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与隔振

浅谈比尔茨隔振平台分类及原理


比尔茨隔振是指把机械或仪器安装在合适的弹性装置上以隔离振动的措施。或许您对隔振台还不太清楚,下面跟随比尔茨一起去看看它的平台分类和原理吧。

一、分类

比尔茨隔振技术分为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

比尔茨主动隔振: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提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抵消振动对目标的影响;

比尔茨被动隔振:通过机械装置限制振动 无源隔振:使用弹簧,弹性体,流体,或负刚度组件实现减振 有源隔振:使用气动系统实现。

二、隔振原理

1.弹簧 一个简单的无源隔离器。弹簧反作用于被减振物体,通过变形来吸收一定的能量。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汽车减振器,在这种情况下,冲击或振动产生机械能,被转换为热能,热能被浸泡弹簧的油吸收,从而减少传递到车身上振动。 其固有频率可以做到很低,但是阻尼很小。优点是扰动源频率和系统固有频率差很远时,隔振效果非常好。缺点就是一旦共振放大很严重。

2.橡胶 橡胶也是通过变形来吸收振动。与弹簧的区别是,橡胶能在各个方向吸收。

3.气动平台 气动系统采用压缩空气活塞,吸收地面的振动。其缺点是结构与操作复杂,需要外部气源的支持。空气弹簧固有频率最低的是0.8HZ  根据隔振方案配比 负载可以达到几吨到几百吨

以上就是给您介绍的隔振平台分类及原理的内容。只有对它有着充分的理解,才能对其做出正确的选择。

 联系电话021-52832161     18621706719  严 公司网址www.bilzchina.combilz-空气弹簧制造商-主动隔振系统-隔振台/隔振垫-光学平台-比尔茨(上海)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全国性赛事,致力于提升研究生的数学建模创新实践能力。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求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该竞赛为参赛者提供了展示学术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平台。 论文模板通常包含以下内容:封面需涵盖比赛名称、学校参赛队号、队员姓名以及“华为杯”和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标志;摘要部分应简洁明了地概括研究工作,包括研究问题、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使读者无需阅读全文即可了解核心内容;目录则列出各章节标题,便于读者快速查找;问题重述部分需详细重新阐述比赛中的实际问题,涵盖背景、原因及重要性;问题分析部分要深入探讨每个问题的内在联系解决思路,分析各个子问题的特点、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模型假设符号说明部分需列出合理假设以简化问题,并清晰定义模型中的变量和符号;模型建立求解部分是核心,详细阐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以及采用的数学工具和求解步骤;结果验证讨论部分展示模型求解结果,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工作,强调模型的意义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参考文献部分列出引用文献,遵循规范格式。 在准备竞赛论文时,参赛者需注重逻辑清晰、论述严谨,确保模型科学实用。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时间管理也是成功的关键。通过竞赛,研究生们不仅锻炼了数学应用能力,还提升了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科研写作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