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童感冒后一直哭闹着说耳朵疼,家人送其就医,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孩子的耳朵里堵了一块硬得像水泥的巨型耳屎。
医生表示,孩子之所以耳朵疼,是因为耳屎长期堵住耳道,再加上感冒,引发了中耳炎。
若再不处理,很可能会造成孩子耳聋、诱发脑膜炎,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为了治好孩子的中耳炎,医生首先要清理耳朵,但由于耳屎量多又坚硬,只能进行全麻手术。
孩子妈妈表示:
以前经常听家里的长辈说,孩子的耳屎不能掏。所以自孩子出生以来,就几乎没清理过孩子的耳屎。早知如此,当初不管怎样都要定期给孩子清理耳屎了。
但医生这时却告诉妈妈,孩子的耳屎的确不能随便掏,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
看到这,相信有很多家长开始纠结了,那孩子耳朵里的耳屎到底能不能掏?到底该怎么掏......今天小编就来科普一下。
01
给孩子掏耳屎,一定要慎重
一般来说,孩子3岁前有耳屎是很正常的,但并不需要经常刻意的去清理。
不仅如此,耳屎的存在,对孩子来说还是一种保护。
它能够防止耳道表面保护层被破坏,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细菌进入耳道内部,通常孩子在咀嚼、张口、打哈欠和蹦跳等动作时,也会自行排出耳屎。
经常给孩子掏耳朵,除了让孩子少了耳屎对耳朵的有效保护,有刺伤鼓膜的风险外,还容易损伤孩子外耳道的保护膜,留下耳道湿疹的隐患。
但家长还是要注意警惕,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带孩子及时去就医。
☞ 孩子耳内明显有炎症,感到有异物或声响; ☞ 耳朵不舒服、闷痛甚至头疼; ☞ 有黄色或者白色的液体流出; ☞ 听力明显下降。
02
在家给孩子掏耳屎的正确方法
大部分情况下,宝宝的耳屎不能乱掏,如果家长实在想清理,也得讲究方法。
整体的原则就是:偶尔清洁一下即可,清洁范围仅限于耳朵外侧及耳洞口,清洁对象仅限于眼睛能看到的耳屎。
耳廓内的耳屎:用清洁的棉签或毛巾把耳廓内的耳屎弄出来即可。宝爸宝妈们千万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往耳内伸了。
0363
外耳道的耳屎:取外耳道的硬耳屎,最好由医生完成,毕竟宝宝还小且好动,清理起来没把握。去医院前,可以先使用软化耳屎的滴耳液,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
★滴耳液的使用方法:
1.让宝宝将头歪向一边或侧卧床上,将耳廓向下和向后拉伸以打开耳道。
2.将药液滴进耳内,并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3~5次以助药液流入耳内;每天一次,每次1~2滴,滴药后保持侧卧至少5分钟,连续使用5天。
3. 待硬结的耳屎软化后,请医生帮忙取出。给孩子滴耳的频率不能太高,最多 3 个月滴一次。
03
常见的3种伤耳习惯
除了常规耳朵的清理之外,还有很多错误用耳的习惯,正在损伤孩子的耳朵......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喜欢带娃到游乐园玩,或者买能发出声音的玩具。但是,在这种噪音很大的环境中,会对孩子的耳膜形成一定的冲击,久而久之,听力自然受到影响。
宝宝感冒流鼻涕时,很多宝妈会用两个手指捏住宝宝两侧的鼻翼,让宝宝用力将鼻涕擤出。然而这样做受伤的往往不是孩子的鼻子,而是耳朵。
因为鼻子和周围的器官是连通的,用这种方法帮孩子擤鼻时,鼻腔的病菌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耳咽管侵入鼓室,轻则引起暂时性耳堵塞,重则导致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正确做法:给孩子擤鼻涕时,让孩子的身体稍微前倾,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另一侧鼻孔也用同样的方法。
有的家长在孩子打喷嚏的时候会让他憋住喷嚏,或者捂住孩子的鼻子和嘴巴,但是这样做也会影响孩子的耳朵健康。
人的咽部与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能够维护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
打喷嚏的时候如果捂紧嘴和鼻子,就会使孩子的鼻部压力增高。此时,细菌、病毒就容易随着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正确做法:如果是为了预防细菌在空气中扩散,可以教孩子打喷嚏时,不要将鼻子和嘴捂得太紧,保证气流的流通。
耳朵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它功能复杂、又很容易因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所以,爸爸妈妈们平时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耳朵健康,定期给孩子的耳朵做检查,并教给他们良好的用耳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