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前端开发的朋友一定知道:写代码只是其中一步,真正的工作流会涉及 编辑器、构建工具、调试工具、测试工具、性能工具 等一整套工具链。
很多新同学问我:前端常用开发工具有哪些?
我整理了一份清单,既有入门必备,也有进阶使用,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下。
一、写代码:编辑器和 IDE
这是最基本的工具,选择一款顺手的编辑器,能让开发效率翻倍。
- VS Code:插件生态极其丰富,前端开发的默认选择。
- WebStorm:智能提示和重构能力更强,适合长期项目;缺点是收费。
- Sublime Text:轻量、启动快,但生态活跃度下降。
我的习惯是日常用 VS Code,团队大项目上用 WebStorm。
二、构建与打包工具
前端项目几乎都需要构建工具,把源码打包成浏览器能跑的形式。
- Vite:开发体验最佳,热更新快,适合 Vue/React。
- Webpack:生态最强,能处理任何复杂需求,但配置繁琐。
- Rollup:更适合库打包,产物简洁。
- Parcel:零配置,上手简单。
我个人常用组合:开发用 Vite,上线用 Webpack 优化。
三、调试工具
调试是前端日常工作的大头。
- Chrome DevTools:前端调试首选,断点、网络、性能分析全都有。
- Safari Inspector:做 iOS 页面或 WebView 调试时必不可少。
- WebDebugX:如果涉及 H5 页面嵌入 App,跨端调试就特别关键。WebDebugX 支持在 Windows、Mac、Linux 上远程调试 iOS 和 Android WebView,能直接查看 DOM、CSS、JS 和网络请求,非常省事。
我的经验:桌面调试靠 DevTools,移动端调试靠 Safari Inspector + WebDebugX。
四、测试与代码质量工具
保证代码质量,才能减少线上 bug。
- ESLint:静态检查,规范团队代码风格。
- Prettier:自动格式化,保证代码美观统一。
- Jest:单元测试利器,Vue/React 都能配合。
- Cypress:端到端测试工具,模拟完整用户操作。
我的经验:小项目只需要 ESLint+Prettier,大项目则必须加 Jest 和 Cypress。
五、性能与优化工具
性能优化是上线前必须做的步骤。
- Lighthouse:检测网页性能、SEO、可访问性。
- Webpack Bundle Analyzer:可视化打包结果,帮助找到“大块头”。
- Charles / Fiddler:抓包和接口调试,尤其适合联调阶段。
我的习惯:上线前一定跑一遍 Lighthouse,再用 Bundle Analyzer 做体积优化。
六、我的常用工具组合推荐
如果你想搭建一条高效的前端工作流,可以参考以下组合:
- 编辑器 → VS Code / WebStorm
- 构建工具 → Vite(开发)+ Webpack(生产)
- 调试工具 → DevTools + Safari Inspector + WebDebugX(跨端)
- 测试工具 → ESLint + Jest + Cypress
- 优化工具 → Lighthouse + Bundle Analyzer
这样基本能覆盖前端开发的常见需求,从写代码到跨端调试,再到上线优化。
所以,前端常用开发工具有哪些?
我的体会是:
- 入门必备:VS Code、DevTools、Vite;
- 项目开发:WebStorm、Webpack、Jest、Cypress;
- 跨端场景:一定要有 WebDebugX 来补齐 WebView 调试短板;
- 上线优化:Lighthouse + Bundle Analy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