变量时,该整数的所有字节都会被存储到该变量所占的内存空间中。然后通过检查这些字节在内存中的顺序,我们可以确定计算机使用的是哪种字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