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女儿的书桌上翻开一本书,讲近代女作家的故事,秋瑾、张爱玲、萧红.....等。因为九年级学生读的名著里有一本书叫《呼兰河传》,所以就对萧红的名字有印象,索性翻到介绍萧红的那一部分读一读。
她生于东北呼兰河畔,童年孤独,成年后逃离封建家庭,却在战乱与贫困中辗转漂泊。她的生命充满苦难:被亲人抛弃、遭遇情感背叛、贫病交加,但她的笔始终未停,用文字记录下底层人民的挣扎与坚韧。
她的作品《呼兰河传》《生死场》没有宏大的英雄叙事,只有小人物的悲欢。她写麻木的村民、痛苦的女性、无声的死亡,字里行间透着冷峻的悲悯。她的文字像一把刀,剖开旧社会的腐朽,也像一盏灯,照亮被遗忘的角落。31岁,她在战火中病逝于香港,临终前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下一本书《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