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软考可以说是个考证热门!每年都有不少人跃跃欲试。想要报考25年软考的宝子,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做好备好规划,拒绝信息差。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软考科普,带你深入了解软考~
一、软考是什么
软考,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由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根据原人事部、原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文件规定,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实行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每年举行两次。
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全国统一实施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
同时,该考试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
二、软考考什么?
软考证书一共有三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含金量依次递增。
初中级考试题型是:基础知识 + 应用技术
高级考试题型是:基础知识 + 案例分析 + 论文
每一科满分75分,45为及格,所有科目成绩>=45分,算通过,成绩不累计。(如:报考中级 软件设计师 上半年考试基础知识48分,应用技术44分,这种情况不合格,下半年报考还是要重新考基础知识 + 应用技术)
软考初级不建议大家去考,真的没啥用,含金量最低,建议考中级和高级就可以了,可以用中级先试试水,而且中级没有论文,相对来说,也更容易一些!
高级的科目难度大,专业性强,没有相应的项目经验的话,不是很好去代入,3000字的论文,可不是空口就能编出来的。高级可以等到自己的架构、网规等经验差不多的时候去考,更合适。
三、软考证书有什么用?
✅评职称
软考自从全国统考后,实行的就是“以考代评”,不再额外进行评审。因此只要成功通过了考试,就能认定相应职称。通过初级考试可以认定初级职称,通过中级考试可以认定中级职称,通过高级考试可以认定高级职称(副高级)。
✅证书补贴
不少地区为了推动当地IT产业发展,选拔软件人才,对成功考取软考证书获得相应职称的人会提供一定的补贴。比如:
比如东莞,根据(东人社发〔2022〕18号)相关规定,属于东莞新引进人才,在引进之前具有软考证书+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软考高级可以获得最高补贴20万元,软考中级可以获得最高补贴6万元。
✅积分落户
很多城市为了人才引进推出了积分落户政策,目前东莞、深圳、上海、北京多地一线或沿海城市可以使用软考职称证书通过人才落户、积分落户的方式入户,从而解决小孩在该地区读书问题。
✅减免个税
在取得相关证书当年,可以申请3600元个人所得税定额扣除。而软考在政策实施范围之内,自然能凭借证书减免个税。
除了以上价值外软考证书可以为申请省级专家证书、单位招标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目进行报考!
四、2025年上半年软考备考建议
(一)备考前期准备(12月底至1月初)
①准备好备考工具及了解大纲
仔细阅读软考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范围、题型及要求。备考工具:题库、教程、课程、备考资料等。
②制定备考计划
根据考试大纲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将备考过程划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并设定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
(二)基础阶段(1月初至3月中旬)
①全面学习基础知识
按照学习计划表,系统学习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重点关注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网络与通信技术、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等基础知识。
②做笔记与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做笔记,记录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定期总结学习成果,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思路。
③练习基础题目
选择一些基础题目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注意分析错题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三)强化阶段(3月中旬至4月底)
①深入学习重点难点
针对考试大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其本质和规律。通过做题、看解析等方式,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
②加强案例分析训练
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题目进行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案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③参加模拟考试
参加一些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备考效果,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冲刺阶段(5月初至5月份考试前)
①复习错题与难点
回顾之前做错的题目和难点,进行最后的巩固和强化。整理自己的错题集和难点笔记,加深理解和记忆。
②做历年真题与模拟题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尤其是近5年的,熟悉软考考试题型和难度。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提高应试能力。
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软考各科目近十年真题、计算机公式汇总、案例分析高频考、论文范文、等资料,想要备考25年软考的朋友,需要进这里:25年最新软考资料
目前距离下次软考仅剩几个月了,建议大家还是尽早备考,稳中求胜!25年上软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