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德国哲学家海德( G.Herder ,1744 - 1803)(Wilhelm von Humboldt(1762 - 1835),再到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萨皮尔(E.Sapir)是博厄斯的学生,沃尔夫(Whorf)又是萨皮尔的学生。博厄斯学派的文化相对论和历史特殊论成为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基础方面的影响。

  这—假说的实质。是对语言反映现实还是创造(现念)现实这一问题的—种解释。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是语言因其自我成形,自我创造的能力而能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形成人们世界意象的积极因素,这叫语言决定论;

  二是不同的语言不能表示同一个社会的现实,世界意象随着人们赖以思维的语言体系的不同而变比。这叫语言相对论。

  第一点等于在说: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根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人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人们观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取决于语言的词汇相结构、因为人们观察和感知世界的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每一种语言都以特定的方式为它的说活者建构他的出界。

  第二点通俗点说是:语言结构有无限的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

  这两点说法都有其道理。关于语言决定论,沃尔夫举过的例子包括:在堆放并写有空汽油筒标志的仓库,人们往往因疏于防范而引起火灾;换气扇如果被标为吹风机,其被反向安装的可能性增加。我观察到的例子是一个三岁的小孩的表现。我懂普通话对他讲英语,他懂英语对我讲普通话。我们从阳台上看楼下的建筑工地。工地上有棵树在影响机械作业。我说“They are going to cut that tree down”:小孩问:“他们用什么剪子呀 。”我由此知道他在按英语的cut 的词义思考才会这样提问,因为普通话“砍”字不会让人建立起关于“剪子”的联想。

  语言相对论的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只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