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 常见面试题汇总_vue3面试题(1)

我为什么使用 Vue,有以下几个原因:

  • Vue 对于前端初学者比较友好。一个 Vue 文件的结构和原生 HTML 保持了高度相似,分为模板、脚本和样式,这种写法可以让前端初学者快速入门。
  • 其次,就是 Vue 提供一套高效的响应式系统用于更新 DOM,可以让开发者专注于处理业务。
  • 最后,Vue 提供了许多 JS 定制化的操作,比如指令和是修饰符,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帮助开发者们减少了大量时间。

什么是 MVVM,可以介绍一下吗?

MVVM,即 Model–View–ViewModel,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

  • Model

即模型,是指代表真实状态内容的领域模型(面向对象),或指代表内容的数据访问层(以数据为中心)。

  • View

即视图,是用户在屏幕上看到的结构、布局和外观(UI)。

  • ViewModel

即视图模型,是暴露公共属性和命令的视图的抽象。用于把 Model 和 View 关联起来。ViewModel 负责把 Model 的数据同步到 View 显示出来,还负责把 View 的修改同步回 Model 。

MVVM

在 MVVM 架构下,View 和 Model 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 ViewModel 进行交互,Model 和 ViewModel 之间的交互是双向的,View 数据的变化会同步到 Model 中,而 Model 数据的变化也会立即反应到 View 上。

因此开发者只需关注业务逻辑,不需要手动操作 DOM,不需要关注数据状态的同步问题,复杂的数据状态维护完全由 MVVM 来统一管理。

Vue 响应式系统的原理

Vue 实现响应式主要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具体实现就是整合 Observer,Compiler 和 Watcher 三者。

  • Observer

观察者。Vue 通过 Observer 对数据对象的所有属性进行监听,当把一个普通对象传给 Vue 实例的 data 选项时,Observer 将遍历它的所有属性,并为其添加 getter 和 settergetter 将收集此属性所有的订阅者,setter 将在属性发生变动的时候,重新为此属性赋值,并通知订阅者调用其对应的更新函数。

在 Vue 2 中是通过 ES5 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实现。

在 Vue 3 中是通过 ES6 的 new Proxy() 实现的。

  • Compiler

模板编译器。它的作用是对每个元素节点的指令 v- 和模板语法 {{}} 进行扫描,替换对应的真实数据,或绑定相应的事件函数。

  • Watcher

发布者/订阅者。Watcher 作为连接 Observer 和 Compiler 的桥梁,能够订阅并收到每个属性变动的通知,然后执行相应的回调函数。Compiler 在编译时通过 Watcher 绑定对应的数据更新回调函数,Observer 在监听到数据变化时执行此回调。在 Observer 中,Watcher 就是订阅者,在 Compiler 中,Watcher 就是发布者。

Vue 3.x 带来了哪些新的特性和性能方面的提升?

  1. 引入了 Composition API(组合式 API)。允许开发者更灵活地组织和重用组件逻辑。它使用函数而不是选项对象来组织组件的代码,使得代码更具可读性和维护性。
  2. 多根组件。可以直接在 template 中使用多个根级别的元素,而不需要额外的包装元素。这样更方便地组织组件的结构。
  3. 引入了 Teleport(传送)。可以将组件的内容渲染到指定 DOM 节点的新特性。一般用于创建全局弹窗和对话框等组件。
  4. 响应式系统升级。从 defineProperty 升级到 ES2015 原生的 Proxy,不需要初始化遍历所有属性,就可以监听新增和删除的属性。
  5. 编译优化。重写了虚拟 DOM,提升了渲染速度。diff 时静态节点会被直接跳过。
  6. 源码体积优化。移除了一些非必要的特性,如 filter,一些新增的模块也将会被按需引入,减小了打包体积。
  7. 打包优化。更强的 Tree Shaking,可以过滤不使用的模块,没有使用到的组件,比如过渡(transition)组件,则打包时不会包含它。

Vue 3 移除了哪些特性

  • 移除了过滤器 filter,可以使用 computed 或函数代替

filter 在 Vue 2 的用法:

<template>
  <p>{{ accountBalance | currencyUSD }}</p>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accountBalance: "99",
      }
    },
    filters: {
      currencyUSD(value) {
        return "$" + value
      },
    },
  }
</script>

  • 移除了 .native .sync 修饰符
  • 移除了 $listeners
  • 移除了 EventBus 的相关属性: o n 、 on、 onoff 和 $once,可以使用第三方库代替,比如 mitt
  • 移除了 $children,可以使用 ref 代替

为什么 Vue 3.x 采用了 Proxy 抛弃了 Object.defineProperty() ?

  • Proxy 可以代理任何对象,包括数组,而 Vue 2 中是通过重写数组的以下七种方法实现的。

    • push()(将一个或多个元素添加到数组的末尾,并返回该数组的新长度)
    • pop()(移除并返回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 unshift()(将一个或多个元素添加到数组的开头,并返回该数组的新长度)
    • shift()(移除并返回数组的第一个元素)
    • splice()(删除数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并将其返回)
    • sort()(对数组进行排序)
    • reverse()(对数组进行反转)
  • Proxy 可以直接监听整个对象而非属性,而 Object.defineProperty() 只能先遍历对象属性再去进行监听。相比之下 Proxy 更加简洁,更加高效,更加安全。

  • Proxy 返回的是一个新对象,我们可以只操作新的对象达到目的。

const cat = {
  name: "Tom",
}

const myCat = new Proxy(cat, {
  get(target, property) {
    console.log(`我的 ${property} 被读取了`)
    return property in target ? target[property] : undefined
  },
  set(target, property, value) {
    console.log(`我的 ${property} 被设置成了 ${value}`)
    target[property] = value
    return true
  },
})

myCat.name // expected output: 我被读取了:name
myCat.name = "Kitty" // expected output: 我的 name 被设置成了 Kitty

  •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本质是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现有属性。
const cat = {
  name: "Tom",
}

Object.defineProperty(cat, "name", {
  get() {
    console.log(`我被读取了`)
  },
  set(value) {
    console.log(`我被设置成了 ${value}`)
  },
})

cat.name // expected output: 我被读取了
cat.name = "Kitty" // expected output: 我被设置成了 Kitty

  • 而 Proxy 天生用于代理一个对象,它有 13 种基本操作的拦截方法,是 Object.defineProperty() 不具备的。

    • apply()(拦截函数的调用)
    • construct()(拦截构造函数的调用)
    • defineProperty()(拦截属性的定义)
    • deleteProperty()(拦截属性的删除)
    • get()(拦截对象属性的读取)
    • getOwnPropertyDescriptor()(拦截对象属性的描述)
    • getPrototypeOf()(拦截对象的原型)
    • has()(拦截对象属性的检查)
    • isExtensible()(拦截对象是否可扩展的检查)
    • ownKeys()(拦截对象的属性列表)
    • preventExtensions()(拦截对象是否可扩展的设置)
    • set()(拦截对象属性的设置)
    • setPrototypeOf()(拦截对象的原型的设置)

Vue 是如何实现数据双向绑定的?v-model 的原理?

Vue 组件可以通过使用 v-model 指令以实现双向绑定。v-model 是 vue 的一个语法糖,它用于监听数据的改变并将数据更新。以 input 元素为例:

<el-input v-model="foo" />

其实就等价于

<input :value="searchText" @input="searchText = $event.target.value" />

如何在组件中实现 v-model ?

在 Vue 2 组件中实现 v-model,只需定义 model 属性即可。

export default {
  model: {
    prop: "value", // 属性
    event: "input", // 事件
  },
}

在 Vue 3 组合式 API 实现 v-model,需要定义 modelValue 参数,和 emits 方法。

defineProps({
  modelValue: { type: String, default: "" },
})

const emits = defineEmits(["update:modelValue"])

function onInput(val) {
  emits("update:modelValue", val)
}

当数据改变时,Vue 是如何更新 DOM 的?(Diff 算法和虚拟 DOM)

当我们修改了某个数据时,如果直接重新渲染到真实 DOM,开销是很大的。Vue 为了减少开销和提高性能采用了 Diff 算法。当数据发生改变时,Observer 会通知所有 WatcherWatcher 就会调用 patch() 方法(Diff 的具体实现),把变化的内容更新到真实的 DOM,俗称打补丁

Diff 算法会对新旧节点进行同层级比较,当两个新旧节点是相同节点的时候,再去比较他们的子节点(如果是文本则直接更新文本内容),逐层比较然后找到最小差异部分,进行 DOM 更新。如果不是相同节点,则删除之前的内容,重新渲染。

逐层比较

patch() 方法先根据真实 DOM 生成一颗虚拟 DOM,保存到变量 oldVnode,当某个数据改变后会生成一个新的 Vnode,然后 Vnode 和 oldVnode 进行对比,发现有不一样的地方就直接修改在真实 DOM 上,最后再返回新节点作为下次更新的 oldVnode

什么是虚拟 DOM?有什么用?

虚拟 DOM(Virtual DOM)就是将真实 DOM 的主要数据抽取出来,并以对象的形式表达,用于优化 DOM 操作。虚拟 DOM 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性能和减少实际 DOM 操作的次数,从而改善用户界面的渲染速度和响应性。

比如真实 DOM 如下:

<div id="hello">
  <h1>123</h1>
</div>

对应的虚拟 DOM 就是(伪代码):

const vnode = {
  type: "div",
  props: {
    id: "hello",
  },
  children: [
    {
      type: "h1",
      innerText: "123",
    },
  ],
}

Vue 中的 key 有什么用?

  • 在 Vue 中,key 被用来作为 VNode 的唯一标识。
  • key 主要用在虚拟 DOM Diff 算法,在新旧节点对比时作为识别 VNode 的一个线索。如果新旧节点中提供了 key,能更快速地进行比较及复用。反之,Vue 会尽可能复用相同类型元素。
<ul>
  <li v-for="item in items" :key="item.id">{{ item.name }}</li>
</ul>

  • 手动改变 key 值,可以强制 DOM 进行重新渲染。
<transition>
  <span :key="text">{{ text }}</span>
</transition>

watch 和 computed 分别是做什么的?有何区别?

watch 和 computed 都可以用于监听数据,区别是使用场景不同,watch 用于监听一个数据,当数据改变时,可以执行传入的回调函数: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watch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watch(
    () => state.count,
    (count, prevCount) => {
      // do something
    }
  )
</script>

computed 用于返回一个新的数据,在 Vue 3.x 中会返回一个只读的响应式 ref 对象。但是可以接受一个带有 get 和 set 函数的对象来创建一个可写的 ref 对象。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computed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numA: 1, numB: 2 })
  const plusOne = computed(() => state.numA + state.numB)

  console.log(plusOne.value) // 3
</script>

有些人会提到 computed 支持缓存,不支持异步,也是和 watch 的区别。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computed 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计算,而非异步的获取一个数据,详情请参考官网

至于缓存,这同样属于 computed 的特性,它支持缓存,这是和调用普通函数的区别,而不应该和 watch 进行比较,watch 本身用于监听数据变化,在根本上不存在缓存的概念。

Vue 3 对 diff 算法进行了哪些优化

在 Vue 2 中,每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创建一个新的虚拟 DOM 树,并对整个虚拟 DOM 树进行递归比较,即使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静态的,最后再找到不同的节点,然后进行更新。

Vue 3 引入了静态标记的概念,通过静态标记,Vue 3 可以将模板中的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区分开来。这样,在更新过程中,Vue 3 只会关注动态部分的比较,而对于静态内容,它将跳过比较的步骤,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比较,提高了性能和效率。

<div>
  <!-- 需静态提升 -->
  <div>foo</div>
  <!-- 需静态提升 -->
  <div>bar</div>
  <div>{{ dynamic }}</div>
</div>

Vue 实例的生命周期钩子都有哪些?

生命周期钩子是指一个组件实例从创建到卸载(销毁)的全过程,例如,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将实例挂载到 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在这个过程中会运行一些叫做生命周期钩子的函数,从而可以使开发者们在不同阶段处理不同的业务。

Vue 2 和 Vue 3 选项式 API 的钩子大致是一样的,有以下钩子:

  • beforeCreate

实例初始化之前,$el 和 data 都为 undefined

  • created

实例创建完成,data 已经绑定。但 $el 不可用。

  • beforeMount

将 <template> 和 data 生成虚拟 DOM 节点,可以访问到 $el,但还没有渲染到 html 上。

  • mounted

实例挂载完成,渲染到 html 页面中。

  • beforeUpdate

data 更新之前,虚拟 DOM 重新渲染之前。

  • updated

由于 data 更新导致的虚拟 DOM 重新渲染之后。

  • beforeDestroy(Vue 2) | beforeUnmount(Vue 3)

实例销毁之前(实例仍然可用)。

  • destroyed(Vue 2) | beforeUnmount(Vue 3)

实例销毁之后。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但 DOM 节点依旧存在。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 activated

keep-alive 专用,实例被激活时调用。

  • deactivated

keep-alive 专用,实例被移除时调用。

  • errorCaptured

在捕获了后代组件传递的错误时调用。

第一次页面加载会触发这四个钩子:

前端框架

前端框架太多了,真的学不动了,别慌,其实对于前端的三大马车,Angular、React、Vue 只要把其中一种框架学明白,底层原理实现,其他两个学起来不会很吃力,这也取决于你以后就职的公司要求你会哪一个框架了,当然,会的越多越好,但是往往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自学的学生,或者即将面试找工作的人,当然要选择一门框架深挖原理。

以 Vue 为例,我整理了如下的面试题。

Vue部分截图

  • 4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