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财经统计学21年本科毕业生,但数学水平和代码能力很一般
-
第一份工作是市场咨询外企,base北京
- 工作内容:主要是做商业模型相关的数据分析,工具常用excel和spss,coding占比约10%(r/python),英文环境但必须英文沟通的业务较少;22年基本不加班,23年加班较多(在我本身业务更熟练的前提下)而且无加班费无奖金无调休。博主认为好工作要么不用个人创造适合躺平,要么需要个人创造钱和自由度都给够,但咨询的数分(仅指博主的工作)就是屎上雕花,项目全是既没自由度也不能躺平的,做得人很虚无;
- 待遇:本科应届生但是社招(。),一年到手大概10w出头,没有餐补房补以及其他补贴,好在公积金12%和年假15天(但不一定能休);每年调薪,23年职级不变但年薪多了1w;
- 人际:同事相处比较轻松,但直线领导有时会摆脸色,博主自认为工作态度良好、对公情绪稳定,但长时间就有点难捱了(这一块业务在国内只有我和领导两个人,要高频沟通);
- 发展:大职级是analyst→manager→director这样,晋升标准是工作年限和产出;但领导不爱培训或者讨论专业技能(领导虽然脸臭但对博主工作能力没有不满,证据是博主走后来的研一实习生不到一个月被劝退了……)(可能领导也因为屎上雕花很虚无),感觉学不到什么新东西。
-
因为钱多事少离家近一样没占上,而且22-23年咨询的环境越来越不好、24看不到一点好转迹象(跳槽完发现是真的),遂准备换工作
-
目标是广深的数据分析相关工作,行业主要看医药相关,待遇必须五险一金双休+薪酬持平(主要是生活成本不同,10w在北京体感约等于7w在广东)
-
大概24年1月就开始在招聘软件狂投简历,收到笔/面试的概率10%~20%,进展最多是一个新消费公司的数据分析组长的岗位,面到总监挂了
HR电话面
大概一月底收到了迈瑞HR的电话,主要是问当前工作情况、介绍岗位内容和约面试时间。博主当时以为这个岗是HR(虽然差别不大),只是想着增加面试经验就答应了。
部门主管一面
博主是线上腾讯会议面,有个体验很不好的点是面试官既不开摄像头也不做自我介绍(传统制造业本色初见端倪),连对面几个人都不知道。问题大概包括:
- 自我介绍,强调要说满5分钟,而且要介绍工作以外的内容;
- 介绍上一段工作经历(详细说一个项目),问印象最深刻的项目;
- 针对上一段工作经历的提问:是否背业绩KPI、跨部门沟通频率如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介绍自己的优缺点;
- 针对应聘岗位的提问:是否了解工作内容、是否接受加班、期望薪水;
- 英文自我介绍和简单提问,有点像四六级口试。
面试时间大约40分钟;下午3点面完,当天就收到HR通知约第二天的二面。
总监二面
相比主管面,总监面感觉只是走个过场(博主当时感觉要不稳了要不凉了)。总监虽然没开摄像头但介绍了一下自己是xx职位的xx,问的问题也比较形而上学,大概包括:
- 简短的自我介绍、工作经历介绍;
- 对岗位的了解和投递理由。
然后是Q&A(主管面没有),博主问了职业发展路径,总监很详细耐心回答了,感觉会更尊重面试者。
笔试
一面后HR会微信发一个excel表(。),大概10-15个操作要求,做完回复就行(可能线下是现场限时做)。涉及内容基本就vlookup公式、数据透视表、作图,都很基础。
发offer
笔试回复给HR隔天就收到消息说可以发offer了,HR会打电话沟通待遇,回复确认了再去走流程发正式offer邮件(大概隔了一周),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自由选择入职时间。
……待遇一定要问社保缴纳基数(。)
博主万万没想到给的待遇差不多是当时招聘软件写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比期望薪水高不少,当即为钱折腰。
其他
- 合同3年试用期3个月,不过博主这种和研发一点不沾的岗位也要签2年期的竞业,真的很离谱……但想着大不了润了就去读书,也还好。
- 3个月的试用期学习强度会比较大,虽然不难,但是很琐碎很需要花时间。转正会有正式的答辩,还要综合试用期内的产出和表现,而且这个成绩大概率影响到年终奖评级。
- 岗位内容总体而言是算各种KPI(。),但会涉及数据库和可视化软件操作;年初年末还会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非常过程管理。
- 公司离谱的行政规章很多,但实际执行力度并不是100%。比如dress code周一到周四不能穿T恤、女性不能穿短于膝盖的裙子,其实每天都能见到……感觉还是取决于部门领导的风格,比如有些部门弹性上班,博主部门就严格按8:30开始工作。
- 工作时间8:30-12:00 + 13:30-18:00,博主部门是非常规律的月中到点走月初月末加班。周末到公司加班够一定时限有调休和餐补,每月餐补固定600+,食堂早中晚都有餐食供应。会给发午休用的睡垫,茶水间有零食饮料咖啡机。
- 每月10号发薪,每月可以申请电话补贴,年初可以申请去年的租房补贴(23年每人3k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