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天地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u/1262204112

 

                 (北京卫星遥感地图)
遥感“Remote 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远距离不接触“物体”而获得其信息。它通过遥感器“遥远”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有关地物目标、或地区、或现象的信息。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探测、分析和研究地球资源与环境,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技术。

遥感过程:

  
(1)信息源。所有的被动遥感所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辐射能。太阳能的波谱范围,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等,它是不同辐射波段的综合。它的强度随时间、地点而变化。被动遥感正是依赖于地表特征反射太阳辐射能或自身发射的能量。
  (2)在大气中传播。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层,部分被大气中的微粒(大气分子 —— CO2、O3、H2O、N2等,气溶胶 —— 水汽、烟、尘埃等)散射和吸收,使能量衰减。这种大气衰减效应随波长、时间、地点而变化。如多数散射与波长有关,蓝光散射最强,致使天空呈蓝色。大气吸收作用使连续的太阳辐射光谱变得“残缺不全”,其中有些大气吸收作用较弱,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只有那些波长位于大气窗口的能量才能够通过大气层,并经大气衰减后到达地表。这使太阳辐射的连续光谱中部分波段不能到地表,并使光谱分布发生变化。
  (3)到达地表的能量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地表特征是十分复杂的。它是由生物、地质、水文、地貌、人文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即自然和人文经济景观。这些因素的大小、形状、排列、数量等均随时间、地点而变化。不同波长的能量到达地表被选择性地反射、吸收、透射、折射等。以树为例,树主要通过树叶内部的结构、组分,对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波谱响应。对红外波段高反射,对绿光低反射,对红光、蓝光吸收,并用于光合作用。
  (4)再次大气传播。地表反射或发射的能量,再次通过大气,再次能量衰减。此时的能量已不同于进入大气层时的较为均一的能量,而是包含着不同地表特征波谱响应的能量。它再次经大气吸收、散射等作用而衰减。此次的大气效应,对遥感影响较大。它不仅使遥感器接收的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而且由于散射产生天空散射光使遥感影像反差降低并引起遥感数据的辐射、几何畸变、图像模糊,直接影响到图像清晰度、质量和解译精度。
  (5)遥感系统指不同的遥感平台和遥感器的组合。遥感通过不同的遥感系统采集数据。其中,被动遥感系统----记录地表反射或发射的电磁辐射,如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等;主动遥感系统 —— 通过人为发出电磁能量,然后通过遥感系统记录其返回的辐射能,如微波雷达或声纳。通常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组成不同的遥感系统。不同的遥感系统均有它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在数据获取过程中伴随有不同的几何、辐射畸变。因而,在运用各种遥感数据时,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及误差并设法对误差加以纠正。
  (6)图像数据产品。遥感仪器所记录的地表反射、发射电磁波谱特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模拟图像,如摄影图像;一是数字图像数据,如用扫描仪得到的亮度值矩阵。两者可以相互转换,或模数变换(A/D)或数模变换(D/A)。
  (7)数据处理、分析与解译。由于在遥感数据获取过程中,要产生误差,并丢失部分信息,因而遥感数据仅是应用分析中数据源的一部分。在对遥感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非遥感的辅助数据是很有价值的。辅助数据不仅用于对遥感数据的补充与纠正,而且用于对遥感最终结果的分析与精度评价。辅助数据主要包括:野外站点采集和调查数据、实验室数据,以及各类专题图如土壤、土地利用、水文、地貌、行政区划图等,各类统计资料,如人口统计、作物统计等。这些空间和属性数据需要借助GIS支持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