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率和平均访问时间是评价存储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以下是对这两个指标的详细解释和计算方法:
一、命中率计算
命中率(Hit Ratio)是指在访问存储系统时,从缓存(Cache)中成功读取数据的次数占总读取次数的比率。命中率越高,说明缓存的利用效率越高,系统的性能也越好。
命中率计算公式为:
命中率 = (从缓存中读取次数 / 总读取次数)× 100%
其中,总读取次数 = 从缓存中读取次数 + 从慢速设备上读取次数(如主存)。
例如,如果系统从缓存中读取了1000次,而从主存中读取了200次,那么总读取次数为1200次,命中率为(1000/1200)× 100% ≈ 83.33%。
二、平均访问时间计算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从发出读写请求到数据实际被访问(或从存储体中读出、写入存储体)所需要的时间。它通常包括寻道时间、等待时间和数据传输时间等。
在缓存系统中,平均访问时间可以表示为:
t_ave = α × t_c + (1 - α) × (t_c + t_m)
或者简化为:
t_ave = t_c + (1 - α) × t_m
其中:
- t_ave:平均访问时间
- α:命中率
- t_c:缓存访问时间(命中时间)
- t_m:主存访问时间(缺失惩罚)
这个公式表明,平均访问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命中时从缓存中读取数据的时间(α × t_c),另一部分是未命中时从主存中读取数据的时间((1 - α) × (t_c + t_m))。但由于未命中时仍然需要访问缓存(尽管缓存中没有所需数据),因此未命中情况下的时间实际上包括了一个额外的缓存访问时间t_c和主存访问时间t_m。但在简化公式中,由于未命中时缓存访问时间相对于主存访问时间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通常将其省略。
例如,假设缓存访问时间为1ns,主存访问时间为40ns,命中率为95%,则平均访问时间为:
t_ave = 1ns + (1 - 0.95) × 40ns = 1ns + 0.05 × 40ns = 1ns + 2ns = 3ns
综上所述,命中率和平均访问时间是评价存储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优化缓存策略、提高命中率以及减少主存访问时间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