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分享了一篇关于IEC61850标准的前世今生,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篇关于IEC61850 CMS协议的前世今生,让小伙伴们可以更多的相关了解~~~~
一、IEC61850国产替代协议CMS的背景
IEC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项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国际标准,旨在解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提高系统集成效率、降低费用,并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从2002年至2005年,IEC61850标准的各个分册陆续颁布并成为国际标准,并逐渐成为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核心。
在这之前,国内的通信规约也是五花八门,国内的研发人员也从没看到过高达上千页的通信标准(纯英文版)。而且IEC61850标准在传到国内之前,在国外比如ABB,SIMENS,施耐德,ALSTOM,美国电科院已经研发出了基于IEC61850他们自己的产品了。
二、IEC61850中的MMS协议
如果提及CMS协议,就不得不提到MMS协议。在IEC61850标准中,MMS协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通信,传输定制信息、录波信息等实时性不太高的信息。
其实MMS协议比IEC61850还早,MMS协议是在九几年就存在的一个标准。经过各方面博弈的结果,最后国际标委会选择了MMS报文规范作为IEC61850的通信报文规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MMS标准增加了IEC61850的实施难度。MMS协议的BER编解码规则,是当时国内电力首次接触,也是首次使用。原来国内使用的各种通信协议,不涉及到编解码的工作,都是明文,有报文头和清晰的组织形式。国内研发人员可简单高效的根据规则,组织好各种命令的报文。
全新的国际标准,加上全新的MMS报文规范,国网大规模的采用,使得国内的研发人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的吸收和消化。2005年,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研发团队骨干核心人员开始从事IEC61850的研发工作,当时国内电力研发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绞尽脑汁地学习这门新标准,新技术。
MMS-LITE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速占领了中国电力IEC61850核心库的市场。回过头来看,当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这个开发包解决了IEC61850传入国内的技术核心问题。比如MMS标准的编解码问题。比如IEC61850整套规范的理解问题,特别是一些概念,细节。毕竟国内从来没有谁真正研究过更谈不上使用过这套庞大的标准。
其次,思科的这套核心开发包比较成熟。我们国内核心厂家拿到这套源码的时候。根据日志,我们可以看到这套源码居然有1997的修改日志。比如解析ICD文件的逻辑等。而国内开始真正的研究这套源码是2003年-2004年前后。国内研发时间比国外晚了有6-7年的时间。所以说,基于国外的研发成果,这套源码本身是相对成熟的。当然,后续国内研发人员也在这套源码的基础上修正了很多的BUG,但是一些核心的思想和技术还是沿用了MMS-LITE的技术,这点不可否认。
再次,极力缩短了国内掌握这套标准的时间。如果国内从零开始研发,国内数字化变电站的进程不可能那么快,先不论是否可以研发出来,如果自己研发,没有2-3年的时间是很难用在实际的现场。
从以上三点来看,当时国内引进这套源码是正确的。先引进,再消化吸收,再提高。这个战略是对的。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MMS协议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复杂性高、成本高、通信效率低、安全性不足等。
三、MMS协议的局限性
- 复杂性高:MMS协议复杂,实现难度大,对资源要求高,不是电力最优通信协议方案。
- 非国家标准:MMS协议不属于国家标准,不利于国网自主技术安全。
- 高昂成本:MMS协议底层需要购买昂贵版权费的核心动态库mmslite,国内厂商需要额外成本,并可能面临版权风险和安全隐患。
- 架构冗余:MMS协议本身架构冗余,通信效率低,与IEC61850的变量类型不一致,需要复杂的转换过程,且其场景和性能要求与电力应用不完全适应。
四、CMS协议的诞生与发展
为了解决MMS协议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变电站通信技术的自主可控国产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牵头制定了CMS(通信报文规范)协议。CMS协议是IEC61850标准中MMS协议的国产替代方案,旨在全面替代MMS协议,提升变电站通信的效率和安全性。
CMS协议于近年来开始研发,并在国内核心厂家的产品中得到了应用。该协议采用了新的编解码规则(如PER编解码规则)和通信机制(如类104方案),使得通信报文更加简洁、高效,并增加了安全性的保证。同时,CMS协议还兼容老的IEC61850标准,方便现有设备的升级和改造。
五、CMS协议的优势
与MMS协议相比,CMS协议具有以下优势:
- 高效性:采用新的编解码规则和通信机制,提高了通信效率。
- 安全性:增加了安全性的保证,通信报文可以采用加密报文进行传输。
- 兼容性:兼容老的IEC61850标准,方便现有设备的升级和改造。
- 自主可控:作为国产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信标准,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六、CMS协议的应用前景
随着CMS协议的正式发布和推广应用,它将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采用CMS协议,电力系统的组件可以更加高效地互相通信,实现更加精确的监测和控制,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七、总结
CMS协议是国产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信标准,旨在解决MMS协议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变电站通信技术的自主可控,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兼容性和自主可控等优势,该协议已经在国内多个变电站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和推广。
未来,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国产化的大趋势之下,CMS协议有望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
题外话:因为我们团队核心骨干是国内第一批参与CMS协议测试软件的研发,同时也因为当时有一些朋友以及曾经的同事参与了CMS新标准的制定工作,所以在CMS标准起草和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机会和标准制定的专家们进行深度沟通交流。(同时也因为我们是首家研发出CMS协议测试软件,有幸参与了国网2021年4月组织的最早一批国内CMS整体联调工作,在一个220KV变电站实践基地,这次联调,基本国内核心厂家都来了)。因此,我们对CMS的前后情况算是比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