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
函数式编程其实是一种编程思想,它追求更细的粒度,将应用拆分成一组组极小的单元函数,组合调用操作数据流;
-
它提倡着 纯函数 / 函数复合 / 数据不可变, 谨慎对待函数内的 状态共享 / 依赖外部 / 副作用;
开源分享:【大厂前端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真实项目实战+最新讲解视频】
Tips:
其实我们很难也不需要在面试过程中去完美地阐述出整套思想,这里也只是浅尝辄止,一些个人理解而已。博主也是初级小菜鸟,停留在表面而已,只求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轻喷🤣;
我个人觉得: 这些编程范式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各有各的 优劣势。
理解和学习它们的理念与优势,合理地 设计融合,将优秀的软件编程思想用于提升我们应用;
所有设计思想,最终的目标一定是使我们的应用更加 解耦颗粒化、易拓展、易测试、高复用,开发更为高效和安全;
-
移动端设备屏幕尺寸非常多,碎片化严重
-
Android设备有多重分辨率:480 X 800,480 X 854,540 X 960,720 X 1280,1080 X 1920等,还有传说中的2K,4K屏。
-
近年来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剧了,其设备的主要分辨率有:640 X 960,640 X 1136,750 X 1334,1242 X 2208等。
-
作为开发者无需关注这些分辨率,因为我们常用的尺寸单位是px。
-
Chrome DevTools(谷歌浏览器)的模拟手机调试
-
搭建本地web服务器,手机和服务器一个局域网内,通过手机访问服务器
-
使用外网服务器,直接IP或域名访问
-
移动端浏览器我们主要对webkit内核进行兼容
-
我们现在开发的移动端主要针对手机端开发
-
现在移动端碎片化比较严重,分辨率和屏幕尺寸大小不一
-
学会用谷歌浏览器模拟手机界面以及调试
============================================================
- 视口(viewport) 就是浏览器显示页面内容的屏幕区域。市口分为布局视口、视觉视口和理想视口。
-
一般移动设备的浏览器都默认设置了一个布局视口,用于解决早期的PC端页面在手机上显示的问题
-
ios,Android基本都将这个视口分辨率设置为980px,所以PC上的网页大多都能在手机上呈现,只不过元素看上去很小,一般默认可以通过手动缩放网页
-
字面意思,是用户正在看到的网站的区域。注意:是网站的区域
-
我们可以通过缩放去操作视觉视口,但不会影响布局视口,布局视口扔保持原来的宽度。
-
为了使网站在移动端有最理想的浏览和阅读宽度而设定
-
理想视口,对设备来讲,是最理想的视口尺寸
-
需要手动添写视口标签通知浏览器操作
-
视口标签的主要目的:布局视口的宽度应该与理想视口的宽度一致,简单理解就是设备有多宽,我们布局的视口就多宽
| 属性 | 解释说明 |
| — | — |
| width | 宽度设置的是viewport宽度,可以设置device-width特殊值 |
| initial-scale | 初始缩放比,大于0的数字 |
| maximum-scale | 最大缩放比,大于0的数字 |
| minimum-scale | 最小缩放比,大于0的数字 |
| user-scalable | 用户是否可以缩放,yes或者no(1或0) |
-
标准的viewport参数设置
-
视口宽度和设备保持一致
-
视口的默认缩放比例1.0
-
不允许用户自行缩放
-
最大允许的缩放比例1.0
-
视口就是浏览器显示页面内容的屏幕区域
-
市口分为布局视口、视觉视口和理想视口
-
我们移动端布局想要的是理想视口就是手机屏幕多宽,我们的布局视口就有多宽
-
想要理想视口,我们需要给我们的移动端页面添加视口标签
====================================================================
-
物理像素点指的是屏幕显示的最小颗粒,是物理真是存在的。这是厂商在出厂时就设置好了,比如苹果6\7\8是750*1334
-
开发的1px不是一定等于1个物理像素
-
PC端页面,1px等于1物理像素,但是移动端不尽相同
-
一个px的能显示的物理像素点的个数,称为物理像素比或屏幕像素比
-
pc端和早前的手机屏幕 / 普通手机屏幕:1css像素 = 1物理像素的
-
Retina(视网膜屏)是一种显示技术,可以把更多的物理像素点压缩在一块屏幕里
-
从而达到更高的分辨率,并提高屏幕显示的细腻程度
=============================================================
-
对于一张50 * 50的图片,在手机Retina屏中打开,按照刚才的物理像素比会放大倍数,这样会造成图片模糊
-
在标准的viewport设置中,使用倍图来提高图片质量,解决在高清设备中的模糊问题
-
通常使用二倍图, 因为iphone6\7\8的影响,但是现在还存在3倍图4倍图的情况,这个看实际开发公司需求
=================================================================
-
单独制作移动端页面(主流)
-
通常情况下,网址域名前加 m(mobile) 可以打开移动端,通过判断设备,如果是移动设备打开,则跳到移动端页面。
-
响应式页面兼容移动端(其次)
-
响应式网站:即pc和移动端公用一套网站,只不过在不同宽度的屏幕下,样式会自动适配。
-
缺点:
-
制作麻烦,需要花很大精力去调兼容性问题
-
现在市场常见的移动端开发有 单独制作移动端页面 和 响应式页面 两种方案
-
现在市场主流的选择还是 单独制作移动端页面
=====================================================================
-
函数式编程其实是一种编程思想,它追求更细的粒度,将应用拆分成一组组极小的单元函数,组合调用操作数据流;
-
它提倡着 纯函数 / 函数复合 / 数据不可变, 谨慎对待函数内的 状态共享 / 依赖外部 / 副作用;
开源分享:【大厂前端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真实项目实战+最新讲解视频】
Tips:
其实我们很难也不需要在面试过程中去完美地阐述出整套思想,这里也只是浅尝辄止,一些个人理解而已。博主也是初级小菜鸟,停留在表面而已,只求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轻喷🤣;
我个人觉得: 这些编程范式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各有各的 优劣势。
理解和学习它们的理念与优势,合理地 设计融合,将优秀的软件编程思想用于提升我们应用;
所有设计思想,最终的目标一定是使我们的应用更加 解耦颗粒化、易拓展、易测试、高复用,开发更为高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