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大唐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历史上,可能再没有那个帝王,像唐玄宗一样励精图治的将一个王朝带入封建王朝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缔造了一个昂扬浩大、如真似幻的盛世。又将帝国亲手至于战乱,自此黄粱梦醒,大厦将倾,如日中天的唐王朝无可挽回地倾颓下去。

安史之乱,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浩劫,是大唐王朝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转折点。

叛乱爆发的前夜,唐王朝是何等地盛世辉煌,威加宇内,四海升平!一曲《霓裳羽衣曲》恢弘大气,尽显大唐气象,谱写盛世华章。

然而,曲终舞罢,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时间,战鼓如雷,杀声四起,一个独领风骚的强大帝国,轰然倒塌!

短短八年,就从小邑犹藏万家室沦落到中间畿内,不满千户

放眼当时的大唐帝国,狼烟四起,血流成河,饿殍遍野,千里无鸡鸣!

繁华的长安城,恢弘的大明宫,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一同随风烟飘散的,还有那大唐风华。

从此以后,留给后人的,只有无穷的叹息,以及不堪回首的血腥记忆!

盛世之下,危机四伏

《长恨歌》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写尽了安禄山、史思明竖起反旗时,沉醉春风的帝王的震惊。

在诗歌之中,从国色天香、骊宫仙乐到屠夫叛乱、渔阳战鼓,仿佛安禄山的叛乱没有一点点预兆,仓促地就在一息之间。

似乎是多情的帝王、贵妃造就了这王朝浩劫。

可事实上,安史之乱的爆发最根本的原因,不在帝王的享乐、贵妃的骄纵,甚至不在于奸佞的猖狂、外戚的奢靡。

虽然这些都是王朝的蛀虫,但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内部瓦解一个伟大王朝,这是集权制度的崩坏。

是在唐玄宗晚年一系列的昏招之下,藩镇势力已然尾大不掉。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军事改革。

实行了包括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于边疆广泛设立节度使、赋予藩镇财权在内的一系列军事政策。

而这些军事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强军。

募兵制顾名思义,就是以雇佣的形式征集兵员,招募士兵长期在军队服役,政府为士兵提供武器、资粮、马匹,免除税赋、提供军饷。

募兵制在唐太宗时期即有尝试,这本是一项促进军人职业化,可以极大提高兵力的好政策。

它本不是生来就会培植藩镇割据势力,但当募兵权力下放于地方,募兵制与节度使制度结合起来,藩镇就成了可以割据一方的军事力量。

唐玄宗好大喜功,有吞并四方之志。

在其统治时期,唐廷与周边各族全面开战。

光是开元、天宝年间,唐军与周边少数民族开战就多达54次。

但,游牧民族变动不居,唐廷并没有军事实力可以永久地解决任何一处,王朝被完全拖入战争泥潭

为了解决边疆危机,玄宗史无前例的在边疆设立了长期驻守的十节度使

为了让各个边镇军区的节度使可以更好地抗击外族侵扰,玄宗将募兵的权力,下放给了臣子。

甚至,为了减轻中央养兵的财政压力,也为了满足藩镇的军费需求,玄宗随之将众多的经济利权也下放给了节度使。

开元时期募兵制改革完成,天宝元年边疆节度使制度成型,几乎同一时间,掌控众多土地又手握实权的节度使拥有了招兵买马的权力,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彻底结合,藩镇体制正式形成。

藩镇制度的形成极大地破坏了中央集权,节度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长期屯居边境。

从上述的军事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出,玄宗为了开疆拓土,将本只属于中央的军事权力极大地让渡给了地方节度使,但身为帝王,玄宗真的那么相信这些地方大员吗?

玄宗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们,但骄傲的帝王自信,通过政治手段,自己可以掌控这些封疆大吏。

天宝年间,边疆势力逐渐演化为西北、东北两大藩镇集团的对立。

这是玄宗的有意为之,是他的帝王之术

西北河西、陇右、朔方三镇以哥舒翰为首;东北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以安禄山为首。

除此之外,安西、北庭、剑南、岭南四镇则游离于这两大藩镇集团之外。

玄宗希望靠平衡西北、东北两大藩镇势力,通过臣子的互相牵制来达到稳固政权的政治目的。

而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就是这两大藩镇集团对峙失衡的结果。

天宝以来,西北藩镇集团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并且要与强大吐蕃争锋,而东北藩镇集团军力稍逊,且无甚战事。

唐廷本应区别代之,加强西北藩镇军力,但,为了平衡两方势力,玄宗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加强东北藩镇集团力量,压制西北藩镇集团,从而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玄宗对安禄山的超规格宠信,必然威胁到朝内权臣的地位,宰相杨国忠不满安禄山,屡次进言禄山有反心,甚至联合西北藩镇集团的哥舒翰共同制衡安禄山。

内有宰相杨国忠屡进谗言,外有封疆大吏哥舒翰虎视眈眈,又加上东北战事不利,两方平衡的局面顷刻即破......

一面是危机四伏的现实,一面是凉薄如水的君恩,胁之以厉害、诱之以无上权力,安禄山之反,实则已经是形势使然,不得不为。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爆发,发端于帝王野心的膨胀,注定于中央军权的下移,导火于帝王制衡之术的幻灭。

三镇节度,范阳起兵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阴历十一月十五日,陕西骊山这天天气不错,虽然已经入冬,但是艳阳高照,给华清宫带来了丝丝暖意。

玄宗皇帝手挽宠妃杨玉环,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吟诗作赋,品茶赏花,好不惬意。

正当玄宗皇帝陶醉于江山如画,美人如诗之际,门外宫人来报:

太原传来八百里加急文书——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安禄山自称得到皇帝密诏,诛杀奸臣杨国忠。

于是在十一月初九这天,亲率15万大军,在范阳起兵。

玄宗听后,斥责来人捕风捉影,挑拨君臣,扫了他的兴致。

玄宗皇帝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反应,是因为长期以来,他时常接到密报,说安禄山要造反。

然而,安禄山始终忠心耿耿,并未反叛。

但很快,当时的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也派人送来了相同的消息,两相印证,使得玄宗皇帝不得不信,安禄山确实反了。

玄宗皇帝从未想过,他的心腹爱将肱股之臣安禄山居然会起兵反唐。

他毫无思想准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忙召宰相杨国忠前来商议对策。

商定之后,唐玄宗封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一同领兵东征,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

由于当时唐朝的精锐主力大多在防守边疆,一时无法赶回,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内地空虚。

无奈之下,玄宗派大将军毕思琛为特使,到洛阳募兵,以充实守军力量。

在叛乱爆发前,大唐已承平近百年,几代人都没见过战争是什么样,一听说狼烟突起,都惊恐不已,手足无措。

因此,招来的新兵尽管有一腔报国热血,奈何毫无战斗经验,也没有得到良好训练,这样一支临时拼凑的队伍,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况且朝中奸臣当道,杨国忠不仅无能而且嫉妒心极强,用人全凭个人喜好,又无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

因此,安禄山的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于十二月十二日便攻破洛阳。

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宁死不降,最后英勇就义。

次年正月初一,志得意满的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改元圣武。

主昏臣奸,长安陷落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洛阳失守之后,封常清、高仙芝退守潼关。

二人审时度势,认为敌军气势正盛。

而己方应对仓促,且由于洛阳丢失,士气低落,应凭借潼关天险,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坚守不出。

一方面可以固守待援,另一方面也可以整训军队,以利再战。

在封、高二人的周密部署之下,安史叛军久攻不克,叛军速战速决的目的没有达到,士气遭到很大打击,甚至一度有了回撤的打算。

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却奸邪谗言不断。

当时的监军宦官边令诚与封、高二人不和,时常向玄宗进谗言,告黑状:

说二人贪生怕死,贻误战机;

又说封常清避战不出,动摇军心;

诬陷高仙芝贪污军粮,罪不可恕;

还煞有介事地说封常清和高仙芝要和安禄山勾结,直取长安。

玄宗皇帝年迈智昏,早已不复当年英明神武,被这些谗言吓得魂不附体,竟不做任何详细的调查,也不给封、高二人申辩的机会,就派边令诚到军中监斩二人。

大唐就这样无端损失了两位作战经验丰富的猛将。

安禄山大喜过望,唐玄宗替他做了他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

他再一次纠结大军,猛攻潼关。

而唐王朝这边却一点也不紧张,朝野上下都非常乐观,以为安禄山不过如此,根本进不了潼关,而且他们还有名将哥舒翰。

哥舒翰是与高仙芝、封常清齐名的名将。有人曾写诗称赞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可见唐人对哥舒翰有多高的期待。

然而,此时的哥舒翰却难当大任,因为他抱病在家,难以统兵。

面对玄宗的旨意,一开始他并没有接受,并向玄宗说明了缘由。

可是哥舒翰身上的光环过于闪耀,玄宗皇帝和大唐都对他抱有很大希望,最终还是赶鸭子上架,把他拉到了前线。

哥舒翰深知封、高二人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

因此,他也下令固守,想要把安禄山拖垮,拖死,拖到援军到来,再来个两面夹击,到时候消灭叛军,便易如反掌。

当时的局势是李光弼和郭子仪在河北接连战胜了史思明的部队,史率领残兵一路溃逃。

李、郭二人乘胜追击,切断了范阳和安禄山之间的交通线,使其后勤难以保障。

另外,张巡也率重兵挡在安禄山南下江淮的道路上。安禄山见自己久攻潼关而不得,内心十分焦急。

唐玄宗君臣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朝野上下更是一片欢腾,认为叛乱很快就会平息。

杨国忠此时为讨玄宗欢心,一个劲地进献谗言,说安禄山是胡人,头脑简单,不足为惧,应主动出击,一举击溃叛军。

李隆基听得心花怒放,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关与安禄山决战。哥舒翰数次进言,只有坚守,等到敌军疲敝,援军到来,才能一战而胜。

现在出击,正中安禄山下怀,落入其圈套。

可是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玄宗皇帝哪管这些,直接给哥舒翰下了死命令。

哥舒翰想到两位前任将领尸骨未寒,不禁打了个寒战,心想,如果再不出击,恐怕也要遭奸人暗算了。

于是,哥舒翰硬着头皮带兵出关,走到半道,中了安禄山的埋伏,十几万将士全军覆没,他自己也成了阶下囚。

潼关失守,长安大门洞开,况且还损失了近20万精兵。如今的长安城,就是安禄山砧板上的肉了。

玄宗得知潼关失守的消息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带着皇子皇孙、嫔妃宫娥、近身大臣出逃四川。

风华长安,千里残垣

安禄山拿下潼关之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长安。昔日繁华的长安城顿时沦为了人间炼狱,叛军在城中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反贼们挨家挨户地搜查,别说金银细软,就是一个铜板,也没给老百姓留下。

能吃的,能用的,通通抢走,带不走的,全都砸烂、摔碎。

不仅如此,洗劫一空之后,还一把火把房子给烧了。

在叛军眼里,人已经不是人了,而是猎物,长安成为了狩猎场,叛军见人就杀。

一时间,长安城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哀嚎不断,惨绝人寰。

曾经繁华的长安街道,如今挤满了安禄山刀下的冤魂。

曾经的酒肆、茶馆、乐坊,也在熊熊的烈火中,化为灰烬。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被烧得焦黑的残垣断壁。

王孙公子的府苑宅地,在洗劫之后被夷为平地。

那雄伟壮丽的大明宫,也被叛军付之一炬。

后人在记叙当时长安城的惨状时写到,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之前京畿地区有200多万人口,经过安禄山的劫掠,死的死,逃的逃,最后竟剩下不到一千户人家。

多年以后,长安城内荆棘遍布,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破败,竟然还有豺狼等野兽出没,可见安禄山的叛军有多么暴虐。

一座举世闻名的大都会,就这样被野草覆盖,被烟尘掩埋。东方的那颗明珠,就这么黯淡下去,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辉。

马嵬兵变,危局渐转

玄宗皇帝在潼关失守不久之后便仓皇出逃。一路上要多狼狈有多狼狈。随行的将士也受尽折磨,风餐露宿,疲于奔命。

当众人来到马嵬坡时,又累又饿,想到自己受了这么多的苦,遭了这么多的罪,内心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

大家都认为杨贵妃是红颜祸水,杨国忠狗仗人势,败军辱国,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段。

大将军陈玄礼通过李辅国转告太子,请杀杨国忠等人。

而正在此时,吐蕃的使者正将杨国忠围在中间,向他抱怨为何没有饮水和食物,一群人闹闹哄哄的。

突然有人大喊一声,杨国忠与胡虏谋反!

杨国忠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来不及细想和申辩,就跳上一匹快马准备逃跑。

见此情状,愤怒的官兵们怎么可能放过他。

立即把他堵住,打下马来,你一枪,我一棒,就这么活活把杨国忠打死了

众人觉得还不够解恨,将他的尸体肢解,并把他的头用枪挑起来,挂在驿站门口

不仅如此,杨国忠的妻子及儿子也被陈仓县令薛景仙杀死。

大家处死杨国忠之后,又把目光聚焦在了杨贵妃身上。杨贵妃看着哥哥的惨状,早已是吓得肝胆俱裂。

如今众人的目光更是如同冰冷的利箭,射向她的胸膛。

陈玄礼和韦谔跪请玄宗皇帝赐死杨贵妃,以安军心。

高力士也在一旁力劝唐玄宗丢车保帅,稳定军心、民心。

玄宗皇帝虽然十分不舍,但没有办法,只好忍痛命令高力士用一根白绫将杨贵妃缢死

随后,玄宗率领百官进入四川,而太子李亨则带着他的儿子李倓、李俶北上灵武,抗击叛军,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并改元至德,史称唐肃宗。

随后,唐肃宗封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朔方节度使,率军讨伐安禄山。

第二年,郭子仪上书唐肃宗,力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

唐肃宗准郭子仪奏请,于是郭、李二人各率一支大军进入河北,并在常山会师。二人合兵一处,打得安禄山部下史思明节节败退,唐王朝基本收复河北。

郭子仪、李光弼两位挽狂澜于即倒的名将在平叛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叛军内乱,叛乱终平

就在郭、李二人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安禄山内部却矛盾重重,内斗逐渐加重。

安禄山原本眼睛就患有疾病,起兵以后视力逐渐衰退,到后面基本看不到任何东西。

再加上安禄山本人性格暴虐,对左右侍从多有打骂,甚至随意杀戮。

因此,侍从对他是又怕又恨,他的贴身宦官李猪儿对他更是恨之入骨。

安禄山还非常宠幸段氏,段氏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庆恩,爱屋及乌,安禄山对这个儿子也十分宠爱。

安庆绪见此情况十分担忧,害怕将来自己的位置会被这个弟弟所取代,每日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公元757年初,安庆绪和严庄、李猪儿勾结在一起,密谋杀害安禄山。

一天晚上,三人一同来到安禄山的住所,侍卫见此三人,并没有多想。

于是严庄和安庆绪站在外面守着,李猪儿持刀进入,走到安禄山床边,对着他的肚子用力刺了一刀

安禄山大喊一声,血和肠子都流到了肚子外面,很快死于非命。

安庆绪等人很快在安禄山的床下挖了一个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草草掩埋,并传令谁要是泄露消息,杀无赦。

第二天一早,三人谎称安禄山病危,由安庆绪继承大位。

由于叛军内耗,唐军收复了长安,安庆绪也从洛阳溃败到邺城,他的部将李归仁率兵数万,逃到了史思明处。

安庆绪逃到邺城之后,继续招兵买马,与他的其他部将汇合,总兵力约6万人。而史思明的实力逐渐壮大,开始起了异心。

公元7589月开始,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各率一支大军,总兵力达20万,从四面八方合围邺城的安庆绪。

安庆绪部先后损失了十多万部队,无奈被困在邺城无法脱身。

安庆绪被唐军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向史思明求援,并许诺将大位让给他。

史思明亲率13万大军,由范阳出发,解救邺城。由于唐军决策失误,导致邺城久攻不下,粮道还被史思明截断,情势越发危机。

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史思明展开激战,双方都伤亡惨重,唐军一路南撤。

史思明则集合自己的部队进驻邺城,并诱杀安庆绪,实际控制了叛军。

到公元7613月,叛军内部再起内讧,史思明也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害,叛军内部离心离德,互相猜忌,最终导致分崩离析。

到公元763年春天,叛军基本已成秋后蚂蚱,失败已是定局。

叛军将领田承嗣、李怀仙先后向唐军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在逃跑的路上自杀身亡。

将近8年的安史之乱到此画上了句号。

大唐风采,从此不再

然而,人们期待的和平并未真正来到, 此后,真正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才刚刚开始。经过八年安史之乱的摧残, 大唐的根基已经彻底被摧毁,盛世终归一去不复返。

一代风华之都毁于一旦,百姓更是家破人亡,身首异处。

曾经歌舞升平,茶酒飘香的繁华都市,变为了人间炼狱。

当时,变为人间炼狱的又何止是长安呢?

由于战乱初期,唐朝准备不足,作战不利,叛军一路从河北打到河南。

双方在河南展开激战,河南的百姓也因此深受其害。

不论是叛军还是唐军,都因战斗激烈,损失惨重,所以他们都在河南抓起了壮丁,上至古稀老人,下至束发小子,都被抓到军旅之中充人头。

杜甫在《石壕吏》中就写到了这个灭绝人性的场面,老翁逾墙走之后,老妇请从吏夜归,随后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一家三个青壮被抓了壮丁,两个战死,到现在,连年迈的老翁老妇都不放过。

连官兵抓人,都如此惨无人道,可以想见,叛军又会如何对待当地的百姓。

被抓走的男子被迫参军服役,充当苦力劳工,挖深沟,筑高墙,如同牛马一般被人驱使。侥幸留下的也背负了沉重的赋税。

我们都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自古战争都是烧钱的游戏。

所以,百姓家中基本也被搜刮得干干净净,能吃的,能用的,基本都被洗劫一空。

张巡在坚守睢阳之时,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竟然把城内的百姓充作军粮。

当时的人记叙河南的惨状时写到杀人如刈,焚庐若薙

而叛军这一方,对百姓的残忍手段相比于官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例如在河北魏州之战,叛军一天之内就屠杀了3万手无寸铁的百姓。

史思明其实也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魔头,他每攻下一座城池,都要进行一番屠杀。

老弱病残,无一幸免,基本都被屠戮殆尽,而壮丁和妇女则被强行抓进兵营充军,甚至被当作军粮。

叛军过处,如同蝗虫过境一般,赤地千里,绝无人烟。

官军与叛军之间的决战,动辄数万、数十万人的厮杀。

杀声震天,血流成河,尸骨遍野,这些来自底层劳苦大众的青壮男子,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什么也没有留下。

《旧唐书》记载: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都是一片荒凉,十室九空,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毫无生气。

杜甫不禁感慨: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尽管战乱主要发生在北方,但是南方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由于北方基本已变成一片焦土,人丁基本被屠戮殆尽,就算侥幸逃过一劫的,也基本都逃光了。

因此,赋税、粮草、军需物资等都需要南方供应。南方的农民遭受的压迫也日益严重,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也日益加深。

特别是在浙江、淮南、江西、湖南等地,官府和藩镇对当地人民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

因此,南方的农民起义不断,底层的劳苦大众在官匪的双重压迫下,也越来越难维持生计。

此外,由于爆发内乱,戍边的将士都被调回内地平叛,因此,造成边境防守空虚

周边的少数民族趁机入侵,对边境地区的百姓造成深重灾难。例如西边的吐蕃就趁机侵占了陇右、河西走廊等大片土地。

更有甚者,唐王朝在攻打洛阳时,曾请回纥骑兵助阵。

然而,在攻克洛阳之后,回纥人却纵兵劫掠,在城内烧杀抢掠3天,刀下冤魂无数。

安史之乱造成的内忧外患,给百姓造成了深重灾难。

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直接导致数千万人的死亡,唐朝人口数量被拦腰折断;

国家经济也遭受重大打击,北方经济完全崩溃;

政治体制也受到重创,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从此以后,农民起义时有发生,唐王朝的衰落无可避免。

这不仅是唐王朝的衰落,也是中华民族的衰落,在之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再也达不到唐王朝的巅峰状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