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
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崛起,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实现其“大陆政策”,日本开始策划全面侵华战争。
-
重要事件:
-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借口,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
-
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
-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
-
影响:日本的侵略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
-
暴行:
-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杀害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
“三光”政策:日军在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推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细菌战和化学战:日军在东北设立731部队,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实验,造成大量无辜平民死亡。
-
-
影响:日本的残暴统治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
早期抗战: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
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全面抗战做好准备。
-
-
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领导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
学生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学生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
工人运动:各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支持抗日运动。
-
文化运动:文艺工作者通过歌曲、戏剧、文学等形式宣传抗日思想,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建立过程:
-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