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与传统型数据库的区别

数据仓库 操作型数据库
面向主题 面向应用
容量巨大 容量相对较小

数据是综合的或提炼的

数据是详细的
保存历史的数据 保存当前数据
通常数据是不可更新的 数据是可更新的
操作需求是临时决定的 操作需求是事先可知的
一个操作存取一个数据集合 一个操作存取一个记录
数据相对冗余 数据非冗余
操作相对不频繁 操作较频繁
所查询的是经过加工的数据 所查询的是原始数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超市的经营者希望将经常被同时购买的商品放在一起,以增加销售;保险公司想知道购买保险的客户一般具有哪些特征;医学研究人员希望从已有的成千上万份病历中找出患某种疾病的病人的共同特征,从而为治愈这种疾病提供一些帮助……对于以上问题,现有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工具无法给出答案。因为无论是查询、统计还是报表,其处理方式都是对指定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字处理,而不能对这些数据所包含的内在信息进行提取。随着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数据量激增,人们希望能够提供更高层次的数据分析功能。为此,数据仓库应运而生。   数据仓库的概念及特点   数据仓库概念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出现是在号称“数据仓库之父”William H.Inmon的《建立数据仓库》一书中。随着人们对大数据系统研究、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深刻识认和不断完善,在总结、丰富、集中多行企业信息的经验之后,为数据仓库给出了更为精确的定义,即“数据仓库是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相关的、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仓库并没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也没有成熟的基本模式,且更偏向于工程,具有强烈的工程性。因此,在技术上人们习惯于从工作过程等方面来分析,并按其关键技术部份分为数据的抽取、存储与管理以及数据的表现等三个基本方面。   ⑴数据的抽取:数据的抽取是数据进入仓库的入口。由于数据仓库是一个独立的数据环境,它需要通过抽取过程将数据从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外部数据源、脱机的数据存储介质中导入到数据仓库。数据抽取在技术上主要涉及互连、复制、增量、转换、调度和监控等方面。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不要求与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保持实时同步,因此数据抽取可以定时进行,但多个抽取操作执行的时间、相互的顺序、成败对数据仓库中信息的有效性则至关重要。   ⑵存储和管理:数据仓库的真正关键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仓库的组织管理方式决定了它有别于传统数据库,同时也决定了其对外部数据的表现形式。要决定采用什么产品和技术来建立数据仓库的核心,则需要从数据仓库的技术特点着手分析。   ⑶数据的表现:数据表现实际上相当于数据仓库的门面,其性能主要集中在多维分析、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方面。而多维分析又是数据仓库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多维分析领域的工具和产品更加注重提供基于Web前端联机分析界面,而不仅仅是在网上发布数据。   提到数据仓库,人们难免会想到仅有一字之差的数据库,那么,数据仓库和我们经常提到的数据库有哪些区别呢?为什么要使用数据仓库呢?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