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电磁循迹智能车

目录

第七届CUIT智能车竞赛

第一次上测试赛道(软件还未调试)

比赛赛道

硬件部分

1.车模(由举办方提供)

2.电机驱动模块

3.主控部分

4.干簧管(用于停车检测)

5.LM2596降压模块

6.循迹部分

注:调试方法

7.主板部分

软件部分

总结

获奖


作为CUIT的大一小白,对于自己爱好的热爱,进入实验室。与好友三人组队参加了CUIT第七届智能车竞赛(四轮组),比赛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比赛前还进行了一些培训,在这里为这次比赛以及近期的学习做以下总结。

第七届CUIT智能车竞赛

第一次上测试赛道(软件还未调试)

第一次上测试赛道


比赛赛道

比赛后离场顺手拍的,拍的比较暗。

 我是队内的硬件员,在这里讲诉我队内贡献。

硬件部分

1.车模(由举办方提供)

其中包含舵机(MG996R)、电机和电池(两节18650电池)。

2.电机驱动模块

可以自己做,我们用成品的驱动模块。

3.主控部分

我们用的是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

4.干簧管(用于停车检测)

5.LM2596降压模块

6.循迹部分

这就是我做的部分(电磁杆循迹)

2D图

 

3D图

这两个图分别是我AD中电磁杆的2D和3D图 

做电磁杆的时候最好在板子上要有一个指示LED,让它显示是否上电了。因为我们有几次测试的时候就是没有拨开关,以为坏了,看LED后知道才知道没有坏,是没有上电。

其实这次比赛用五路电感就能够完赛

这是我推荐的五路电感摆放方式

  • 中间的电感用于三岔路的感应
  • 两个横着的电感用于正常道路的循迹
  • 两侧斜着的电感用于环岛的检测
单路电磁感原理图

注:调试方法

  1. 电磁杆做好后,应该单独在测试赛道上测试是否正常输出。正常输出后,在离地10cm处,将中间检测值调整为最大。再将横着的电感调整为相等的最大输出,斜着的电感同理。处理完后,最好将电感打上热熔胶将其固定。
  2. 将检查好的电磁杆固定在车上时,应尽量使电磁杆板平行于地面,高度离地大概为10cm,与前轮距离大概为10cm。

7.主板部分

请看我对队内的另一个硬件员:

https://blog.csdn.net/qq_62774265/article/details/124833202?spm=1001.2014.3001.5502


软件部分

请看我队内的软件员:https://blog.csdn.net/m0_64605336/article/details/124657855?spm=1001.2014.3001.5502

总结

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前期的学习没有巩固,在接下来的学习里,应该及时改正,成就自我。

获奖

大学生活中和队友一起斩获的第一个奖,虽然只是一个二等奖,但是这是大学获大奖的开端。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派大星只有五根触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