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构建微服务架构:消息驱动的微服务(核心概念)【Dalston版】(1)

总结:心得体会

既然选择这个行业,选择了做一个程序员,也就明白只有不断学习,积累实战经验才有资格往上走,拿高薪,为自己,为父母,为以后的家能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学习时间都是自己挤出来的,短时间或许很难看到效果,一旦坚持下来了,必然会有所改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想进入这个行业,给自己内心一个答案。

面试大厂,最重要的就是夯实的基础,不然面试官随便一问你就凉了;其次会问一些技术原理,还会看你对知识掌握的广度,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思路,这是面试官比较看重的。

最后,上面这些大厂面试真题都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些面试真题能够看看自己对技术知识掌握的大概情况,从而能够给自己定一个学习方向。包括上面分享到的学习指南,你都可以从学习指南里理顺学习路线,避免低效学习。

大厂Java架构核心笔记(适合中高级程序员阅读):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收录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Binder绑定器是Spring Cloud Stream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没有绑定器这个概念的情况下,我们的Spring Boot应用要直接与消息中间件进行信息交互的时候,由于各消息中间件构建的初衷不同,它们的实现细节上会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我们实现的消息交互逻辑就会非常笨重,因为对具体的中间件实现细节有太重的依赖,当中间件有较大的变动升级、或是更换中间件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来实施。

通过定义绑定器作为中间层,完美地实现了应用程序与消息中间件细节之间的隔离。通过向应用程序暴露统一的Channel通道,使得应用程序不需要再考虑各种不同的消息中间件实现。当我们需要升级消息中间件,或是更换其他消息中间件产品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更换它们对应的Binder绑定器而不需要修改任何Spring Boot的应用逻辑。这一点在上一章实现消息总线时,从RabbitMQ切换到Kafka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让我们体验到这一好处。

目前版本的Spring Cloud Stream为主流的消息中间件产品RabbitMQ和Kafka提供了默认的Binder实现,在快速入门的例子中,我们就使用了RabbitMQ的Binder。另外,Spring Cloud Stream还实现了一个专门用于测试的TestSupportBinder,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它来对通道的接收内容进行可靠的测试断言。如果要使用除了RabbitMQ和Kafka以外的消息中间件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它所提供的扩展API来实现其他中间件的Binder

仔细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在快速入门示例中,并没有使用application.properties或是application.yml来做任何属性设置。那是因为它也秉承了Spring Boot的设计理念,提供了对RabbitMQ默认的自动化配置。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Spring Boot应用支持的任何方式来修改这些配置,比如:通过应用程序参数、环境变量、application.properties或是application.yml配置文件等。比如,下面就是通过配置文件来对RabbitMQ的连接信息以及input通道的主题进行配置的示例:

spring.cloud.stream.bindings.input.destination=raw-sensor-data

spring.rabbitmq.host=localhost

spring.rabbitmq.port=5672

spring.rabbitmq.username=springcloud

spring.rabbitmq.password=123456

发布-订阅模式

在Spring Cloud Stream中的消息通信方式遵循了发布-订阅模式,当一条消息被投递到消息中间件之后,它会通过共享的Topic主题进行广播,消息消费者在订阅的主题中收到它并触发自身的业务逻辑处理。这里所提到的Topic主题是Spring Cloud Stream中的一个抽象概念,用来代表发布共享消息给消费者的地方。在不同的消息中间件中,Topic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概念,比如:在RabbitMQ中的它对应了Exchange、而在Kakfa中则对应了Kafka中的Topic。

在快速入门的示例中,我们通过RabbitMQ的Channel进行发布消息给我们编写的应用程序消费,而实际上Spring Cloud Stream应用启动的时候,在RabbitMQ的Exchange中也创建了一个名为input的Exchange交换器,由于Binder的隔离作用,应用程序并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应用程序只知道自己指向Binder的输入或是输出通道。为了直观的感受发布-订阅模式中,消息是如何被分发到多个订阅者的,我们可以使用快速入门的例子,通过命令行的方式启动两个不同端口的进程。此时,我们在RabbitMQ控制页面的Channels标签页中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消息通道,它们分别绑定了启动的两个应用程序。

而在Exchanges标签页中,我们还能找到名为input的交换器,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详情页面,其中在Bindings中的内容就是两个应用程序绑定通道中的消息队列,我们可以通过Exchange页面的Publish Message来发布消息,此时可以发现两个启动的应用程序都输出了消息内容。

下图总结了我们上面所做尝试的基础结构,我们启动的两个应用程序分别是“订阅者-1”和“订阅者-2”,他们都建立了一条输入通道绑定到同一个Topic(RabbitMQ的Exchange)上。当该Topic中有消息发布进来后,连接到该Topic上的所有订阅者可以收到该消息并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消费操作。

相对于点对点队列实现的消息通信来说,Spring Cloud Stream采用的发布-订阅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消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耦合,当我们需要对同一类消息增加一种处理方式时,只需要增加一个应用程序并将输入通道绑定到既有的Topic中就可以实现功能的扩展,而不需要改变原来已经实现的任何内容。

消费组

虽然Spring Cloud Stream通过发布-订阅模式将消息生产者与消费者做了很好的解耦,基于相同主题的消费者可以轻松的进行扩展,但是这些扩展都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实例而言的,在现实的微服务架构中,我们每一个微服务应用为了实现高可用和负载均衡,实际上都会部署多个实例。很多情况下,消息生产者发送消息给某个具体微服务时,只希望被消费一次,按照上面我们启动两个应用的例子,虽然它们同属一个应用,但是这个消息出现了被重复消费两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Spring Cloud Stream中提供了消费组的概念。

最后

文章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我都已经整理成了资料,录制了视频供大家下载学习,诚意满满,希望可以帮助在这个行业发展的朋友,在论坛博客等地方少花些时间找资料,把有限的时间,真正花在学习上,所以我把这些资料,分享出来。相信对于已经工作和遇到技术瓶颈的朋友们,在这份资料中一定都有你需要的内容。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收录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57acb)收录**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 8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