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耗控制的概念调整
功耗控制之硬件调整
在硬件体系中可以有以下优化手段:
- 优化电路设计
- 优化电源供电效率(减少用于发热的能源)
- 调节单片机时钟频率(频率越高功耗越高)
- 选择单片机或者外围的工作电压(供电电压影响运行功耗,供电越大耗电越大)
- 管理单片机片上资源
- 自定义电源管理方案
- 管理模拟或者数字外设
- 配置I/O端口模式
- 单片机处理器选型
片上外设 影响运行功耗,针对具体的应用,编程人员往往只需要启用单片机的部分片上资源,而非全部启用,即便是全部启用了,也存在分时运行的情况。对比分析数据发现A/D转换和T/C资源都是"耗电大户",片上外设消耗的电流就不能忽视,对此类资源的合理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功耗控制之软件优化
- 编译优化(编译器)
- 软件实现(软件逻辑优化)
- 快速短时(频率提高,处理指令的时间就减少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能降低功耗)
- 优化轮询
- 减少运算量(运算时是和Flash/RAM打交道,运行电流会上去)
- 中断处理
- 波特率优化
- 停机模式
- 等待模式
- AD采样速度
- 其它
在运行模式,为了即能满足系统性能又能降低功耗,选择合适的系统时钟源是很重要的。耗电量HSE>LSE>HSI>LSI,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钟源能降功耗
代码执行位置影响运行功耗。代码从RAM中执行时的电源电流在其它条件参数一致的情况下比代码从Flash中执行时的电源电流要小,说明RAM存取速度快,执行效率高。
fCPU 是由 fMASTER 分频而来,可降低fCPU的时钟频率,虽然这会降低CPU的速度,但同时可降低CPU的功耗。其它外设(由fMASTER提供时钟)不会受此设置影响。
STM8单片机在低功耗上的优势
- STM8单片机支持宽泛的供电电压,如ST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