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JS 异步编程六种方案

这种不连续的执行,就叫做异步。相应地,连续的执行,就叫做同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异步模式"非常重要。在浏览器端,耗时很长的操作都应该异步执行,避免浏览器失去响应,最好的例子就是Ajax操作。在服务器端,"异步模式"甚至是唯一的模式,因为执行环境是单线程的,如果允许同步执行所有http请求,服务器性能会急剧下降,很快就会失去响应。接下来介绍下异步编程六种方法。

二、回调函数(Callback)


回调函数是异步操作最基本的方法。以下代码就是一个回调函数的例子:

ajax(url, () => {

// 处理逻辑

})

但是回调函数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写出回调地狱(Callback hell)。假设多个请求存在依赖性,你可能就会写出如下代码:

ajax(url, () => {

// 处理逻辑

ajax(url1, () => {

// 处理逻辑

ajax(url2, () => {

// 处理逻辑

})

})

})

回调函数的优点是简单、容易理解和实现,缺点是不利于代码的阅读和维护,各个部分之间高度耦合,使得程序结构混乱、流程难以追踪(尤其是多个回调函数嵌套的情况),而且每个任务只能指定一个回调函数。此外它不能使用 try catch 捕获错误,不能直接 return。

三、事件监听


这种方式下,异步任务的执行不取决于代码的顺序,而取决于某个事件是否发生

下面是两个函数f1和f2,编程的意图是f2必须等到f1执行完成,才能执行。首先,为f1绑定一个事件(这里采用的jQuery的写法)

f1.on('done', f2);

  • 1

上面这行代码的意思是,当f1发生done事件,就执行f2。然后,对f1进行改写:

function f1() {

setTimeout(function () {

// …

f1.trigger(‘done’);

}, 1000);

}

上面代码中,f1.trigger(‘done’)表示,执行完成后,立即触发done事件,从而开始执行f2。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理解,可以绑定多个事件,每个事件可以指定多个回调函数,而且可以"去耦合",有利于实现模块化。缺点是整个程序都要变成事件驱动型,运行流程会变得很不清晰。阅读代码的时候,很难看出主流程。

四、发布订阅


我们假定,存在一个"信号中心",某个任务执行完成,就向信号中心"发布"(publish)一个信号,其他任务可以向信号中心"订阅"(subscribe)这个信号,从而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开始执行。这就叫做"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 pattern),又称"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首先,f2向信号中心jQuery订阅done信号。

jQuery.subscribe(‘done’, f2);

然后,f1进行如下改写:

function f1() {

setTimeout(function () {

// …

jQuery.publish(‘done’);

}, 1000);

}

上面代码中,jQuery.publish(‘done’)的意思是,f1执行完成后,向信号中心jQuery发布done信号,从而引发f2的执行。

f2完成执行后,可以取消订阅(unsubscribe)

jQuery.unsubscribe(‘done’, f2);

这种方法的性质与“事件监听”类似,但是明显优于后者。因为可以通过查看“消息中心”,了解存在多少信号、每个信号有多少订阅者,从而监控程序的运行。

五、Promise/A+


Promise本意是承诺,在程序中的意思就是承诺我过一段时间后会给你一个结果。 什么时候会用到过一段时间?答案是异步操作,异步是指可能比较长时间才有结果的才做,例如网络请求、读取本地文件等

1.Promise的三种状态

  • Pending----Promise对象实例创建时候的初始状态

  • Fulfilled----可以理解为成功的状态

  • Rejected----可以理解为失败的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承诺一旦从等待状态变成为其他状态就永远不能更改状态了,比如说一旦状态变为 resolved 后,就不能再次改变为Fulfilled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ject(‘reject’)

resolve(‘success’)//无效代码不会执行

})

p.then(

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reason => {

console.log(reason)//reject

}

)

当我们在构造 Promise 的时候,构造函数内部的代码是立即执行的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new Promise’)

resolve(‘success’)

})

console.log(‘end’)

// new Promise => end

2.promise的链式调用

  • 每次调用返回的都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这就是then可用链式调用的原因)

  • 如果then中返回的是一个结果的话会把这个结果传递下一次then中的成功回调

  • 如果then中出现异常,会走下一个then的失败回调

  • 在 then中使用了return,那么 return 的值会被Promise.resolve() 包装(见例1,2)

  • then中可以不传递参数,如果不传递会透到下一个then中(见例3)

  • catch 会捕获到没有捕获的异常

接下来我们看几个例子:

// 例1

Promise.resolve(1)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return 2 //包装成 Promise.resolve(2)

})

.catch(err => 3)

.then(res => console.log(res))

// 例2 Promise.resolve(1) .then(x => x + 1) .then(x => { throw new Error('My Error') }) .catch(() => 1) .then(x => x + 1) .then(x => console.log(x)) //2 .catch(console.error)

// 例3 let fs = require('fs') function read(url)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fs.readFile(url, 'utf8', (err, data) => { if (err) reject(err) resolve(data) }) }) } read('./name.txt') .then(function(data) { throw new Error() //then中出现异常,会走下一个then的失败回调 }) //由于下一个then没有失败回调,就会继续往下找,如果都没有,就会被catch捕获到 .then(function(data) { console.log('data') }) .then() .then(null, function(err) { console.log('then', err)// then error }) .catch(function(err) { console.log('error') })

Promise不仅能够捕获错误,而且也很好地解决了回调地狱的问题,可以把之前的回调地狱例子改写为如下代码:

ajax(url)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return ajax(url1)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return ajax(url2) }).then(res => console.log(res))

它也是存在一些缺点的,比如无法取消 Promise,错误需要通过回调函数捕获。

六、生成器Generators/ yield


Generator 函数是 ES6 提供的一种异步编程解决方案,语法行为与传统函数完全不同,Generator 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控制函数的执行。

  • 语法上,首先可以把它理解成,Generator 函数是一个状态机,封装了多个内部状态。

  • Generator 函数除了状态机,还是一个遍历器对象生成函数

  • 可暂停函数, yield可暂停,next方法可启动,每次返回的是yield后的表达式结果

  • yield表达式本身没有返回值,或者说总是返回undefined。next方法可以带一个参数,该参数就会被当作上一个yield表达式的返回值

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function *foo(x) { let y = 2 * (yield (x + 1)) let z = yield (y / 3) return (x + y + z) } let it = foo(5) console.log(it.next()) // => {value: 6, done: false} console.log(it.next(12)) // => {value: 8, done: false} console.log(it.next(13)) // => {value: 42, done: true}

可能结果跟你想象不一致,接下来我们逐行代码分析:

  • 首先 Generator 函数调用和普通函数不同,它会返回一个迭代器

  • 当执行第一次 next 时,传参会被忽略,并且函数暂停在 yield (x + 1) 处,所以返回 5 + 1 = 6

  • 当执行第二次 next 时,传入的参数12就会被当作上一个yield表达式的返回值,如果你不传参,yield 永远返回 undefined。此时 let y = 2 * 12,所以第二个 yield 等于 2 * 12 / 3 = 8

  • 当执行第三次 next 时,传入的参数13就会被当作上一个yield表达式的返回值,所以 z = 13, x = 5, y = 24,相加等于 42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有三个本地文件,分别1.txt,2.txt和3.txt,内容都只有一句话,下一个请求依赖上一个请求的结果,想通过Generator函数依次调用三个文件

//1.txt文件 2.txt

//2.txt文件 3.txt

//3.txt文件 结束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前端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Web前端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前端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前端)

最后

你要问前端开发难不难,我就得说计算机领域里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对于不熟悉某领域技术的人来说,因为不了解所以产生神秘感,神秘感就会让人感觉很难,也就是『难的不会』;当学会这项技术之后,知道什么什么技术能做到什么做不到,只是做起来花多少时间的问题而已,没啥难的,所以就是『会的不难』。

我特地针对初学者整理一套前端学习资料分享给大家,戳这里即可领取

前端路线图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前端)

最后

你要问前端开发难不难,我就得说计算机领域里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对于不熟悉某领域技术的人来说,因为不了解所以产生神秘感,神秘感就会让人感觉很难,也就是『难的不会』;当学会这项技术之后,知道什么什么技术能做到什么做不到,只是做起来花多少时间的问题而已,没啥难的,所以就是『会的不难』。

我特地针对初学者整理一套前端学习资料分享给大家,戳这里即可领取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QAZOnXZ8-1713003180877)]

vue.js的36个技巧

  • 8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