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稳态法测比热导热系数
一、单选题 共 9 小题 共 45 分 得 45 分
1. (5分)下面哪个不是本实验中的实验仪器(C)
A. 实验仪
B. 杜瓦瓶 (保温杯)
C. 水银温度计
D. 加热样品(玻璃)
2. (5分)本实验被称为“准稳态法”的原因是(D)
A. 温度在不断变化
B. 通过温度差来计算导热比热系数
C. 温度满足热传导方程
D. 温度在升高但升高速率保持恒定
3. (5分)在导热系数公式中不包含的量是(B)
A. 热流密度
B. 样品的电阻
C. 中心面和加热面之间的温度差
D. 样品的厚度
4. (5分)在比热公式中不包含的量是(C)
A. 中心面和加热面的升温速率
B. 样品的密度
C. 中心面和加热面之间的温度差
D. 样品的厚度
5. (5分)本次实验中的公式推导用到了(B)
A. 待定系数法
B. 变量代换法
C. 互补法
D. 拉格朗日法
6. (5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D)
A. 加热单一导体,其两端会产生电势差
B. 加热两不同并联导体的中间,其两端会产生电势差
C. 加热两相同并联导体的两端,其中间会产生电势差
D. 加热两不同并联导体的两端,其中间会产生电势差
7. (5分)本实验中两侧使用绝热材料的原因是(A)
A. 为了使热流密度为功率密度的一半
B. 为了使热流密度等于功率密度
C. 为了使热电偶测量准确
D. 为了保证加热均匀
8. (5分)实验中用两块而不是一块有机玻璃的原因是(A)
A. 保持中心面的热流密度为0(边条件),便于计算
B. 两块的厚度大一倍,误差小
C. 两块玻璃压力更大
D. 两块玻璃更容易夹紧热电偶丝
9. (5分)下面哪个连线方法是错误的(B)
A. 样品中心面的正端连到实验仪(主机)的中心面正端
B. 样品中心面的负端连到实验仪(主机)的中心面负端
C. 样品中心面的负端连到保温杯的负端
D. 样品加热面的正端连到实验仪(主机)的加热面正端
二、多选题 共 5 小题 共 30 分 得 30 分
1. (6分)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ABCD)
A. 了解准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原理
B. 了解准稳态法测量比热的原理
C. 用准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
D. 学习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6分)该实验中直接测量的两个量是(AB)
A. 中心面的热电势(差)
B. 加热面的热电势(差)
C. 中心面和加热面之间的温度差
D. 中心面和加热面之间的热电势之差
3. (6分)该实验中要参与计算的两个量是(AD)
A. 中心面或加热面的升温速率(的平均值)
B. 杜瓦瓶中水的温度
C. 热电偶的阻值
D. 加热面和中心面之间的温度差(的平均值)
4. (6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热电偶一定要有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构成
B. 实验中所测得的电势要转化为温度
C. 本实验中热电偶温度差与电势差之间基本成线性关系
D. 热电偶中间接上理想电压表不影响温度差
5. (6分)达到准稳态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D)
A. 试件中各处的升温速率是相同的
B. 试件中各处的温度是相同的
C. 中心面沿导热方向温度梯度为零
D. 试件中沿导热方向有热流流动
三、判断题 共 5 小题 共 25 分 得 25 分
1. (5分)实验中需要知道保温杯(杜瓦瓶)中的水的温度
答案:×
2. (5分)实验中有两对热电偶
答案:√
3. (5分)实验中要读取玻璃样品的电阻值
答案:√
4. (5分)实验数据处理时可以用逐差法
答案:√
5. (5分)实验数据处理时计算的是稳定后的数值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