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报名参加了知乎写作课,其中有一节课程,介绍如何写好拆书稿。之后不久,看到有人在知乎提问相关问题,便简单整理课程笔记,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作为回答——算是现学现卖吧。虽然拆书稿不是写作变现的最好渠道,但是刻意练习拆解图书内容,有助于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大家好,我是睿齐,一个写作爱好者,自由撰稿人。
什么是拆书稿
拆书稿:以书本身作为核心依据。为了让听众、阅读者节省时间,尽可能了解原书的内容。
书评:主观性更强,包括自己的判断、延申的观点、案例、想法等。
读书笔记:内容相对比较零散,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的集合。
如何选择原书
1、平台要求。
了解平台要求。收稿平台逐渐细分:有自己的平台调性;有自己的读者口味;有自己的作者队伍。
了解编辑喜好。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喜好;通常编辑的喜好亦服从于平台要求。
2、与自身情况相结合。
职业背景:有助于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案例,补充原书内容。例如,具有金融从业背景的作者,可以尝试拆解投资理财类图书。
个人爱好:与个人爱好相结合,增进积累,效果相得益彰。例如,爱好文学的作者,可以尝试拆解故事类图书。
现实需要:结合个人经验,现身说法。例如,具有丰富育儿经验的宝妈,可以尝试拆解育儿类图书。
注意:
作者简历与平台需求相符,可以提高过稿的几率。
不要盲目跟着市场走,选择自己擅长的。
3、书的特性。
结构清晰:原书本身的内容结构越清晰,越容易拆解。
案例丰富:需要与原书内容相关的案例进行补充,有助于理解。
卖点突出:原书是否包含与众不同的观点,能否引起读者兴趣或者共鸣。
或老或新:选择经典的,或最新出版的图书,进行拆解。
明确用户需求
读者选择阅读拆书稿的原因是:
节省时间:解决读者“是否读”“没空读”“读不完”的问题。
解决难题:解决读者“读不懂”的问题。
注意:拆书不是自嗨,要确认内容是否能够解决用户需求。
拆书稿内容
拆书稿不是读书笔记,分为书外内容和书内内容。拆书稿可酌情包含以下内容:
作者履历(书外内容):
对于实用性内容,加强权威背书。例如,行业专家的观点更令人信服。
加强读者对作品理解。例如,作者的经历对本书的写作,可能产生影响。
时代背景(书外内容):对于具有强烈时代背景的原书,帮助读者了解书籍为什么写出来,作者为何而写?
核心内容(书内内容):包括核心观点、写作技法、重点方法等。
书籍评价:包括主客观评价、与大众认知不同的另类观点等。
拆解重点
文学作品类
故事情节(叙事结构):按照故事结构进行拆解。
故事背后的思想内涵。
提炼故事中的实用经验。例如,跟《杜拉拉升职记》学习如何提加薪。
理论知识类
核心观点
论证核心观点的相关依据
补充解释案例
补充相反观点(如果有)
实用方法类:类似于技术写作的思路。
应用场景:说明具体解决什么问题。
具体步骤: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是需要重点描述。
应用案例:帮助理解,消化吸收。
拆书如何提升写作能力
不建议将拆书稿作为主要变现途径,但拆书本身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
找到适合适合自己的选题方向
积累写作素材
掌握系统观点
相关文章:
其他推荐:
实施:GitHub + MarkDown 文档系统的工作环境部署及工作流程说明 | 技术传播
这次他们说好要“讲真的” | 传播
在座都别吵了,你们还有我 | 技术传播
睿齐
技术传播从业者
品牌内容策划
自由摄影师
自由撰稿人
汪力迪
公众号:techcomm / htstory
微信号:bgrichi
邮箱:hash_08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