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学中用来模拟现实物理系统的一门学科,它利用电子器件和电路来模拟各种物理现象和系统。
模拟电子线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础、放大器基础、放大器中的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功率放大器和直流电源等。
在实际应用中,模拟电子线路常被用来实现各种信号处理功能,如放大、滤波、运算、比较等,以及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声音等)的测量和控制。并了解电路分析、半导体器件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测量技术、电路设计等。
其中,共射极基本放大器是模拟电子线路中的一种基本放大电路,它由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本文章主要是对共射极基本放大器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首先要了解共射极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一、共发射极放大器配置
如下图所示,晶体管的发射极对于输入和输出信号是公共的,PNP晶体管的布置相同,但是偏压与NPN晶体管相反。
二、共射放大器原理
下图电路显示了共射极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由分压器偏置组成,用于提供基极偏置电压。分压器偏置有一个带有2个电阻的分压器,连接的中点用于提供基极偏置电压。
共射极放大电路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元件,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1、偏置电路/分压器
电阻 R1、R2 和 RE 用于构成电压偏置和稳定电路。其中,R1用于正向偏置,R2用于产生偏置,RE用于热稳定性。
偏置电路需要建立适当的工作Q点,否则,信号的负半周期的一部分可能会在输出中被截止。
2、输入电容(C1)
电容 C1用于将信号耦合到BJT的基极端子。如果不存在,信号源电阻 Rs 将遇到 R2,从而改变偏置。C1 仅允许交流信号流动,但将信号源与 R2 隔离。
3、发射极旁路电容(CE)
发射极旁路电容CE 与 RE 并联使用,为放大的交流信号提供低电抗路径。如果不使用它,则经过 RE 的放大交流信号将在其两端产生压降,从而降低输出电压。
4、耦合电容 (C2)
耦合电容 C2 将一级放大耦合到下一级。该技术用于隔离两个耦合电路的直流偏置设置。
5、共射放大器电路电流
基极电流 iB = IB +ib
IB = 无信号时的直流基极电流。
ib = 应用交流信号时的交流基极,iB = 总基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 iC = IC+ic
iC = 总集电极电流。
IC = 零信号集电极电流。
ic = 应用交流信号时的交流集电极电流。
发射极电流 iE = IE + ie
IE = 零信号发射极电流。
Ie = 应用交流信号时的交流发射极电流。
iE = 总发射极电流
上面所示的单级共发射极放大器电路使用的是“分压器偏置”。这种类型的偏置布置使用两个电阻作为电源上的分压器网络,其中心点向晶体管提供所需的基极偏置电压。分压器偏置常用于双极晶体管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种晶体管偏置方法通过将基极偏置保持在恒定的稳定电压电平,从而实现最佳稳定性,从而大大减少了变化 β 的影响。
静态基极电压 ( Vb ) 由两个电阻 R1、R2 和电源电压 Vcc 形成的分压器网络决定,如上图所示,流过两个电阻的电流。
那么总电阻 RT 将等于R1 + R2,电流为 i = Vcc/R T。电阻 R1 和 R2 结点处产生的电压电平将基极电压 ( Vb ) 保持在低于电源电压的恒定值。
共发射极放大器电路中使用的分压器网络按电阻的比例对电源电压进行分压。使用以下简单的分压器公式可以轻松计算该偏置参考电压:
6、晶体管偏置电压
由于电源电压相同,( Vcc ) 也决定了晶体管完全“导通”(饱和)时的最大集电极电流Ic , Vce = 0。晶体管的基极电流 Ib 由集电极电流Ic和晶体管的直流电流增益 β 求得。
7、β(直流电流增益)
β值计算
晶体管的 β 值(有时在数据表中称为hFE)定义了晶体管在共发射极配置中的正向电流增益。β 是晶体管在制造过程中内置的电气参数。 β (h FE ) 没有单位,因为它是两个电流Ic和Ib的固定比率,因此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将导致集电极电流的较大变化。
三、共射放大器图解
1、交流等效电路图
共射极放大器电路交流分析的第一步是:将所有直流源降为0,并短路所有电容来绘制交流等效电路。下图为交流等效电路。
共射极放大器电路交流等效电路
交流分析的下一步是用h参数模型替换交流等效电路中的晶体管来绘制h参数电路。下图显示了共射电路的 h 参数等效电路。
四、共射放大器特性
1、电压增益
其中β是晶体管电流增益,hie是共发射极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入电阻。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异相 180°。
2、电流增益
电流增益 A i约为
同样,负号表示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反转。
3、功率增益
功率增益 A p就是电流增益和电压增益的乘积:
功率增益不包括信号源中或将输出信号传输到除RL之外的负载时的功率损耗。只是R L中消耗的信号功率 与晶体管输入电阻 h ie 中消耗的信号功率之比。
4、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Rin为
5、输出电阻
输出电阻 Rout 可以通过以下方程:
其中 hoe 是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导。如该等式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阻R out是作为电源的晶体管向负载R L呈现的电阻。从连接到输出端子v ce的设备来看,整个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电阻 实际上是与R L并联的Rout。
因此,共发射极放大器具有电压增益、电流增益、输入信号反相、低输入电阻和高输出电阻的特性。
五、共射放大器计算方法
共射放大器计算案例
问题:确定晶体管放大器电路中合理的电阻值。
解析:首先,从晶体管的集电极特性曲线中选择所需的静态点。根据特性进行评估或在数据表中查找β、hie和hoe的值。
假设在所需的静态点(IC = 1 mA,UCE = 5 V), β = 55,h ie = 2720 Ω, ho oe = 14 μS。
选择RL _根据增益要求和阻抗匹配,电流增益较高,电压增益适中,输出阻抗适中。
对于本例,RL = 25 kΩ。RB 应大于h ie以防止通过偏置分压器损失过多的信号。因此,选择 RB = 25 kΩ。为了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请选择 R E = R B /5 = 5 kΩ。所需的直流电源电压为(假设I E ≐ I C) 偏置电压UBB应等于基极电压加上电压降 IBRB。UBB 因而为
其中,对于硅晶体管, UBE = 0.7。UBB 也可以计算为
R B1和 R B2 的并联组合是R B:
求解偏置电阻的前面两个联立方程, R B1 = 142 kΩ 和 R B2 = 30.3 kΩ。先前导出的晶体管放大器电压和电流增益公式也适用于该电路。放大器输出电阻为 1/ hoe与 R L并联。放大器输入电阻 与R B并联。
注意:通过分压器R B1、 R B2的电流应至少为10 × I B。在我们的例子中,电流通过R B2
以上就是关于共射放大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