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参微调与LoRA的区别,及7种LoRA变种方法解析

1. 前言

随着LLM的发展和应用,在LLM的预训练模型基础上做微调,使其适用于自己的业务场景的研究越来越多。与全参数SFT相比LoRA是在冻结LLM本身参数的基础上,在旁路增加两个可学习的矩阵,用于训练和学习,最后推理是LLM输出和可学习的矩阵的输出相加,得到最终的输出。它与全参数微调方法区别是:

资源上的差异:

  • 全参数微调:需要加载和更新全部LLM参数,需要更高的显存(需要的显存一般是单一参数的4倍),数据量上也需要更多的微调数据;

  • LoRA:只需要加载LLM参数,训练两个可学习的低秩矩阵,显存和数据量要求较低,训练速度也更快;

效果上差异:

  • 全参数微调:存在灾难性遗忘的风险,理论效果上限更高;

  • LoRA:和全参数微调效果差距不大,稳定性和扩展性更好;

2. LoRA原理

LoRA低秩适应微调,该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低秩分解来模拟参数的改变量,从而以极小的参数量来实现大模型的间接训练。

它的做法是:

1.在原始的Pretrain_LLM旁边增加一个新的通路,通过前后两个矩阵A,B相乘,合并作为输出,即在原始参数 、、 上增加AB矩阵(同一层QKV的AB矩阵参数共享,不同层不共享);

2.第一个矩阵A负责降维,第二个矩阵B负责升维,中间层维度为(),从而来模拟所谓的本征秩(intrinsic rank)。

3.用随机高斯分布初始化,用 0 矩阵初始化,保证训练的开始此旁路矩阵依然是 0 矩阵;

  • • 1.不将AB同时初始化为0,是为了保证训练可以顺利参数更新;

  • • 2.不将AB同时高斯初始化,是为了让模型一开始AB矩阵不起作用,防止一开始 引入噪声;

  • • 3.B高斯分布初始化,A用0初始化可以吗?目前看可以,如果不对请指正;

4.输出结果是两者相加:

3. LoRA的变种

QLoRA

与LoRA相比:LLM模型采用4bit加载,进一步降低训练需要显存。

QLoRA是进一步降低了微调需要的显存,QLoRA是将模型本身用4bit加载,训练时把数值反量化到bf16后进行训练,利用LoRA可以锁定原模型参数不参与训练,只训练少量LoRA参数的特性使得训练所需的显存大大减少。

LoRA+

与LoRA相比:AB矩阵采用不同的学习率;AB矩阵应用到全部参数矩阵。

LoRA+通过为矩阵A和B引入不同的学习率,更有效的训练LoRA适配器。LoRA在训练神经网络时,学习率是应用于所有权重矩阵(包括embeded和normalization层)。而LoRA+的作者可以证明,只有单一的学习率是次优的。将矩阵B的学习率设置为远高于矩阵A的学习率,可以使得训练更加高效。

t是放大因子,。

LoRA-FA

与LoRA相比:仅训练B矩阵。

LoRA-FA是LoRA与Frozen-A的缩写,在LoRA-FA中,矩阵A在初始化后被冻结,矩阵B是在用零初始化之后进行训练(就像在原始LoRA中一样)。这将参数数量减半,同时具有与普通LoRA相当的性能。

LoRA-drop

LoRA矩阵可以添加到神经网络的任何一层,LoRA-drop则引入了一种算法来决定哪些层由LoRA微调,哪些层不需要

LoRA-drop步骤:

  • • 1.对数据的一个子集进行采样,训练LoRA进行几次迭代;

  • • 2.将每个LoRA适配器的重要性计算为BAx,其中A和B是LoRA矩阵,x是输入;

  • • 3.如果这个输出很大,说明它会更剧烈地改变行为,如果它很小,这表明LoRA对冻结层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 • 4.可以汇总重要性值,直到达到一个阈值(这是由一个超参数控制的),或者只取最重要的n个固定n的LoRA层;

  • • 5.最后在整个数据集上进行完整的训练,其他层固定为一组共享参数,在训练期间不会再更改。

LoRA-drop算法允许只使用LoRA层的一个子集来训练模型。根据作者提出的证据表明,与训练所有的LoRA层相比,准确度只有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必须训练的参数数量较少,因此减少了计算时间。

AdaLoRA

在LoRA-drop中作者根据LoRA适配器的重要程度,选择部分不重要的LoRA不参与训练。而AdaLoRA作者则是根据重要程度,选择不同LoRA适配器调整秩的大小(原始LoRA所有层秩都一样)。另外AdaLoRA是根据LoRA矩阵的奇异值作为重要程度指标的。

AdaLoRA与相同秩的标准LoRA相比,两种方法总共有相同数量的参数,但这些参数的分布不同。在LoRA中,所有矩阵的秩都是相同的,而在AdaLoRA中,有的矩阵的秩高一些,有的矩阵的秩低一些,所以最终的参数总数是相同的。经过实验表明AdaLoRA比标准的LoRA方法产生更好的结果,这表明在模型的部分上有更好的可训练参数分布,这对给定的任务特别重要。

DoRA

通常认为LoRA等微调技术不如正常微调(Finetune)的原因是,LoRA被认为是对Finetune微调的一种低秩近似,通过增加Rank,LoRA可以达到类似Finetune的微调效果。但是作者发现LoRA的学习模式和FT很不一样,更偏向于强的正相关性,即方向和幅度呈很强的正相关,这可能对更精细的学习有害。

图中x轴是模型更新方向,y轴是幅度变化,图中的散点是每一层。可以看到FT的训练方式,更新的方向和幅度并没有太大关系(或者小的负相关),而LoRA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

哪一种方向和幅度相关性更好?

这个不确定,但是LoRA的目的是利用较小参数达到和FT一致的效果,所以从相关性上应该LoRA的应该更像FT。所以作者将预训练参数矩阵进行分解,分解成包括大小(magnitude)和方向(directional)两个向量,只在方向上应用LoRA微调

DoRA的作者通过将预训练矩阵W分解,得到大小为1 x d的大小向量m和方向矩阵V,从而独立训练大小和方向。然后方向矩阵V通过B* A增强(LoRA),然后m按原样训练。虽然LoRA倾向于同时改变幅度和方向(正如这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所表明的那样),DoRA可以更容易地将二者分开调整,或者用另一个的负变化来补偿一个的变化。所以可以DoRA的方向和大小之间的关系更像微调。代码如下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TensorDataset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 This layer is dropped into your pre-trained PyTorch model where nn.Linear is used
class DoRALay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in, d_out, rank=4, weight=None, bias=None):
        super().__init__()

        if weight is not None:
            self.weight = nn.Parameter(weight, requires_grad=False)
        else:
            self.weight = nn.Parameter(torch.Tensor(d_out, d_in), requires_grad=False)

        if bias is not None:
            self.bias = nn.Parameter(bias, requires_grad=False)
        else:
            self.bias = nn.Parameter(torch.Tensor(d_out), requires_grad=False)

        # m = Magnitude column-wise across output dimension
        self.m = nn.Parameter(self.weight.norm(p=2, dim=0, keepdim=True))
        
        std_dev = 1 / torch.sqrt(torch.tensor(rank).float())
        self.lora_A = nn.Parameter(torch.randn(d_out, rank)*std_dev)
        self.lora_B = nn.Parameter(torch.zeros(rank, d_in))

    def forward(self, x):
        lora = torch.matmul(self.lora_A, self.lora_B)
        adapted = self.weight + lora
        column_norm = adapted.norm(p=2, dim=0, keepdim=True)
        norm_adapted = adapted / column_norm
        calc_weights = self.m * norm_adapted
        return F.linear(x, calc_weights, self.bias)

LongLoRA

LongLoRA 是港中文和 MIT 在 23 年发表的一篇 paper,主要是为了解决长上下文的注意力机制计算量很大的问题。

LLM支持长文本的方法,包括利用NTK等方式进行外推和内插(可参考:位置编码(下)[1],但为了让模型表现更好,一般还会进行微调。LongLoRA的要点:

  • • 1.S2-attn注意力:这一点与LoRA无关,是为解决长序列注意力成二次方增加的问题,S2-attn在训练时不计算全局的注意力,而是将所有token分组,每个token只计算该组和相邻组的注意力,降低显存消耗,提升训练速度。(和longformer、Big Bird等处理长文本注意力方法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只算该token附近的注意力);

  • • 2.LoRA训练(变种):在潜入层、归一化层也都加入了LoRA权重进行训练;

总结

LoRA系列大模型微调方法是大模型PEFT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目前工程届应用最广法的微调方法之一,基于LoRA的改进的论文和方法还在不断更新。

引用链接

[1] 位置编码(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720755157

最后的最后

感谢你们的阅读和喜欢,我收藏了很多技术干货,可以共享给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们,如果你肯花时间沉下心去学习,它们一定能帮到你。

因为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知识体系实在是过于庞大,知识更新也非常快。作为一个普通人,无法全部学完,所以我们在提升技术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一个目标,然后制定好完整的计划,同时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快的提升自己。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大模型知识脑图

为了成为更好的 AI大模型 开发者,这里为大家提供了总的路线图。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典书籍阅读

阅读AI大模型经典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提高技术水平,开拓视野,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对于想要深入学习AI大模型开发的读者来说,阅读经典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面试资料

我们学习AI大模型必然是想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都是总结当前最新、最热、最高频的面试题,并且每道题都有详细的答案,面试前刷完这套面试题资料,小小offer,不在话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