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成书
其实你很优秀。
喜欢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及中国近代史,党史,世界史等等,同时也喜欢其它零散的知识点。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知道我为什么取“日记成书”吗?因为前面还有一句是“书成日记”,以前总是很喜欢在书上写日记,那时候希望有一天日记能成为一本书。
展开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清朝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的第四位皇帝,年号“ 乾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原创 2024-07-13 09:30:00 · 1055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 [1]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原创 2024-07-13 09:00:00 · 1055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元朝
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定都开平府(上都)。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1206年—1271年)原创 2024-07-12 10:29:56 · 502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宋朝(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汴梁(今开封),掳走两宗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宁宗还在韩侂胄集团的策划下,下令禁止道学,定理学为伪学,罢斥朱熹等理学家,对当时的许多知名人士进行清洗,禁止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在内政上,宋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即位时,金朝已经灭亡多年,而北方蒙古帝国的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之际,他却把军国大权交给贾似道执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锦绣江山处于暗无天日之中。1208年(嘉定元年),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原创 2024-07-12 10:22:49 · 756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宋朝(北宋)
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是指发生在北宋建隆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靖康之耻,别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发生于公元1127年,是金朝于北宋宋钦宗靖康二年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原创 2024-07-11 10:08:34 · 977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五代十国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共计历经三帝,享国10年。【后唐立国】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 魏州称帝,改元同光, 沿用“唐”国号,因李存勖复以“唐”为国号,故称“后唐”,以与“李唐”相别。【宋潞之争】李嗣源去世,李从厚即皇帝位,并且把潞王李从珂和石敬瑭当成眼中钉, 后禁军将领 杨思权为一己私欲,遂煽动禁军兵变,率诸军投降了李从珂,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灭亡后唐,建立后晋。原创 2024-07-11 10:00:47 · 1039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原创 2024-07-10 09:17:27 · 1605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隋朝
隋文帝非常俭朴,而且 他勤于政事,惜兵爱民,但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他天性忌刻,不辨忠奸,废太子杨勇,最终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杨广杀害。3、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之孙,617年11月李渊以尊隋为名,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旗号攻入长安后拥立他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江都宫中人人自危。6、隋越王杨侗(605年-619年7月),隋炀帝之孙,隋世宗杨昭之字子,从小聪明过人,宽厚仁爱,即位前为越王,公元618年5月,在东都洛阳群臣段达、王世充等人奉他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原创 2024-07-10 09:05:01 · 982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南北朝(北朝)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原创 2024-07-09 15:08:14 · 980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南北朝(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朝(420-589)承自东晋,由汉族建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由鲜卑族建立,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原创 2024-07-09 15:00:01 · 898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十六国
394年,七月,前秦帝苻登在马毛山以南跟后秦帝姚兴交战,废桥之战为后秦尹纬击溃,被生擒后斩首,太子苻崇投奔湟中继承帝位。383年,前燕降将、鲜卑族的冠军将军慕容垂,奉命攻击在新安起兵的丁零部落首领翟斌,途中屠杀副将苻飞龙及一千人的氐人部队。苻坚派儿子巨鹿公苻睿当统帅,羌人将领姚苌任参谋,出兵讨伐,在华泽大败,苻睿被斩杀。355年苻健死,子苻生继位,因淫杀过度,357年,苻健弟苻雄之子苻坚杀死苻生自立。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胡夏。原创 2024-07-08 09:13:57 · 343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晋朝(东晋)
自司马睿开国江左、与琅琊王氏“共天下”以后,东晋皇帝“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这就是所谓的门阀政治。王敦之乱平定后,司马绍下令不再问罪于王敦一众官属,又分别以应詹为江州刺史、刘遐为徐州刺史、陶侃为荆州刺史、王舒为湘州刺史,重整各州形势,消除王敦以琅琊王氏宗族占据诸州以凌弱皇室的失衡情形。其性情孝顺,文韬武略,聪明有机断。他在位期间,制衡权臣世家,推动南方社会安定发展,平定王敦叛乱,保持与江东士族和谐关系,稳定东晋王朝的局势,对安定国家大局和皇室权威影响深远。原创 2024-07-08 09:07:33 · 163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晋朝(西晋)
【历史】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晋灭吴之战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一举灭东吴,实现统一的战争。八王之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汝南王司马亮: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楚王司马玮: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赵王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齐王司马冏:晋文帝司马昭之孙,晋武帝司马炎之侄。原创 2024-07-07 11:54:09 · 1143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三国
三国时期”一般是指“三国(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曹丕篡汉】东汉末年,皇权衰落, 群雄割据。曹操挟持 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逐步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掌握汉末实权。公元220 年正月,曹操病死,其次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并逼早已徒具虚名 的汉献帝“ 禅让”。同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十月二十九日, 丕登坛受禅,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原创 2024-07-07 11:49:12 · 755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汉朝(东汉)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在位33年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舂陵起兵】西汉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到了汉成帝之时,成帝昏聩不堪,委政母族。致使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了朝政大权;又专宠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原创 2024-07-06 13:23:22 · 252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汉朝(西汉)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26年。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汉高帝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庶长子:是古代一种名分,妾室所生之子称为庶子,其中年龄最大的称之为庶长子。黄老之术:黄老之术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名。原创 2024-07-06 08:30:00 · 270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人的祖先大费( 也叫伯益,又称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华夏族,嬴姓,中国上古人物)是黄帝之孙颛顼(zhuān xū)的后裔 ,舜赐其嬴姓。 秦朝的国号来自于地名。早期的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原创 2024-07-05 09:12:54 · 1105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战国
西秦,东齐,北燕,南楚,中间韩赵魏战国时期(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韩昭侯、赵武灵王、魏惠王、齐威王、楚悼王、燕昭王,以及秦始皇。以狐偃、赵衰、贾佗、魏武子、先轸最为有名,他们又被称为晋文公身边的五贤士。三军六卿制。原创 2024-07-05 08:59:57 · 762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春秋
一日,大夫伍举进见庄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大王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在朝堂上,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原创 2024-07-04 10:01:49 · 853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前1046-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周,定都镐[hào]京,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骊山烽火,失信于诸侯。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原创 2024-07-04 09:21:52 · 808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商朝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 (bó)建立商朝。原创 2024-07-03 10:00:54 · 732 阅读 · 0 评论 -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夏朝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延续约470年。夏朝是由氏族为核心发展形成的国家,所谓的氏族是原始社会基本的、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人类最早的群体。夏是由十多个姒(sì)姓部落所组成,夏后氏在这些部落中居于领导地位。尧、舜时期逐步强大,鲧治水失败被杀。鲧(gǔn)子禹,继承父业,并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得到众多部落首领的支持拥护,成为诸夏族最高领导者,并逐步建立了夏族王权,建立者为大禹,亦又说是启。原创 2024-07-03 08:58:32 · 88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