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一文带你真正入门神秘的Rxjava

角色作用类比
被观察者(Observable)产生事件顾客
观察者(Observer)接收事件,并给出响应动作厨房
订阅(Subscribe)连接 被观察者 & 观察者服务员
事件(Event)被观察者 & 观察者 沟通的载体菜式
  • 具体原理

请结合上述 顾客到饭店吃饭 的生活例子理解: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RxJava原理可总结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通过 订阅(Subscribe) 按顺序发送事件 给观察者 (Observer), 观察者(Observer) 按顺序接收事件 & 作出对应的响应动作。具体如下图: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至此,RxJava原理讲解完毕。


5. 基本使用

  1. 分步骤实现:该方法主要为了深入说明Rxjava的原理 & 使用,主要用于演示说明
  2. 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主要用于实际使用

5.1 方式1:分步骤实现

5.1.1 使用步骤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5.1.2 步骤详解
步骤1: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 生产事件
  • 即 顾客入饭店 - 坐下餐桌 - 点菜
  • 具体实现

// 1. 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对象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 {
// create() 是 RxJava 最基本的创造事件序列的方法
// 此处传入了一个 OnSubscribe 对象参数
// 当 Observable 被订阅时,OnSubscribe 的 call() 方法会自动被调用,即事件序列就会依照设定依次被触发
// 即观察者会依次调用对应事件的复写方法从而响应事件
// 从而实现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 & 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即观察者模式

// 2. 在复写的subscribe()里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 通过 ObservableEmitter类对象产生事件并通知观察者
// ObservableEmitter类介绍
// a. 定义:事件发射器
// b. 作用: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 向观察者发送事件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emitter.onComplete();
}
});

<–扩展:RxJava 提供了其他方法用于 创建被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 -->
// 方法1:just(T…):直接将传入的参数依次发送出来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just(“A”, “B”, “C”);
// 将会依次调用:
// onNext(“A”);
// onNext(“B”);
// onNext(“C”);
// onCompleted();

// 方法2:from(T[]) / from(Iterable<? extends T>) : 将传入的数组 / Iterable 拆分成具体对象后,依次发送出来
String[] words = {“A”, “B”, “C”};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from(words);
// 将会依次调用:
// onNext(“A”);
// onNext(“B”);
// onNext(“C”);
// onCompleted();

步骤2: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并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 即 开厨房 - 确定对应菜式
  • 发生的事件类型包括:Next事件、Complete事件 & Error事件。具体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 具体实现

<–方式1:采用Observer 接口 -->
// 1. 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对象
Observer observer = new Observer() {
// 2. 创建对象时通过对应复写对应事件方法 从而 响应对应事件

// 观察者接收事件前,默认最先调用复写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当被观察者生产Next事件 &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作出响应” + value);
}

// 当被观察者生产Error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 当被观察者生产Complete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方式2:采用Subscriber 抽象类 -->
// 说明:Subscriber类 = RxJava 内置的一个实现了 Observer 的抽象类,对 Observer 接口进行了扩展

// 1. 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对象
Subscriber subscriber = new Subscriber() {

// 2. 创建对象时通过对应复写对应事件方法 从而 响应对应事件
// 观察者接收事件前,默认最先调用复写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当被观察者生产Next事件 &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作出响应” + value);
}

// 当被观察者生产Error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 当被观察者生产Complete事件& 观察者接收到时,会调用该复写方法 进行响应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特别注意:2种方法的区别,即Subscriber 抽象类与Observer 接口的区别 -->
// 相同点:二者基本使用方式完全一致(实质上,在RxJava的 subscribe 过程中,Observer总是会先被转换成Subscriber再使用)
// 不同点:Subscriber抽象类对 Observer 接口进行了扩展,新增了两个方法:
// 1. onStart():在还未响应事件前调用,用于做一些初始化工作
// 2. unsubscribe():用于取消订阅。在该方法被调用后,观察者将不再接收 & 响应事件
// 调用该方法前,先使用 isUnsubscribed() 判断状态,确定被观察者Observable是否还持有观察者Subscriber的引用,如果引用不能及时释放,就会出现内存泄露

步骤3: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 即 顾客找到服务员 - 点菜 - 服务员下单到厨房 - 厨房烹调
  • 具体实现

observable.subscribe(observer);
// 或者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 扩展说明

<--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的内部实现 -->

public Subscription subscribe(Subscriber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Start();
// 步骤1中 观察者 subscriber抽象类复写的方法,用于初始化工作
onSubscribe.call(subscriber);
// 通过该调用,从而回调观察者中的对应方法从而响应被观察者生产的事件
// 从而实现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 & 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即观察者模式
// 同时也看出:Observable只是生产事件,真正的发送事件是在它被订阅的时候,即当 subscribe() 方法执行时
}

5.2 方式2:优雅的实现方法 - 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

  • 上述的实现方式是为了说明Rxjava的原理 & 使用
  • 在实际应用中,会将上述步骤&代码连在一起,从而更加简洁、更加优雅,即所谓的 RxJava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

// RxJava的链式操作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 {
// 1. 创建被观察者 & 生产事件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emitter.onComplete();
}
}).subscribe(new Observer() {
// 2. 通过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 3. 创建观察者 &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默认最先调用复写的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 value +“作出响应”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
}

注:整体方法调用顺序:观察者.onSubscribe()> 被观察者.subscribe()> 观察者.onNext()>观察者.onComplete()

这种 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使得RxJava

  • 逻辑简洁
  • 实现优雅
  • 使用简单

更重要的是,随着程序逻辑的复杂性提高,它依然能够保持简洁 & 优雅。所以,一般建议使用这种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方式实现RxJava

特别注意

RxJava 2.x 提供了多个函数式接口 ,用于实现简便式的观察者模式。具体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Consumer为例:实现简便式的观察者模式

Observable.just(“hello”).subscribe(new Consumer() {
// 每次接收到Observable的事件都会调用Consumer.accept()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String s)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s);
}
});


6. 实例说明

我将用一个实际工程实例来演示 Rxjava的使用

6.1 方式1:分步骤实现

步骤1:加入依赖

compile ‘io.reactivex.rxjava2:rxjava:2.0.1’
compile ‘io.reactivex.rxjava2:rxandroid:2.0.1’

步骤2:直接在MainActivity.java中实现下述步骤

  1. 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 生产事件
  2. 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并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3. 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Rxjava”;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步骤1: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 生产事件
// 即 顾客入饭店 - 坐下餐桌 - 点菜

// 1. 创建被观察者 Observable 对象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 {
// 2. 在复写的subscribe()里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 通过 ObservableEmitter类对象产生事件并通知观察者
// ObservableEmitter类介绍
// a. 定义:事件发射器
// b. 作用:定义需要发送的事件 & 向观察者发送事件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emitter.onComplete();
}
});

// 步骤2:创建观察者 Observer 并 定义响应事件行为
// 即 开厨房 - 确定对应菜式

Observer observer = new Observer() {
// 通过复写对应方法来 响应 被观察者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默认最先调用复写的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 value +“作出响应”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 步骤3: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 即 顾客找到服务员 - 点菜 - 服务员下单到厨房 - 厨房烹调
observable.subscribe(observer);

  • 测试结果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

6.2 方式2:基于事件流的链式调用方式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TAG = “Rxjava”;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RxJava的流式操作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 {
// 1. 创建被观察者 & 生产事件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 emitter) throws Exception {
emitter.onNext(1);
emitter.onNext(2);
emitter.onNext(3);
emitter.onComplete();
}
}).subscribe(new Observer() {
// 2. 通过通过订阅(subscribe)连接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 3. 创建观察者 & 定义响应事件的行为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Log.d(TAG, “开始采用subscribe连接”);
}
// 默认最先调用复写的 onSubscribe()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Integer value) {
Log.d(TAG, “对Next事件”+ value +“作出响应”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对Error事件作出响应”);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Log.d(TAG, “对Complete事件作出响应”);
}

});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近万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Android)

总结

首先是感觉自己的基础还是不够吧,大厂好像都喜欢问这些底层原理。

另外一部分原因在于资料也还没有看完,一面时凭借那份资料考前突击恶补个几天居然也能轻松应对(在这里还是要感谢那份资料,真的牛),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资料就没有怎么深究下去了。

之前的准备只涉及了Java、Android、计网、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些方面,面对面试官对其他基础课程的考察显得捉襟见肘。

下一步还是要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复习。

最后的最后,那套资料这次一定要全部看完,是真的太全面了,各个知识点都涵盖了,几乎我面试遇到的所有问题的知识点这里面都有!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呀!!!一定要看完!

《互联网大厂面试真题解析、进阶开发核心学习笔记、全套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讲义》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好,资料就没有怎么深究下去了。

之前的准备只涉及了Java、Android、计网、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些方面,面对面试官对其他基础课程的考察显得捉襟见肘。

下一步还是要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复习。

最后的最后,那套资料这次一定要全部看完,是真的太全面了,各个知识点都涵盖了,几乎我面试遇到的所有问题的知识点这里面都有!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呀!!!一定要看完!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9zhDE2xM-1713772720663)]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UIdLb0x2-1713772720664)]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veyQRSOa-1713772720665)]

《互联网大厂面试真题解析、进阶开发核心学习笔记、全套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讲义》点击传送门即可获取!

  • 3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