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 第三章 操作系统

一、存储管理

  1. 硬盘容量分为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两种,计算公式如下: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eg: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中给出硬盘的面数为8,每面的磁道数为(30-10)×10÷2×16,每磁道扇区数为16,每扇区512字节,因此其格式化容量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换算成MB单位时再除以1024*1024。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常用的I/O接口编址方法有两种:一是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二是单独编址。
    与内存单元统一编址方式下,是将I/O接口中有关的寄存器或存储部件看作存储器单元,与主存中的存储单元统一编址。这样,内存地址和接口地址统一在一个公共的地址空间里,对I/O接口的访问就如同对主存单元的访问一样,可以用访问内存单元的指令访问I/O接口。
    I/O接口单独编址是指通过设置单独的I/O地址空间,为接口中的有关寄存器或存储部件分配地址码,需要设置专门的I/o指令进行访问。这种编址方式的优点是不占用主存的地址空间,访问主存的指令和访问接口的指令不同,在程序中容易使用和辨认。

  3. 磁盘调度管理中,先进行移臂调度寻找磁道,再进行旋转调度寻找扇区。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从题目给出的段号、页号、页内地址位数情况,可以推算出每一级寻址的寻址空间。如:已知页内地址是从第 0 位到第 11 位,共 12 个位,所以一个页的大小为:212=4K。页号是从第 12 位到第 23 位,共 12 个位,所以一个段中有 212=4096 个页。段号是从第 24 位到第 31 位,共 8 个位,所以一共有 28=256 个段。

  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段号数量210=1024,段内最大页数210=1024,页大小212=4096字节。

  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a我们可以看出,MOVE执行属于页面0和1,而Data1属于页面2和3,Data2属于页面4和5,另外,结合图b可以看出,编号为1、2、3、4、5的页面都不在内存中,如果要取这几个页面的数据,必须先将其置换进内存,因此总共是5次缺页中断,其中取指令产生1次缺页中断,取Data1和Data2操作数分别产生2次缺页中断。

  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根据题意,页面变换表中状态位等于0和1分别表示页面不在内存或在内存,所以0、2和3号页面在内存。
    当访问的页面1不在内存时。系统应该首先淘汰未被访问的页面,因为根据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最近未被访问的页面下次被访问的概率更小;
    如果页面最近都被访问过,应该先淘汰未修改过的页面。因为未修改过的页面内存与辅存一致,故淘汰时无须写回辅存,使系统页面置换代价小。经上述分析,0、2和3号页面都是最近被访问过的,但0和2号页面都被修改过而3号页面未修改过,故应该淘汰3号页面。

  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 P5 运行完后释放空间时,发现其释放的空间上下方都有空闲区,故将两个空闲区与自身要释放的空闲区合并,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空闲区,导致系统的空闲区数量上减1。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要释放空闲区相邻的上下方空闲区

二、设备管理

  1. 计算机运行过程中,CPU需要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采用中断方式和DMA方式控制技术时,CPU与外设可并行工作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缓存:在块设备输入时,假定从磁盘把一块数据输入到缓冲区的时间为T,缓冲区中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M,而系统处理(计算)的时间为C,如图(a)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第一块数据送入用户工作区后,缓冲区是空闲的,可以传送第二块数据。这样第一块数据的处理C1与第二块数据的输入T2是可以并行的,如图(b)所示,依次类推。系统对毎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T)+M。因为当T>C时,处理时间为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5=15,Doc1文件的处理时间为1510+2=15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缓存:双缓冲工作方式基本方法是在设备输入时,先将数据输入到缓冲区1,装满后便转向缓冲区2。此时系统可以从缓冲区1中提取数据传送到用户区,最后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图(c)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缓冲可以实现对缓冲区中数据的输入T和提取M,与CPU的计算C,三者并行工作,如图(c)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双缓冲进一步加快了I/O的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在双缓冲时,系统处理一块数据的时间可以粗略地认为是Max(C,T)。如果C<T,可使块设备连续输入;如果C>T,则可使系统不必等待设备输入。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采用双缓冲需要花费的时间为10
    10+5+2=10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单缓存:在块设备输入时,假定从磁盘把一块数据输入到缓冲区的时间为T,缓冲区中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M,而系统处理(计算)的时间为C,如图(a)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第一块数据送入用户工作区后,缓冲区是空闲的就可以传送第二块数据。这样第一块数据的处理C1与第二块数据的输入T2是可以并行的,依次类推,如图(b)所示。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T)+M。因为,**当T>C时,处理时间为M+T;当T<C时,处理时间为M+C。**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5+5=20,Docl文件的处理时间为2010+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缓存: 双缓冲工作方式基本方法是在设备输入时,先将数据输入到缓冲区1,装满后便转向缓冲区2。此时系统可以从缓冲区1中提取数据传送到用户区,最后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图(c)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缓冲可以实现对缓冲区中数据的输入T和提取M,与CPU的计算C,三者并行工作,如图(d)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双缓冲进一步加快了I/O的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在双缓冲时,系统处理一块数据的时间可以粗略地认为是Max(C,T)。如果C<T,可使块设备连续输入;如果C>T,则可使系统不必等待设备输入。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5,釆用双缓冲需要花费的时间为15
    10+5+1=15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访问一个数据块的时间应为寻道时间加旋转延迟时间及传输时间之和。根据题意,每块的旋转延迟时间及传输时间共需120ms,磁头从一个磁道移至另一个磁道需要6ms,但逻辑上相邻数据块的平均距离为10个磁道,即读完一个数据块到下一个数据块寻道时间需要60ms。通过上述分析,本题访问一个数据块的时间T=120ms+60ms=180ms,而读取一个100块的文件共需要18000ms。

  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27/9=3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3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27ms (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9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222ms。因为处理前8个记录(即R1,R2,…,R8)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9时间:8X27ms+6ms=222ms。
    对于第二种情况,若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1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2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9个记录的总时间为: 9X (3ms (读记录)+3ms (处理记录))=9X6ms=54ms

三、进程管理

  1. PV操作利用信号量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进程同步与互斥工具,可以实现资源的互斥使用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由于信号量S是一个互斥信号量,表示半成品箱当前有无生产者使用,所以初值为1。
    信号量S1表示半成品箱容量,故其初值为n。当生产者甲不断地将其工序上加工的半成品放入半成品箱时,应该先测试半成品箱是否有空位,故生产者甲使用P(S1)。
    信号量S2表示半成品箱有无半成品,初值为0。当生产者乙从半成品箱取出继续加工前应先测试半成品箱有无半成品,故生产者乙使用P(S2)。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P1是P3和P4的前驱,当P1执行完成后,应通知P3和P4,故应采用V(S1) V(S2)操作分别通知P3和P4;同理,P2是P3和P5的前驱,当P2执行完后,应通知P3和P5,故应采用V(S3)V(S4)操作分别通知P3和P5。
    a:V(S1) V(S2)
    b:V(S3) V(S4)

    因为P3是P1和P2的后继,当P3执行前应测试P1 和P2是否执行完,故应采用P(S1) P(S3)操作分别测试P1和P2是否执行完;又因为P3是P4和P5的前驱,当P3执行完应通知P4和P5,故应采用V(S5)V(S6)操作分别通知P4和P5。
    c:P(s1) P(s3)
    d:V(s5) V(s6)

    因为P4是P1和P3的后继,当P4执行前应测试P1和P3是否执行完,故应采用P(S2) P(S5)操作分别测试P1和P3是否执行完;又因为P5是P2和P3的前驱的后继,当P5执行前应测试P2和P3是否执行完,故应采用P(S4) P(S6) 操作分别测试P2和P3是否执行完。
    e:P(S2) P(S5)
    f:P(S4) P(S6)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前驱图,P1进程执行完需要通知P2进程,故需要利用V (S1)操作通知P2进程,所以空a应填V (S1); P2进程需要等待P1进程的结果,故需要利用P (S1)操作测试P1进程是否运行完,所以空b应填P (S1);又 由于P2进程运行结束需要利用V (S2)、V (S3)操作分别通知P3、P4进程,所以空c应填V (S2)、V (S3)。
    a:V(S1)
    b:P(S1)
    c:V(S2) V(S3)

    根据前驱图,P3进程运行前需要等待P2进程的结果,故需执行程序前要先利用1个P操作。又因为P3进程运行结束后需要利用1个V操作通知P5进程。
    d:P(S2)
    e:V(S4)

    根据前驱图,P4进程执行前需要等待P2进程的结果,故空f处需要1个P操作;P5进程执行前需要等待P3和P4进程的结果,故空g处需要2个P操作。
    f:P(S3)
    g:P(S4) P(S5)

  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进程P2、P3等待P1的结果,因此当P1执行完毕需要使用V操作通知 P2、P3,即 a 处填 V (SI) V (S2),b 处应填P (S1)。 根据题意,进程P3要执行需要测试P1、P2有没有消息,故应该在c处填P (S2)、P (S3)。当P3执行完毕需要使用V操作通知P4,即在d处填P (S4)。
    a:V(S1) V(S2)
    b:P(S3)

    根据题意,进程P2、P3等待P1的结果,因此当P1执行完毕需要使用V操作通知 P2、P3,即 a 处填 V (SI) V (S2),b 处应填P (S1)。 根据题意,进程P3要执行需要测试P1、P2有没有消息,故应该在c处填P (S2)、P (S3)。当P3执行完毕需要使用V操作通知P4,即在d处填P (S4)。
    c:P(S2) P(S3)
    d:P(S4)

  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1没有前驱,P2的前驱是P1,P3的前驱是P1、P2,P4的前驱是P2,P5的前驱是P3、P4。 前驱就是指只有在前驱进程完成后,该进程才能开始执行。由图可知,这里进程之间有6条有向弧,分别表示为P1->P2,P1-P3,P2->P3,P2->P4,P3->P5,P4->P5,各个进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我们需要设定6个信号量(S1、S2、S3、S4、S5、S6),利用PV操作来控制这些过程。
    对于第一个空,P1执行完成之后,需要通知P2、P3可以开始,此处需要V(S1)、V(S2)操作分别唤醒P2、P3进程,已有V(S1),此处需要填写V(S2)。
    对于第二个空,P2执行之前,需要检查P1进程是否完成,因此需要通过P(S1)操作来判定,P1是否完成。
    对于第三个空,在P3执行之前,需要检查P1、P2进程是否完成,因此需要通过P(S2)、P(S3)操作来判定P1、P2是否完成,已有P(S2),此处填写P(S3)。
    对于第四空,P3执行完成后,需要通知P5进程可以开始,此处需要通过V(S5)操作唤醒P5进程;
    对于第五空,P4进程完成后,需要通知P5进程可以开始,此处需要通过V(S6)操作唤醒P5进程;
    对于第六空,P5进程开始之前,需要检查P3、P4进程是否已完成,因此需要P(S5)、P(S6)操作来判断P3、P4是否完成。

  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量初值等于资源数量,即为2,由于同时最多有2个进程访问打印机,其余进程必须处理等待状态,故S的最小值为-(n-2)。

  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页面大小为4K,逻辑地址2D16H所在页号为2,页内地址为D16H,查页表后可知物理块号为4,该地址i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物理块号4拼接上页内地址D16H,即十六进制4D16H。

  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全状态是指系统能按某种进程顺序(P1,P2,…,Pn),来为每个进程Pi分配其所需的资源,直到满足每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使每个进程都可以顺利完成。如果无法找到这样的一个安全序列,则称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本题进程的执行序列已经给出,我们只需将四个选项按其顺序执行一遍,便可以判断出现死锁的三个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P1→P2→P4→P5→P3是不安全的序列。因为在该序列中,进程P1先运行,P1尚需资源数为(4,2,0),假设将资源R1分配2台给进程P1,则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0,0,1),将导致系统所有的进程都不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
    P5→P2→P4→P3→P1是安全的序列。因为所有的进程都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 如下表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2、 P5→P2→P4→P3→P1具体分析如下: .
    ①进程P5运行,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2,0,1),P5尚需资源数为(1,0,1),系统可进行分配,故进程P5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释放P5占有的资源数(1,1,0),系统可用资源数为(3,1,1)。
    ②进程P2运行,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3,1,1),P2尚需资源数为(1,1,1),系统可进行分配,故进程P2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释放P2占有的资源数(2,1,0),系统可用资源数为(5,2,1)。
    ③进程P4运行,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5,2,1),P4尚需资源数为(2,2,1),系统可进行分配,故进程P4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释放P4占有的资源数(1,1,1),系统可用资源数为(6,3,2)。
    ④进程P3运行,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6,3,2),P3尚需资源数为(3,0,1),系统可进行分配,故进程P3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释放P3占有的资源数(3,1,0),系统可用资源数为(9,4,2)。
    ⑤进程P1运行,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9,4,2),P1尚需资源数为(4,2,0),系统可进行分配,故进程P1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释放P1占有的资源数(1,1,1),系统可用资源数为(10,5,3)。
    3、P4→P2→P1→P5→P3 是不安全的序列。因为在该序列中,进程P4先运厅,P4尚需资源数为(2,2,1),假设将资源R1分配2台给进程P4,则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0,0,1),将导致系统所有的进程都不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
    4、P5→P1→P4→P2→P3是不安全的序列。因为在该序列中,进程P5先运行,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2,0,1),P5尚需资源数为(1,0,1),系统可进行分配,故进程P5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释放P5占有的资源数(1,1,0),系统可用资源数为(3,1,1)。进程P1运行,P1尚需资源数为(4,2,0),假设将资源R1分配3台给进程P1,则系统剩余的可用资源数为(0,1,1),将导致系统中的进程P1、P2、P3和P4都不能作上能完成标志“True”。

  10. 系统采用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当执行一次P操作表示申请一个资源,信号量S减1如果S<0,其绝对值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

  11. 如果系统采用信箱通信方式,当进程调用Send原语被设置成“等信箱”状态时,其原因是指定的信箱存满了信件,无可用空间。

  12. 分时系统中是将把CPU的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各个终端用户,当系统中的用户数为n、时间片为q时,那么系统对每个用户的响应时间等于n*q

  13. 假设并发进程数:m
    每个进程都需要资源数:a
    则不发生死锁的最少数目计算公式为: (a-1)*m+1

  14. 在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都可以共享该进程所拥有的资源,如访问进程地址空间中的每一个虚地址;
    访问进程拥有已打开文件、定时器、信号量机构等,但是不能共享进程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四、文件管理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系统中字长为32位,可记录32个物理块的使用情况,这样0〜31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1个字中描述,32〜63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2个字中描述,……,4064〜4095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128个字中描述,4096〜4127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129个字中描述。 根据题意,若磁盘的容量为200GB,物理块的大小为1MB,那么该磁盘就有204800个物理块(即200X1024),位示图的大小为204800/32=6400个字。

  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计算机系统中的字长为32位,每位可以表示一个物通块的“使用”还是“未用”,一个字可记录32个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又因为磁盘的容量为300GB,物理块的大小为4MB,那么该磁盘有300*1024/4=76800个物理块,位示图的大小为76800/32=2400个字。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字长为64位,那么利用位示图表示时每个字能够表示64个物理块的存储情况; 磁盘的容量为1024GB,物理块的大小为4MB,则共有1024GB/4MB=(2561024)个物理块。(注意单位转换) 2561024个物理块,每64个物理块占用一个字,所以需要256*1024/64=4096个字。

  4. 当用户双击一个文件名时,Windows系统通过建立的文件关联来决定使用什么程序打开该文件。

  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磁盘块的大小为1KB,每个块号需占3B,因此一个磁盘物理块可存放1024/3=341个块号(取整)。
    采用一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341X1024/1024=341KB
    采用二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341X341X1024/1024=116281KB

  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磁盘块的大小为512B,每个块号需占3B,因此一个磁盘物理块可存放512/3=170个块号。
    根索引采用一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170X512/1024=87040/1024=85KB
    根索引采用二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170X170X512/1024=28900X512/1024=14450KB

  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磁盘索引块为1KB字节,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故每个磁盘索引块可存放1024/4=256个物理块地址。
    又因为文件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其中5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这意味着逻辑块号为0〜4的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这意味着第一个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中存放逻辑块号为5〜260的物理块号,第一个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中存放逻辑块号为261〜516的物理块号;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该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存放了256个间接索引表的地址,这256个间接索引表存放逻辑块号为517〜66052的物理块号。
    经上分析不难得出,若要访问文件的逻辑块号分别为5和518,则系统应分别采用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单个文件的逻辑块号可以从0〜66052,而磁盘数据块大小为1KB字节,所以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66053KB。

  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UNIX系统采用直接、一级、二级和三级间接索引技术访问文件,其索引结点有13 个地址项(i_addr[0]〜i_addr[12])。其中i_addr[0]〜i_addr[9]采用直接索引技术访问文件,i_addr[10]采用一级间接索引技术访问文件,i_addr[11]釆用二级间接索引技术访问文 件,i_addr[12]釆用三级间接索引技术访问文件。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每个盘块的大小为1KB,每个盘块号占4B,那么,一个盘块可以存放256 个盘块号。又因为进程A访问文件F中第11264字节处的数据,该数据应该放在11264/1024=11号逻辑盘块中,从上图中可以看出11号逻辑盘块应采用一级间接索引。

  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物理块大小为1KB,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B,因此每个物理块可以对应地址项个数为:1KB/4B=256。 直接索引即索引直接指向物理块,可以表示逻辑块号范围:0-4号。
    一级索引即索引节点指向的物理块用来存放地址项,可以表示256个地址项,即256个物理块,可以表示逻辑地址块号范围:5-258,259-515号。
    二级索引即索引节点指向的物理块,存放的是一级索引的地址块地址,一共有256个地址块用来存放一级索引,每个块可以存放256个地址项,共有2562=65536个地址项,因此可以表示的逻辑块号范围:516~66052号

  11. 若系统正在将系统目录文件修改的结果写回磁盘时系统发生崩溃,则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

五、操作系统定义、分类及功能

  1. 应用软件:财务软件、汽车防盗程序、办公管理软件和气象预报软件,
    系统软件: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2. 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两部分组成。通常把未配置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直接使用裸机不仅不方便,而且将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和机器的利用率。

  3. 1、实时是指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被控对象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做出快速响应
    2、因此,实时操作系统与分时操作系统的
    第一点区别是交互性强弱不同,分时系统交互型强,实时系统交互性弱但可靠性要求高;
    第二点区别是对响应时间的敏感牲强,对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必须在被控制对象规定的时间做出及时响应并对其进行处理;
    第三点区别是系统的设计目标不同,分时系统是设计成一个多用方的通用系统,交互能力强;而实时系统大都是专用系统。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的目的是为了填补人与机器之间的鸿沟,即建立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而为裸机配置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图1可以看出,操作系统是裸机上的窠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它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所有其他软件,如编辑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以及大量的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上的,并得到它的支持和取得它的服务。从用户角度看,当计算机配置了操作系统后,用户不再直接使用计算机系统硬件,而是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命令和服务去操纵计算机,操作系统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因此把操作系统看作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因此,操作系统紧贴系统硬件之上,所有其他软件之下(是其他软件的共同环境)。

  5. 磁盘格式化是指把一张空白的盘划分成一个个小区域并编号,以供计算机储存和读取数据。格式化是一种纯物理操作,是在磁盘的所有数据区上写零的操作过程,同时对硬盘介质做一致性检测,并且标记出不可读和坏的扇区。由于大部分硬盘在出厂时已经格式化过,所以只有在硬盘介质产生错误时才需要进行格式化。
    磁盘分区就是将磁盘划分成一块块的存储区域。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中,将一个硬盘分为两大类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分区是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这样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直接存放文件。 磁盘里的文件都是按存储时间先后来排列的,理论上文件之间都是紧凑排列而没有空隙的。但是,用户常常会对文件进行修改,而且新增加的内容并不是直接加到原文件的位置的,而是放在磁盘存储空间的最末尾,系统会在这两段之间加上联系标识。当有多个文件被修改后,磁盘里就会有很多不连续的文件。一旦文件被删除,所占用的不连 续空间就会空着,并不会被自动填满,而且,新保存的文件也不会放在这些地方,这些 空着的磁盘空间,就被称作“磁盘碎片”。因此,硬盘的每个分区里都会有碎片。碎片太多,其他的不连续文件相应也多,系统在执行文件操作时就会因反复寻找联系标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直接的反映就是感觉慢。
    磁盘清理将删除计算机上所有不需要的文件(这些文件由用户或系统进行确认)。
    磁盘碎片整理,就是通过系统软件或者专业的磁盘碎片整理软件对电脑磁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和凌乱文件重新整理,释放出更多的磁盘空间,可提高电脑的整体性能和运行速度。
    正常情况下,操作系统对保存有大量有用数据的硬盘进行磁盘清理了和碎片整理操作时,不会清除有用数据

  6. 因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支持FAT、FAT32或NTFS文件系统,所以利用“磁盘管理”程序可以对磁盘进行初始化、创建卷,并可以选择使用FAT、FAT32或NTFS文件系统格式化卷。

  7. 文件级安全管理,是通过系统管理员或文件主对文件属性的设置来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通常可设置以下几种属性:
    •只执行:只允许用户执行该文件,主要针对.exe和.com文件。   
    •隐含:指示该文件为隐含属性文件。
    •索引:指示该文件是索引文件。   
    •修改:指示该文件自上次备份后是否还被修改。   
    •只读:只允许用户读该文件。   
    •读/写:允许用户对文件进行读和写。   
    •共享:指示该文件是可读共享的文件。   
    •系统:指示该文件是系统文件。   
    用户对文件的访问,将由用户访问权、目录访问权限及文件属性三者的权限所确定。 或者说是有效权限和文件属性的交集。例如对于只读文件,尽管用户的有效权限是读/ 写,但都不能对只读文件进行修改、更名和删除。对于一个非共享文件,将禁止在同一时间内由多个用户对它们进行访问。通过上述四级文件保护措施,可有效地保护文件。 因此将“C:\Windows\myprogram.exe”文件设置成只读和隐藏属性,以便控制用户对该文件的访问,这一级安全管理称之为文件级安全管理。

  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短移臂调度算法,即优先响应距离较近磁道的申请。
    1、当前磁头位于15号柱面(柱面号即磁道编号),请求序列分别位于12号柱面(①⑤)、19号柱面(②④)、23号柱面(③)、28号柱面(⑥);
    2、距离15号柱面最近的应该是12号柱面(①⑤),优先响应(①⑤),次序不限;
    3、此时磁头位于12号柱面,距离最近的应该是19号柱面(②④),次序不限;
    4、此时磁头位于19号柱面,距离最近的应该是23号柱面(③);
    5、此时磁头位于23号柱面,距离最近的应该是28号柱面(⑥)。

  9. 因为先来先服务是谁先请求先满足谁的请求,而最短寻找时间优先是根据当前磁臂到要请求访问磁道的距离,谁短满足谁的请求,故先来先服务和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移动臂的运动方向

  10. 嵌入式系统初始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主要环节,按照自底向上、从硬件到软件的次序依次为:片级初始化、板级初始化和系统级初始化。
    1、片级初始化完成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初始化,包括设置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核心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嵌入式微处理器核心工作模式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局部总线模式等。片级初始化把嵌入式微处理器从上电时的默认状态逐步设置成系统所要求的工作状态。这是一个纯硬件的初始化过程。
    2、板级初始化完成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外其他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另外,还需设置某些软件的数据结构和参数,为随后的系统级初始化和应用程序的运行建立硬件和软件环境。这是一个同时包含软硬件两部分在内的初始化过程。
    3、 系统初始化过程以软件初始化为主,主要进行操作系统的初始化。BSP将对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控制权转交给嵌入式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完成余下的初始化操作,包含加载和初始化与硬件无关的设备驱动程序,建立系统内存区,加载并初始化其他系统软件模块,如网络系统、文件系统等。最后,操作系统创建应用程序环境,并将控制权交给应用程序的入口。

  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1.微型化,从性能和成本角度考虑,希望占用的资源和系统代码量少;
    2.可定制,从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考虑,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3.实时性,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传输通信、多媒体信息及关键要害领域需要迅速响应的场合,所以对实时性要求较高;
    4.可靠性,系统构件、模块和体系结构必须达到应有的可靠性,对关键要害应用还要提供容错和防故障措施; 5.易移植性,为了提高系统的易移植性,通常采用硬件抽象层和板级支撑包的底层设计技术。

  12. Linux操作系统中,只有一个根目录,根目录使用“/”来表示。根目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其他的文件目录均由根目录衍生而来。

  13. 在 Linux 中,要更改一个文件的权限设置可使用chmod命令。

  • 2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