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招收哪些专业?保研录取情况如何?今天,岛主就带你深度揭秘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01、院校简介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6月,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的脑科学与类脑前沿交叉研究机构之一。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面向脑与类脑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组建交叉研究团队,开展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生物学、类脑智能技术与转化等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建成世界一流的脑与类脑前沿研究和科技创新机构。
02、培养特色
在专业建设方面,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设有一级学科:数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其中数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系列,生物医学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B+系列。对于计算机专业保研人来说,生物医学工程是主要选择的方向。
学制、学费和奖助学金的详细情况,感兴趣的保研er可以仔细看看下图说明:
03 招生批次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在21年、22年、23年都进行了夏令营与预推免招生,预计24年也会举办夏令营与预推免活动。
夏令营
1
入营人数
从数据可以看出,近3年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夏令营入营人数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维持在100人左右。
2
本科院校层次
由于官方未公布23年及22年生源数据,因此岛主在此将21年生源情况作为分析依据。从21年生源数据可以看出,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还是非常看重院校本科背景的,同时背景评估也会当做考核的一部分,此外在21年的入营数据中,几乎全都是985/211的同学,其中985的同学占比80%左右,双一流占比接近100%,也只有21年4名来自于双非院校的同学能够入营,因此四非的同学报考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需要慎重斟酌。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相关专业为应用数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所有学生均不定导师,入学第一年一边学习研究生课程,一边进行轮转。轮转在院内各研究小组之间进行,轮转结束根据导师和学生双向自愿选择确定导师。因此同学们可以不用提前联系导师。
预推免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2021年的预推免复试名单缺失,从近两年的复试入围情况来看,22年预推免复试80人,但是到23年只有37人,人数骤减。
复试人数减少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夏令营已经招收了大量的学生。因此,如果对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有意向的同学,尽量参加夏令营试试。
04 拟录取情况
从近三年的拟录取情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招收人数
近3年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拟录取总人数比较平稳,同时略有增长,2021年为45人,2022年为48人,2023年为55人。预计24年拟录取人数也会维持一定的增长趋势。
2、录取类型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招收直博研究生较多,近3年呈现数量增加的趋势。
从2021年的32人增长到2023年的36人; 学硕名额增加从21年13人增加到23年19人;不招收专硕。推测今年直博名额可能不变或略有增加,学硕名额增加,专硕可能不招收。
05 更多信息一览
01
师资力量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拥有一支学养深厚、视野开阔的跨学科国际化研究团队,其中教授、研究员21名,包括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顶尖大师8名、国家、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10余名。
2018年以来,有1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科学家、全球前2%神经科学领域顶尖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以及洪堡研究奖等荣誉,正在成长为国内外脑与类脑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02
就业情况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依托复旦大学多学科教育资源,开展交叉学科育人,构建国际化的“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方向硕土生、博士生研究生培养体系。
截至2021年6月份,累计毕业研究生10人,其中1人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3人获学校优秀毕业生,3人在哈佛大学等一流名校中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人获评中国优秀创新创业家,另有3人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知名头部企业就职。
BAOYANDAO
写在最后
整体看,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夏令营有先手优势。因此建议同学们尽量参加夏令营。
此外,类脑研究院要求相当之高,往年夏令营更是出现手握三篇SCI的大佬。因此,如果对该院有意向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准备,包括但不限于论文发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相信全力以赴的你,最终一定会收获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