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排序 原理及java实现

1、原理和基本思想

希尔排序是基于插入排序的俄译中快速排序方法算法。在插入排序中,如果一个最小的数字在最后一个,那么想要把它移动到最前面就需要移动n-1次,因为她每次都是相邻的元素交换。而希尔排序就是:交换不相邻的元素从而快速实现数据的局部排序。
希尔排序也称之为“缩小增量的排序”,基本原理:采用“跳跃式分割”的策略,将相聚某个增量的记录组成一个序列。
希尔排序是对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优化和升级。
时间复杂度: 希尔排序的关键并不是随便分组后的个字排序,而是将相隔某个“增量”的记录组成一个子序列,实现跳跃式的移动,式的排序的效率提高。其中这个“增量”的值,最后一个必须等于1。最好时间复杂度和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O(nlogn),最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2.排序过程举例分析:

以数{ 23,59,64,16,57,94,21,65,18,33}为例,其中增量h的序列为{ 5,2,1}
第一轮排序,h=5:
23,21,64,16,33,94,59,65,18,57
第二轮排序,h=3:
18,16,23,21,33,57,59,65,64,94
第三轮排序,h=1:
16,18,21,23,33,57,59,64,65,94

希尔排序的java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 23, 59, 64, 16, 57, 94, 21, 65, 18, 33 };
        shellSort(a);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i]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 {
        if (a == null || a.length <= 1)
            return;

        // 设置增量h
        int h = a.length / 2;
        // 确定增量h的范围
        while (h >= 1) {
            // 确定这个增量循环多少次 a.length-h 次
            for (int i = h; i < a.length; i++) {
                // 确定每个位置的数据循环多少次 通过j -= h来确定
                // 进行插入排序
                for (int j = i - h; j >= 0; j -= h) {
                    if (a[j] > a[j + h]) {
                        int temp = a[j];
                        a[j] = a[j + h];
                        a[j + h] = temp;
                    }
                }
            }
            h = h / 2;
        }
    }

}

第二个for循环这里很难理解,参考http://blog.csdn.net/jianyuerensheng/article/details/51258460的图来思考。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