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B:
RDB 快照就是记录某一个瞬间的内存数据,记录的是实际数据,在 Redis 恢复数据时, RDB 恢复数据的效率会比 AOF 高些,因为直接将 RDB 文件读入内存就可以,不需要像 AOF 那样还需要额外执行操作命令的步骤才能恢复数据。
Redis 提供了两个命令来生成 RDB 文件,分别是 save 和 bgsave,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主线程」里执行:
- 执行了 save 命令,就会在主线程生成 RDB 文件,由于和执行操作命令在同一个线程,所以如果写入 RDB 文件的时间太长,会阻塞主线程;
- 执行了 bgsave 命令,会创建一个子进程来生成 RDB 文件,这样可以避免主线程的阻塞;
bgsave与AOF一致,fork()子进程,采用写时复制技术,bgsave过程中新产生的数据是无法被RDB的,只能交给下次RDB
其它RDB时机:
- Redis停机时会执行一次RDB
- Redis内部有触发RDB的机制,在redis.conf文件中,如: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代表900秒内至少有1个key被修改,则rdb一次,300秒内有100个key被修改,rdb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