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双碳” 目标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方向。我国也明确提出要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和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域,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关键领域,建设绿电直供零碳园区是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国家 “双碳” 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建设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痛点解析
基础设施亟待改造
弱电系统、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老化,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关注,服务感知差。
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缺乏前瞻性规划,智慧化建设碎片化,不成体系,建成即落后。
智慧化服务不足
能耗双控及碳达峰管理缺乏数据支撑,安全环保缺乏有效管理手段,节能投资回报率低。
信息孤岛难以打破
各业务信息系统并存,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数据难以集中,不能有效利用。
管理运营能力薄弱
管理方式粗放,现场抄表费时费力,人工统计分析困难,工作量巨大,运营成本高,安全保障弱,招商引资困难,收费困难。
管理对象多、难度大
设备、入驻企业、资产、访客等管理对象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效率低。
什么是绿电直供零碳园区?
绿电直供零碳园区是一种通过直接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园区提供电力的新型园区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了园区的碳中和目标。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的核心在于“绿电直供”,即直接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向园区内的用户供电,避免了传统电网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和碳排放。
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的意义
推动能源转型
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加速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关键于能源可持续发展。
助力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
能大幅减少甚至消除传统电力的碳排放,有力支持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对全球气候行动有积极示范效应。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传输损耗,零碳园区运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和优化能源,提升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
吸引绿色能源需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入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绿色、低碳、高端,增强园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长远来看,绿电成本下降及政策优惠将降低企业用电和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入驻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的企业,通过使用绿电,展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度,提升了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增强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可和信任。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产业链协同,包括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安装、运维和智能电网技术研发等,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实现绿电直供和园区零碳目标,需研发应用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能源领域技术提升。
建设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的核心解决方案
能源转型:清洁能源+储能技术
绿电直供零碳园区的核心在于能源供给的绿色化。通过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储能系统(如电池储能、氢能储能),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和高效利用。
安科瑞微电网能源管理平台,为园区量身定制了一套贯穿 “源 - 网 - 荷 - 储 - 充” 全流程的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园区搭建起智能且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大步向碳中和目标迈进。
智能化管理:数字技术赋能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生产、存储与消费。
绿色建筑与交通:全场景低碳化
零碳园区不仅关注能源供给,还注重建筑和交通的低碳化。通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减少园区的碳足迹。
循环经济:资源高效利用
零碳园区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废弃物回收、污水处理和能源梯级利用,形成闭环经济模式。
政策与金融支持:推动规模化发展
零碳园区的建设需要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
结语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绿电直供零碳园区将逐渐成为未来园区发展的主流模式。同时,随着智能电网和能源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绿电直供零碳园区不仅能够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还将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示范和借鉴。通过推广绿电直供零碳园区模式,我们可以逐步实现能源供应的清洁化和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推动全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