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其快速而精确转换波束的能力使雷达能够在1min内完成全空域的扫描。所谓相控阵雷达是由大量相同的辐射单元组成的雷达面阵,每个辐射单元在相位和幅度上独立受波控和移相器控制,能得到精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雷达工作时发射机通过馈线网络将功率分配到每个天线单元,通过大量独立的天线单元将能量辐射出去并在空间进行功率合成,形成需要的波束指向。下图是相控阵雷达实际应用产品图。
有源相控阵雷达代表着当前雷达的最先进技术,相控阵指的是“相位被控的阵列”,相控阵雷达也就是由“相位被控的阵列”组成的雷达。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无源相控阵雷达都是在一个阵面上放置了大量的辐射器组成整体阵列,也就是所谓的小天线,与无源相控阵雷达最大的不同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每个辐射器后面都安装一个独立的T/R组件,T/R组件的作用是对发射/接收信号的放大以及对信号幅度、相位的控制等等,可以说一部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的数量决定了这部雷达的功率、最大探测距离以对不同距离上目标的探测能力等性能。相控阵雷达主机方案如下:
相控阵雷达核心器件是FPGA、DSP等数据处理单元和TR组件进行信号收发以及滤波。FPGA以及DSP主要实现整机时序控制、波形产生、幅相校正、DBF、脉压等功能,部分射频集成模块采用无线电标杆产品AD9361。而每个芯片都集成了两路12位的ADC和DAC用作收发,并且AD9361的每个通道均支持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两种模式。以F-35战斗机搭载的AN/APG-81雷达为例,这部雷达大约有1600个T/R组件。
相控阵雷达方案对于电源系统需求有几大特点:
1:FPGA、DSP等芯片功耗较高对于电流需求较大,一般电流需求大于1A;
2:电源输出纹波低,FPGA、DSP等核压和Serdes供电要求纹波一般小于20mV,TR组件等收发链路对于纹波要求更高,最好低于10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