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磅:清华团队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智源学者张悠慧等为共同一作...

8月初,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基于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第二代的论文登上《自然》(Nature)杂志封面,实现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论文零突破。

10月14日,清华团队再发突破性新成果——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以及软硬件去耦合的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相关论文《一种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A system hierarchy for brain-inspired computing)发表于《自然》10月第三期。同期《自然》“News and Views”版块还刊登了专文介绍这一研究(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829-w)。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研究员、智源研究员张悠慧,博士后渠鹏,博士生季宇,精仪系博士生张伟豪;共同通讯作者为张悠慧与施路平教授;其他合作者包括清华大学教授、智源研究员陈文光,清华大学研究员、智源研究员宋森,以及智源青年科学家李国齐等多位智源学者。


论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82-y

与通用计算机的“图灵完备性”概念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相对应,论文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以及软硬件去耦合的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通过理论论证与原型实验证明该类系统的硬件完备性与编译可行性,并扩展了类脑计算系统应用范围使之能支持通用计算。类脑计算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尚未形成公认的技术标准与方案,这一成果填补了完备性理论与相应系统层次结构方面的空白,利于自主掌握新型计算机系统核心技术。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评价称:

该观点新颖,有望证实神经模态计算和通用人工智能的重大发展。

This is a novel  perspective and could prove to be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for the  field of neuromorphic computing, and in the quest for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关于我们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eijing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BAAI)成立于2018年11月,是在科技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政府推动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

//智源研究院简介

/// 

学术思想 | 基础理论 | 顶尖人才 | 企业创新 | 发展政策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