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正是读书时
我们生活在/古老的土地上
我们拥有/共同的梦想
那朗朗的书声/那浓浓的墨香
都在告诉我们
少年正是/读书时
2、为何要读书
养心/莫如寡欲
至乐/不如读书
书中/乾坤大
笔下/天地宽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
为我们阐述读书的意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
告诉我们功名富贵自在书中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3、勤学惜时
韶华易逝
莫在/蹉跎后悔时
青春无价
正是勤学/读书时
早在晋朝,陶渊明就在《杂诗》中告诫人们: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初唐颜真卿《劝学》中写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中唐孟郊在他的《劝学》诗中劝诫我们:
击石乃有光,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已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宋代,理学大儒朱熹勉励我们: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无畏艰难
求知的路上
必然荆棘满地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
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因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因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所以:
纵使/书山坎坷
我也/迎难而上
饱当磨难
历经风霜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